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3)
2023(19558)
2022(16720)
2021(15344)
2020(12965)
2019(29323)
2018(29062)
2017(55133)
2016(30107)
2015(33643)
2014(33322)
2013(32673)
2012(30222)
2011(27150)
2010(26956)
2009(24351)
2008(23510)
2007(20667)
2006(18188)
2005(15780)
作者
(89056)
(74154)
(73742)
(69811)
(47057)
(35587)
(33417)
(29234)
(28385)
(26397)
(25130)
(25109)
(23694)
(23355)
(22947)
(22719)
(22341)
(22125)
(21292)
(21288)
(18704)
(18188)
(18002)
(16973)
(16702)
(16443)
(16441)
(16428)
(14980)
(14668)
学科
(121520)
经济(121397)
管理(85926)
(83803)
(68249)
企业(68249)
方法(54203)
数学(47063)
数学方法(46455)
中国(34026)
(33607)
(29247)
业经(28077)
地方(27829)
(27452)
农业(23022)
技术(22848)
(22255)
贸易(22241)
(21567)
(20089)
理论(19895)
环境(19512)
(18859)
财务(18773)
财务管理(18734)
(18649)
(18256)
银行(18172)
企业财务(17806)
机构
大学(424034)
学院(423302)
(165750)
管理(165507)
经济(162253)
研究(144605)
理学(143530)
理学院(141873)
管理学(139142)
管理学院(138379)
中国(106102)
科学(93412)
(90749)
(78133)
(73570)
(73276)
业大(69429)
研究所(67555)
中心(66228)
(62141)
农业(61598)
财经(59296)
北京(56762)
(56179)
师范(55467)
(54147)
(52662)
(50374)
经济学(49325)
技术(47821)
基金
项目(297140)
科学(232414)
基金(214542)
研究(210648)
(190249)
国家(188680)
科学基金(160960)
社会(132007)
社会科(125170)
社会科学(125137)
(117269)
基金项目(114033)
自然(107212)
自然科(104780)
自然科学(104748)
自然科学基金(102865)
(99222)
教育(97241)
资助(88357)
编号(85160)
成果(67505)
重点(67037)
(65705)
(64071)
(62032)
课题(58752)
创新(57992)
科研(57401)
计划(55883)
国家社会(54384)
期刊
(177241)
经济(177241)
研究(118221)
中国(83578)
学报(75585)
(70331)
科学(66309)
管理(59904)
大学(56101)
(54984)
学学(52951)
农业(48834)
教育(47624)
技术(38912)
(34519)
金融(34519)
业经(30598)
经济研究(28703)
财经(28138)
(25537)
图书(24376)
(24145)
问题(23050)
科技(22424)
技术经济(21137)
(20984)
业大(20099)
理论(19637)
资源(18786)
商业(18759)
共检索到615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之杰  刘绍山  石蕊  王娜  陈海强  
[目的/意义]随着微博的普及,微博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发布、获取以及传播已然成为影响公众情绪以及社会的稳定的重要因素,探索影响微博信息可信度因素变得十分必要。[方法/过程]以自媒体代表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作为研究话题,以眼动追踪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采用了2(专业度:高、低)×2(关注度:高、低)的被试内设计,通过分析热点图、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来探究各因素对微博信息可信度的影响。[结果/结论]相同的关注度下,被试对具有高专业度的博主微博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微博转发量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之杰  王娜  李爱影  孙亚青  石蕊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的发布、获取以及传播已然成为影响公众情绪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探索情绪对突发事件信息加工的影响变得重要起来。[方法/过程]以洪涝灾害作为研究背景,以眼动追踪技术作为研究方法,并采用3(个体情绪状态:正性、中性、负性)×3(材料情绪模式:积极、中性、消极)混合设计。通过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回视次数、瞳孔直径等眼动数据和被试对所阅读信息的记忆程度,来探究情绪对信息加工程度的影响。[结果/结论]与中性情绪相比,正性(积极)情绪和负性(消极)情绪对材料的注视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  李莹  许应成  
[目的/意义]在突发事件环境下,为了提高用户对虚拟问答社区中知识的信任度,研究了突发事件环境下的虚拟问答社区知识可信度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首先从知识内容维度、知识来源维度、反馈维度、用户特征维度、主观感知维度等方面构建了可信度影响因素评估模型,通过DEMATEL识别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然后将该影响关系纳入到ANP中,通过结合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识别出重要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内容的客观性、完整性以及知识来源的专业权威性、发布动机等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当从知识内容和知识来源等方面入手,提高突发事件环境下的虚拟问答社区知识的可信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绪堪  楼昱清  于成成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应对越来越注重各类信息采集,但有效支撑应急决策的信息难以分辨,其中突发事件各类信息可信度不同,因此探讨突发事件多源信息可信度,以便快速高效为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可供应急决策的信息。[方法/过程]文章以突发事件网络媒体信息的多源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突发事件的动态性、分布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通过贝叶斯理论分析计算数据可信度和数据源可信度,建立一种基于Dempster-Shaper证据理论的信任评估模型。[结果/结论]描述基于D-S理论的突发事件可信度识别,并通过已有案例对一般突发事件决策进行实验,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获取有价值信息提供可行的方法,也为突发事件决策需求优质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和高质量数据源支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成  葛婷婷  兰冰  
以可信度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借助技术接受模型与不确定性理论,利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研究了品牌微博信息内容与品牌微博评论内容对品牌微博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感知微博内容有用性对品牌微博内容可信度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品牌微博内容可信度对品牌微博博主可信度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评论内容可信度对用户感知微博内容有用性与品牌微博内容可信度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微博可信度建设的管理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何音  夏志杰  翟玥  罗梦莹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突发事件情境下媒体官方微博传播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媒体官方微博提供相关建议,有助于网络舆情传播的有序进行。【方法/过程】以"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为背景,以新浪官方微博为平台收集数据,选取了用户特征、文本特征和时间特征三个层面,并利用多分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各个因素对微博转发水平的影响、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对于媒体官方微博不同的转发水平,其各自的影响因素不同,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查先进  张晋朝  严亚兰  
