- 年份
- 2024(12520)
- 2023(17702)
- 2022(15424)
- 2021(14501)
- 2020(12356)
- 2019(27965)
- 2018(27618)
- 2017(53439)
- 2016(29059)
- 2015(32494)
- 2014(31940)
- 2013(31114)
- 2012(28747)
- 2011(25599)
- 2010(25729)
- 2009(23531)
- 2008(22822)
- 2007(19805)
- 2006(17245)
- 2005(14743)
- 学科
- 济(112316)
- 经济(112199)
- 管理(89334)
- 业(84275)
- 企(71298)
- 企业(71298)
- 方法(53717)
- 数学(46839)
- 数学方法(46199)
- 财(32419)
- 农(30892)
- 中国(29650)
- 业经(25490)
- 地方(23388)
- 学(23249)
- 技术(21679)
- 务(21189)
- 财务(21113)
- 制(21087)
- 财务管理(21064)
- 贸(20693)
- 农业(20689)
- 贸易(20680)
- 易(20044)
- 企业财务(19947)
- 理论(19480)
- 银(17883)
- 银行(17843)
- 和(17580)
- 环境(17224)
- 机构
- 大学(397228)
- 学院(396787)
- 管理(161329)
- 济(157877)
- 经济(154421)
- 理学(140069)
- 理学院(138589)
- 管理学(136135)
- 管理学院(135411)
- 研究(127263)
- 中国(96706)
- 京(83588)
- 科学(78030)
- 财(74635)
- 所(61627)
- 农(60552)
- 中心(59763)
- 财经(59539)
- 江(58498)
- 业大(58022)
- 研究所(55977)
- 经(54239)
- 范(52409)
- 北京(52020)
- 师范(51953)
- 州(47366)
- 经济学(47294)
- 农业(47283)
- 院(47017)
- 财经大学(44372)
- 基金
- 项目(275071)
- 科学(217829)
- 研究(203115)
- 基金(200301)
- 家(172976)
- 国家(171494)
- 科学基金(149440)
- 社会(128144)
- 社会科(121486)
- 社会科学(121459)
- 省(107312)
- 基金项目(106292)
- 自然(97486)
- 自然科(95248)
- 自然科学(95224)
- 教育(94099)
- 自然科学基金(93514)
- 划(89913)
- 编号(83560)
- 资助(82471)
- 成果(67339)
- 部(60835)
- 重点(60756)
- 创(58337)
- 发(57906)
- 课题(56686)
- 创新(54410)
- 教育部(52776)
- 科研(52435)
- 国家社会(52401)
- 期刊
- 济(167280)
- 经济(167280)
- 研究(115165)
- 中国(74023)
- 学报(59461)
- 管理(59000)
- 财(58281)
- 科学(55480)
- 农(53722)
- 大学(46265)
- 教育(45534)
- 学学(43304)
- 农业(37261)
- 融(36196)
- 金融(36196)
- 技术(36034)
- 财经(28447)
- 业经(28154)
- 经济研究(26785)
- 经(24249)
- 图书(22096)
- 问题(21806)
- 科技(19426)
- 业(19371)
- 理论(19316)
- 技术经济(19257)
- 版(18236)
- 实践(17737)
- 践(17737)
- 现代(17596)
共检索到576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任超 杨孟辉 杨冠灿 霍朝光 卢小宾
[目的 /意义]为了向政策制定提供科学证据推荐,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循证政策中科学证据推荐研究框架,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为例进行科学证据推荐研究。[方法 /过程]提出一种有效的循证政策中科学证据推荐研究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循证政策与科学证据知识图谱构建、循证政策中的科学证据推荐两部分;同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为例,构建包含12 872 567个实体、47种关系和61 548 684个三元组的循证政策与科学证据知识图谱,并进一步利用知识图谱的推理能力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证据推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推荐准确率,在TransE模型中的HITS@10为0.182 588,能够有效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制定中的科学证据推荐问题,也为新冠大流行期间的循证政策制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超 杨孟辉 赵群
[目的/意义] 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科学论文为循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证据,对这些循证政策数据和科学证据数据进行计量和统计分析能够刻画出循证政策中科学证据的特征规律。[方法/过程] 将研究对象扩展为新冠疫情相关的循证政策及其科学证据数据,探究247580条循证政策数据及380926条科学证据数据的分布及特征规律。[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期间的循证政策大量的引用了疫情暴发之前发表的科学论文;随着时间的变化,被循证政策引用的科学论文越来越多,但这些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越来越小;同时循证政策中的科学论文的合作程度随时间增长而逐年递增;政策的关键词与论文的关键词整体结构和变化趋势比较相似,同时两者也存在细微的差异,论文的关键词分布更加分散、粒度更细,政策关键词粒度较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以及就业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斗争中,财政税收政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减税还是增支都将会加大财政的赤字率。在2020年这个特殊时期,国家可以考虑突破3%的财政赤字率,但从长期来看,未来也不应该搞结构性赤字,因为这将导致巨大的政府债务。为了应对疫情,国家应当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的力度、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方面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
新冠肺炎 财政赤字率 财税政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思洛 莫莹莹 程濛
[目的/意义]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国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从危机管理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揭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管理的政策特点与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完善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体系,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方法/过程]以我国国家层面的434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文件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危机管理阶段和疫情防控主体两个维度,进行政策编码与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综合考虑了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但各阶段及其内部措施的协调性有待增强;注重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但对各类主体的引导与规范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优化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何山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防控压力激增。通过百度迁徙的人口流动数据,本文研究了人口流动对疫情扩散的影响,以及信息传播效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加速了疫情传播,人口流动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确诊人数将增加12.8%个标准差;更高的信息传播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口流动对疫情传播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传播效率对疫情防控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同时,SARS经历不深的地区居民防治素养较弱,信息传播效率提高居民防治素养的作用更强,有利于疫情防控。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面对突发疫情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准确披露信息,引起公众重视,提高疫情防控效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朱鸿鸣 朱俊生
