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2)
- 2023(15624)
- 2022(13645)
- 2021(12731)
- 2020(10652)
- 2019(24446)
- 2018(24314)
- 2017(47187)
- 2016(25340)
- 2015(28496)
- 2014(28242)
- 2013(27569)
- 2012(25021)
- 2011(22366)
- 2010(21913)
- 2009(19625)
- 2008(18780)
- 2007(16062)
- 2006(13818)
- 2005(11597)
- 学科
- 济(104342)
- 经济(104244)
- 管理(74609)
- 业(69610)
- 企(58630)
- 企业(58630)
- 方法(48745)
- 数学(42064)
- 数学方法(41501)
- 农(27350)
- 业经(24688)
- 地方(24362)
- 财(24297)
- 中国(24178)
- 学(21703)
- 农业(18461)
- 贸(17921)
- 贸易(17915)
- 理论(17862)
- 技术(17829)
- 易(17359)
- 和(16830)
- 务(16312)
- 财务(16236)
- 财务管理(16200)
- 环境(15914)
- 制(15833)
- 企业财务(15303)
- 产业(14978)
- 划(14035)
- 机构
- 大学(351204)
- 学院(350393)
- 管理(145566)
- 济(136262)
- 经济(133338)
- 理学(127427)
- 理学院(126075)
- 管理学(123864)
- 管理学院(123219)
- 研究(109258)
- 中国(79091)
- 京(73524)
- 科学(69064)
- 财(59451)
- 所(52070)
- 业大(51869)
- 中心(51564)
- 农(51260)
- 财经(49298)
- 江(49274)
- 研究所(47955)
- 范(47573)
- 师范(47172)
- 北京(45378)
- 经(44902)
- 州(41038)
- 院(40664)
- 经济学(40301)
- 农业(40055)
- 师范大学(38229)
- 基金
- 项目(251834)
- 科学(199628)
- 研究(185617)
- 基金(183306)
- 家(158514)
- 国家(157228)
- 科学基金(137167)
- 社会(117247)
- 社会科(111150)
- 社会科学(111123)
- 省(98739)
- 基金项目(98579)
- 自然(89587)
- 自然科(87505)
- 自然科学(87486)
- 自然科学基金(85891)
- 教育(85265)
- 划(82585)
- 编号(77078)
- 资助(74236)
- 成果(60647)
- 重点(55615)
- 部(54994)
- 发(53921)
- 创(52762)
- 课题(51143)
- 创新(49157)
- 国家社会(48047)
- 科研(47924)
- 项目编号(47746)
- 期刊
- 济(140867)
- 经济(140867)
- 研究(95123)
- 中国(59532)
- 学报(52890)
- 管理(50624)
- 科学(49137)
- 农(45220)
- 财(44838)
- 大学(40353)
- 教育(38522)
- 学学(37478)
- 技术(32170)
- 农业(31969)
- 业经(25266)
- 图书(24300)
- 融(23314)
- 金融(23314)
- 财经(22667)
- 经济研究(22303)
- 经(19405)
- 问题(18744)
- 科技(17447)
- 理论(17367)
- 技术经济(16993)
- 情报(16934)
- 资源(16442)
- 实践(16159)
- 践(16159)
- 业(16115)
共检索到486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以为知识网络是知识在创新网络中转移和流动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技术知识网络、管理知识网络和市场知识网络。实证结果表明:三类知识网络既密切相关又具有很大的差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合作中除了交流技术知识,同时也进行着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交流。整合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创新网络的研究视角,也为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本土经验证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梅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表现为整个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领导企业,并将非核心环节或业务转移或外包至群内或群外。通过对广州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全球生产网络对实现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工艺和产品升级以及流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更高层次的功能升级,其阻挡作用则超过了推动作用,从而抑制了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要突破领导企业在价值链关键环节设置的"壁垒",获取在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上的全面升级,必须通过构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创新来实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鹏 张淑贤
本文以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外资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外资企业在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网络规模有待扩大,外资企业相对本地企业数量较少,网络密度的稀疏性降低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该外资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网络中心化不高,每个企业在网络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集群中外资企业的点度中心度指标值并不突出;集群网络中拥有联结关系最多的仍然是本地企业,外资企业对本地企业的影响力有限,并未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鑫 杨树旺
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集合,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协作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普遍特点是以FDI的集聚为主要发展方式。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升级理论出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升级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苏州和东莞两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提出武汉光谷利用FDI进行产业集群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 FDI 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产业集群发展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并带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东莞IT产业集群发展为例 ,指出提高集群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增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培育产业集群文化乃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之良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东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庆利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渐进、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且表现出与自然界生物集群效应的高度相似性。文章借用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的演进路径,借鉴成熟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并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本工具,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模型,从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演化期剖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探讨寻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学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集群 演进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旭 胡春艳 赵泉午
文章基于复杂自组织理论,从产业集群演进视角将产业集群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类,剖析了产业集群各形成阶段的特征以及产业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索他组织力量和自组织力量的协同作用。文章发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属于典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在地方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助推下其产业聚集度骤然上升,形成空间集聚。其形成过程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等他组织力量,致使产业集群涨落程度过大,自组织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制约了产业集群经济外部性的发挥。建议当地政府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植根式发展的引导,增强产业集群的自组织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晟,王缉慈
在全球化背景下 ,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现象受到了区域研究学界、商界和公共政策决策者的重视。本文从产业联系的视角 ,首先分析自 2 0世纪 70年代后产业联系在内容及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然后重点论述了在新时期的产业群内 ,影响企业地方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文章剖析了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的地方联系问题
关键词:
产业群 地方联系 东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华山 孙瑞博
以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为分析对象,将其演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然后以东莞ITC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分析了FDI对产业集群演化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加强FDI对产业集群演化的促进作用,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FDI 产业集群 东莞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雯雯
作为吸收FDI最多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FDI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本文在计量模型中设置虚拟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使用224个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从1999年到2006年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FDI对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其他地区的影响的区别。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溢出效应;FDI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在其他要素投入(包括FDI)相同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关键词:
FDI 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娟 陈国宏 蔡猷花
文章从产业集群的关系网络出发,基于加权小世界网络,研究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绩效。提出用节点间的传输距离、传输频率、知识价值量、知识构建维护成本来衡量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绩效,并得出了其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绩效的影响函数。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网络 网络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光亚 周琦
本文指出了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特点,并结合波特"钻石"模型解释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基础性优势、集聚性优势及跨国公司战略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最后用逐步回归方法探讨了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及其衍生效应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忠德
近年来,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多个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但集群化发展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低下、产品差异化程度低、集群企业合作不够和竞争有余等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强化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引导作用,培育新型产品、调整大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加快平台建设和建立良性竞争及协作互补机制等措施,以促进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 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外部经济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引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案例,对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炜炜 张敏
[目的/意义]创新集群实践活动中需要内容集成、功能复合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作支撑,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以其灵活、动态、可拓展的特征有助于创新集群发展。[方法/过程]文章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揭示集群创新发展中信息服务融合需求的基础上,分别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传播和创新应用层面进行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设计。[结果/结论]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实践提出了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嵌入与实施途径。
关键词:
创新 信息服务 融合 信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