双路径模型最早由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提出,认为个人对某行为的态度改变主要受到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的影响。本文运用双路径模型研究微博环境下用户的学术信息搜寻行为,认为用户对该行为的态度改变受到信息质量(中枢路径)和信源可信度(边缘路径)的影响。鉴于微博的娱乐性和学术信息的严谨性,本文将用户态度分为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两个方面。首先基于已有的文献构建信息质量二阶模型,并构建微博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294份有效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都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且信息质量的影响均大于信源...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子溪  朱鹏  
【目的/意义】微博作为主要的社会化媒体,微博话题可信度评估以及从认知角度了解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因素对判别信息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现有的详尽可能性模型对信息可信度的研究,从微博内容、微博作者、社交网络传播三个维度,对影响微博话题可信度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微博内容信源的可信度对内容可信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内容可信度对微博信息话题可信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者专业知识对作者可信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者可信度对微博信息话题可信度存在正向显著影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征  杨茜  
微博信息平台的高速发展,给网络突发事件管理带来了信息量激增等新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微博突发事件发现与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情境推演算法构建,通过历史数据与现场情境数据的信息融合匹配进行事件发展预判;通过深层发掘和融合,对突发事件的未来情境进行预测和刻画。数据仿真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较全面的事件关键节点覆盖度和较好的时效性。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樊茗玥  王若楠  覃睿  刘凌燕  
【目的/意义】在信息时代,用户对社会化媒体的信任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社会化媒体信息内容可信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社会化媒体用户、平台及信息监管部门的相关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结合具有心理学特征的MAIN模型,提出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体系,并借助实证数据,从信息内容角度对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信息内容的实用性、客观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对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则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之杰  李爱影  王娜  孙亚青  石蕊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发生地,会通过网络扩散和传播,形成更广泛的影响,研究影响突发事件风险决策的关键因素,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过程]以洪涝灾害为研究背景,结合E-prime和眼动追踪技术,采用2(感知社会距离:远、近)×2(框架:获益、损失)的组间设计,通过分析结果数据和眼动数据探讨突发事件背景下感知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结论]无论获益框架还是损失框架,感知社会距离近组比远组更倾向于风险寻求;在获益框架下,感知社会距离近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盛益  陈东沂  庞观松  吴美玲  王连喜  
简述微博信息可信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微博信息可信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这些研究的不足,并认为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关键问题是微博信息特征的提取和可信度分析方法的设计;结合微博信息的特点及已有研究成果,指出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核心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最后总结全文,对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景  李丁  刘怡君  
微博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微博舆论的热度将决定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官方媒体就要发挥更大作用。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特别是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官方微博进行着双议程设置的博弈。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性质决定了政府舆论管理策略的选择,即对于不实信息、网络谣言等应选择竞争策略消除负面信息;对于正能量信息应选择依存策略促进正面信息传播。因此,本文在微博舆论生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意见领袖和官方微博的相互竞争与相互依存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仿真分析,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微博舆论提供妥善的管理策略。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雄宝  陆向艳  练凯迪  刘峻  刘正平  
[目的/意义]面对海量的微博数据,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微博突发事件,对于网络舆情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在对微博突发事件传播规律的研究分析中,发现事件相关微博文档的发布地域覆盖范围会随事件演变,出现从小开始逐渐扩大,再到出现极值,最后逐渐缩小的规律,根据该规律提出一种基于突发词地域分析的微博突发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从突发词的地域属性和情感属性两个维度去识别微博突发事件,首先通过情感计算过滤非负值文档;然后根据特征词的地域扩散程度对剩余文档进行突发词检测;最后使用新突发事件检测方法,对突发词集进行聚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军梅  董沛武  曲国华  
构造了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解析了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识别了关键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找到了影响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发生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关键因素,为道路交通突发事件识别和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