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6)
- 2023(17074)
- 2022(14689)
- 2021(13945)
- 2020(11746)
- 2019(26989)
- 2018(26700)
- 2017(50674)
- 2016(27713)
- 2015(31353)
- 2014(30796)
- 2013(29925)
- 2012(27242)
- 2011(24430)
- 2010(24369)
- 2009(22111)
- 2008(21612)
- 2007(19038)
- 2006(16503)
- 2005(14071)
- 学科
- 济(101868)
- 经济(101748)
- 管理(90894)
- 业(81925)
- 企(71426)
- 企业(71426)
- 方法(48450)
- 数学(40820)
- 数学方法(40242)
- 财(29070)
- 中国(27836)
- 农(27381)
- 业经(24523)
- 学(24117)
- 技术(22070)
- 制(21010)
- 理论(20809)
- 地方(20070)
- 务(19172)
- 财务(19080)
- 财务管理(19037)
- 和(18676)
- 农业(18341)
- 企业财务(18032)
- 银(16893)
- 划(16868)
- 银行(16836)
- 贸(16742)
- 贸易(16731)
- 易(16228)
- 机构
- 大学(379028)
- 学院(377240)
- 管理(155435)
- 济(143716)
- 经济(140331)
- 理学(133563)
- 理学院(132117)
- 管理学(129800)
- 管理学院(129074)
- 研究(121360)
- 中国(91838)
- 京(80887)
- 科学(77177)
- 财(67722)
- 农(60294)
- 所(59896)
- 业大(57042)
- 中心(56582)
- 江(56422)
- 研究所(54774)
- 财经(53586)
- 北京(50422)
- 范(50127)
- 师范(49589)
- 经(48851)
- 农业(47157)
- 州(45662)
- 院(44972)
- 技术(42037)
- 经济学(41907)
- 基金
- 项目(263551)
- 科学(207493)
- 研究(192759)
- 基金(190241)
- 家(165954)
- 国家(164557)
- 科学基金(142286)
- 社会(119955)
- 社会科(113579)
- 社会科学(113549)
- 省(104379)
- 基金项目(101173)
- 自然(93585)
- 自然科(91388)
- 自然科学(91361)
- 自然科学基金(89722)
- 教育(89612)
- 划(87325)
- 编号(79181)
- 资助(77448)
- 成果(63583)
- 重点(58393)
- 创(57639)
- 部(57350)
- 发(55142)
- 课题(54304)
- 创新(53228)
- 科研(50407)
- 项目编号(49219)
- 教育部(49205)
- 期刊
- 济(155990)
- 经济(155990)
- 研究(106375)
- 中国(77310)
- 学报(61163)
- 管理(60488)
- 科学(55757)
- 财(54005)
- 农(53133)
- 教育(47225)
- 大学(46334)
- 学学(43085)
- 农业(36627)
- 技术(35808)
- 融(30210)
- 金融(30210)
- 业经(26448)
- 财经(25743)
- 经济研究(23698)
- 图书(23441)
- 经(22060)
- 业(20797)
- 科技(20155)
- 问题(19674)
- 技术经济(18686)
- 版(17930)
- 理论(17816)
- 资源(17255)
- 现代(16890)
- 实践(16371)
共检索到55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宏俊 达庆利
本文提出现代科研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以满足知识创新和科研人员全面发展需要为导向,实现从目前以项目为中心向以人才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继而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转变。并从价值链管理和职能管理角度,构建了现代科研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勾晓瑞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员工创新行为存在着制约,必须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创新行为要求。本文探讨和设计全员参与创新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体系。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 团队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静
参照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状况、妥善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充分发挥知识管理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企业招聘工作、企业培训工作以及企业激励员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真正实现优化企业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黎金荣 邓汉慧
本文结合权变理论提出异质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概念,并在分析其战略价值、特征及创建原则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异质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建路径及耦合要素,从而构筑别具风格的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春波
一、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就现实来看,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从政策制定者到政策实施者,起码从理念上开始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在理论上,一方面,对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其理论框架体系尚不完善,在诸多理论模块上还不得不借用企业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爱华 陆娟
本文基于权变理论的观点,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差异化及内部整合来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文章从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分别对人员、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领导、招聘、考核、薪酬、人力资源开发给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权变理论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治国 石金涛 杨帆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知识创新的影响机制,包括提供创造型人才与提升员工创新素质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营造组织创新气氛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间接作用,而且在知识创新的不同阶段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不同的贡献。
关键词:
组织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 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宁 张正堂
跨部门整合包括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两个方面,是推进企业新产品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推进企业跨部门整合的关键支持体系之一。本文基于对新产品创新中企业跨部门整合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促进跨部门整合、推进新产品创新的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很多企业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个阶段,是90年代以前,人事管理的基础就是档案。档案在集团的员工就算中粮人,档案不在集团的员工就不算中粮人。这时候人事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眼睛向内,凡是档案不在集团的,都被看作中粮集团的打工者,而没有被作为中粮集团的员工进行管理。第二个阶段,就像人民大学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名称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一样,中粮和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冬
人力资源的管理,其目的在于整合人力资源并进行开发,进而把集团化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使得人力资源的使用效能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把作为集团化的组织的根本:人力资源,这一重大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从而为达成集团化的组织团体的战略目标备齐条件。构建出符合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并实施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效能得以发挥的基本保证。对任何组织机构来说,建立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是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这也是人力资源的规划和战略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必然是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的框架内的区域分块管理,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的必要条件,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明湖 魏海泉 张金城 刘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傅志明
本文认为对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仍是其面临的主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从理念与职能、职责与制度、措施与人员三个层次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再造。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 再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琪 范德成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面对知识经济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国有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 国有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海光
仅仅把握今天是不够的。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所以现代企业都十分关注战略。战略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方向,是企业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对现在优劣势状况的把握结合起来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条件既定的企业就象一颗台球,向不同的方向推出,其投入的力量和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因素了。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卫华
新时期,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新的电价机制形成,这意味着供电企业不再实行以往单一的行政化管理,而要自主应对市场竞争,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与竞争实力。人力资源作为供电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要素,自然成为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基于此,笔者围绕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探索出良好的管理优化机制,促进管理体系的系统构建。由李颖毅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一书,深入分析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有效方式,涵盖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多个环节,为提升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与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参考,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