新冠肺炎疫情会从多个渠道给金融运行带来影响,总体上会形成预期冲击、实体传导、政策消化三个冲击阶段。疫情对金融运行的冲击总体可控,但要警惕对区域及行业的结构性影响,以及与存量风险的叠加效应。针对疫情影响的阶段性、结构性、叠加性特征,在系统全面防控疫情带来的金融风险时,应重点关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特别要防止新旧风险并发,"股、债、汇"风险叠加等极端情况出现。当前,在制定和完善对冲性金融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其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宜多采用数量化工具,以便于政策的后期退出;多采用结构化工具,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多采用区域性政策,以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提前控制政策消化期的成本。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金融风险 疫情应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涛
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疫情治理,不仅能够创新政府的治理手段,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也使有效的政府治理成为可能。然而,T市在疫情的技术治理中却存在技术治理意识淡薄、数据分析应用不足等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要实现政府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树立技术治理理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以应对新时期社会风险因素复杂化的变革需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记者2月11日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税务总局对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共涉及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公益捐赠、支持复工复产四个方面12项政策。"确保国家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纳税人实实在在享受到相关税收优惠,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办税服务,是税务部门当前的首要任务。"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关键词:
税收优惠政策 疫情防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宏波 魏甲晨 王爽 刘雅馨 李光慧 苗长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世界广泛关注的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选取本次疫情受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郑州市为例,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与综合加权法等对郑州市疫情的演变趋势、基本特征、空间分布以及风险等级评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郑州市疫情防控措施卓有成效,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扩散,并且在提高病人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面效果显著。②从疫情传播的基本特征看,病例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年龄上以青年(18~40岁)和中年(41~65岁)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输入性感染病例在逐渐减少,家庭聚集性感染和密集接触性感染病例在当前疫情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且病例来源地主要为郑州市区。③疫情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县域层面上,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以及巩义市的确诊病例较多,市区街道尺度上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三环以内的人口密集地区。④风险等级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与管城区等郑州市区,风险等级较低区域主要分布在新密市、新郑市与中牟县等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悦 李钢 王皎贝 徐婷婷 金安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多地蔓延,给人类健康安全和全球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解析疫情传播途径和时空演化过程对于疫情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阜阳市官方通报的155例确诊病例详情及相关POI数据,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文本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深入探析阜阳市确诊病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疫情的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确诊病例男性多于女性,集中分布在25~59岁;以外地感染为主、本地感染为辅;聚集单元多为3~5人,以亲友传播为主、邻里传播为辅。(2)在时间上,阜阳市疫情发展经历了"外省输入期—省内扩散期—稳定控制期"3个阶段,确诊病例逐日数量变化呈现"四峰"波动态势;多数病例发病至就诊间隔0~3d;累计治愈人数呈"先缓中猛后停"之势,大多病例于确诊后20d内治愈。(3)在空间上,阜阳市疫情始终以西南部临泉县、阜南县最为高发;疫情小区表现为"3组团多片区",呈西北—东南走向,且随时间逐渐向西部转移,与人群聚集地分布趋同。(4) 97%的疫情小区位于定点医疗机构30km(1h车程)范围内,可基本满足病例就诊需求。最后,总结了阜阳市疫情的形成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指出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邵玺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亟待研究。基于第三期湖北省百县生育调查数据和新构建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指数,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每上升1个单位,一孩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提高39.6%,二孩家庭的三孩生育意愿提高55.6%。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二孩生育意愿,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上升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三孩生育意愿,新冠肺炎疫情仅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研判后疫情时期中国生育水平走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萌
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扶助措施。已颁布并实施的一系列针对性强的财税政策,聚焦疫情防控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意在帮扶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其中既涉及财政支出方面的防疫专项财政资金,也包含四批次20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充分体现出财税政策在支持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主要的经济指标分析新冠疫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且梳理了财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以及当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为了进一步实现阻击疫情和稳定经济的目标,文章认为还应当在增加预备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应急税收体系和增加预防支出等方面进行改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续补 张潇宇 秦春秀
#N/A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友国 孙博文 谢锐
本研究综合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新冠肺炎疫情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冲击我国经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产业链效应、反弹效应以及短期与长期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水平,短期内(2020年)疫情的需求侧产业链效应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3.3%,而不同情景下供给侧产业链效应可使GDP下降6.4%~12.8%,但反弹效应能分别抵消需求侧和供给侧产业链效应的50%和65%;相较于基准水平,如不采取干预政策,疫情的供需综合冲击将使GDP在短期内下降5.9%~6.5%,长期内(2021—2035年)下降7%;疫情冲击不同行业引起的经济系统损失差异较大,其中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应引起关注;短期内,实施稳就业和稳投资政策,将劳动投入损失控制在较小程度,投资规模恢复到基准水平的95%以上,则可使我国经济实现1.41%~2.96%的增长;长期内,采取稳就业、稳投资措施可在长期内将GDP相较于基准水平的降幅维持在1.5%~2.5%之间;采取稳就业和适度扩张性投资可在长期内使GDP逐渐收敛于基准水平,但可能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因此,进一步释放经济体系反弹效应以及稳就业、稳投资是应对疫情经济影响的重要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