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3)
2023(13342)
2022(11202)
2021(10552)
2020(8627)
2019(19539)
2018(18954)
2017(35109)
2016(18933)
2015(21233)
2014(20917)
2013(19822)
2012(17937)
2011(15861)
2010(15558)
2009(13855)
2008(12765)
2007(11154)
2006(9493)
2005(7429)
作者
(48631)
(40821)
(40232)
(38814)
(25495)
(19717)
(18681)
(16055)
(15628)
(14286)
(14108)
(13604)
(12774)
(12482)
(12378)
(12332)
(11860)
(11816)
(11604)
(11589)
(9729)
(9682)
(9547)
(9455)
(9303)
(9087)
(8993)
(8644)
(8162)
(8089)
学科
(74182)
经济(74107)
管理(49261)
(47403)
方法(35050)
(34835)
企业(34835)
数学(31035)
数学方法(30550)
(30546)
农业(20449)
中国(19821)
业经(18102)
(16974)
地方(16165)
理论(13150)
(11810)
(11642)
贸易(11634)
(11579)
(11301)
教育(11062)
环境(11007)
(10889)
财务(10847)
财务管理(10820)
企业财务(10209)
技术(10081)
(10008)
(9711)
机构
学院(250236)
大学(249429)
管理(98660)
(96915)
经济(94757)
理学(86345)
理学院(85373)
管理学(83580)
管理学院(83100)
研究(76325)
中国(56498)
(50908)
科学(46201)
(42652)
(39014)
(38121)
中心(38094)
师范(37740)
业大(36372)
(36293)
财经(35189)
(33979)
(32149)
研究所(31189)
北京(31171)
师范大学(30490)
经济学(29521)
农业(29293)
(29167)
(28850)
基金
项目(180292)
科学(143742)
研究(137098)
基金(129754)
(110731)
国家(109701)
科学基金(96688)
社会(87857)
社会科(83026)
社会科学(83006)
(72954)
基金项目(69944)
教育(65761)
自然(61056)
(60012)
自然科(59627)
自然科学(59616)
自然科学基金(58483)
编号(56836)
资助(51756)
成果(44530)
重点(40112)
(39761)
课题(39356)
(39306)
(37668)
大学(36428)
国家社会(35928)
教育部(34955)
创新(34929)
期刊
(102940)
经济(102940)
研究(69329)
中国(49879)
(38916)
教育(38605)
管理(33649)
学报(33356)
科学(32820)
(32383)
大学(28573)
农业(26647)
学学(25602)
技术(24914)
业经(21002)
(18897)
金融(18897)
财经(15956)
经济研究(15311)
问题(13968)
(13791)
资源(12766)
(12262)
(11934)
图书(11577)
统计(11177)
(11171)
(11147)
技术经济(11071)
科技(10786)
共检索到353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是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多以主观定性为主,客观定量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将眼动分析方法引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选择乡村旅游地宏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眼动追踪仪记录大学生被试在观看景观图片时的客观眼动数据,运用美景度和语义变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并将客观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对不同景观具有不同眼动特征,三个眼动指标(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和眼跳频率)在四类景观上呈现显著差异,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景观的主体建筑物、独特的景观元素或景观元素交界处;(2)客观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重、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及眼跳时间比重与主观调查问卷得出的景观视觉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3)构建景观视觉质量的眼动评价模型,计算可得宏村四类景观的视觉质量值分别为:聚落景观5.99、生态景观5.98、农业景观5.96、文化景观5.90,模型显示注视频率越大,观看时间越长(注视时间比重越小),则旅游景观视觉质量评价越高。本研究以旅游景观为例,运用实测数据探讨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为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是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多以主观定性为主,客观定量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将眼动分析方法引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选择乡村旅游地宏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眼动追踪仪记录大学生被试在观看景观图片时的客观眼动数据,运用美景度和语义变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并将客观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对不同景观具有不同眼动特征,三个眼动指标(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和眼跳频率)在四类景观上呈现显著差异,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景观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常建霞   李君轶   张妍妍   赵亦琪  
文章结合语言景观的信息-象征功能理论和情感诉求理论,利用眼动追踪实验方法,考察旅游语言景观的游客视觉注意和感知吸引力。设计3(功能类型:信息功能/全球象征功能/本土象征功能)×2(情感诉求:有/无)×2(情绪倾向:积极/消极)混合实验,对视觉注意指标(注视次数、平均注视时长和平均访问时长)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无论何种语言景观,都能快速吸引游客的关注;赋予语言景观象征功能和情感诉求,都能够显著提升游客的视觉注意和感知吸引力;情感诉求与功能类型的交互效应表明,有情感诉求时,具有本土象征功能的语言景观能显著引起视觉注意,无情感诉求时,不同功能类型的视觉注意无差异;情绪倾向与功能类型的交互效应表明,当游客的情绪倾向为积极(vs.消极)时,本土(vs.全球)象征功能的语言景观能显著引起视觉注意。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游客凝视语言景观的视觉注意模式,能够为目的地语言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君怡  林岚  高华  张粮锋  
旅游地图中的符号系统通过形状、色彩等视觉变量传递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文章采用认知心理学眼动追踪技术,以不同符号表现形式的导游图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大学生游客群体差异和符号形式对地图符号空间认知的影响。结论显示:不同的地图符号形式影响差异显著,形象符号地图的空间认知显著优于抽象符号;旅游地图使用频率高者的空间符号认知显著优于偶尔使用者,且差异在抽象符号中表现更明显。性别、专业背景、学科背景的差异均对地图符号的空间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正文  
旅游景观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秀美和壮丽的景观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而出自大家手笔的诗词歌赋又使许多景观名播中外,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登黄鹤楼,油然想起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随口而出……文以景兴,景以文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和旅游景观关系更为密切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独有的楹联。那些悬挂、雕刻、镶嵌在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遐  白梅  鞠远江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风景道设计方法及规划内容没有现成的模式。文章应用基于景观评价的风景道旅游规划方法,对福宁高速公路风景道进行旅游规划设计。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对沿线景观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评价方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分类评价、资源配置评价及分段评价。在评价基础上对各不同景观路段分段设计,并提出风景道建设工程建议。同时结合沿线一带的旅游资源条件与特色,对福宁高速公路辐射带上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规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刘  周武忠  
当代旅游景观有一种从"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转变的趋向,即负载信息越来越多而要求人们深入理解却越来越少。引起景观形式变化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企业自主行为,根本上是由于当代人观看需求的变化,由于人们视觉范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种转向具体表现在视觉关注结构上从重内容向重形式,视觉行为形态上由理性静观向感性动观,视觉审美品位上由追求意象美向冲击美的转变三个方面。引起人们视觉范式转变的时代背景则是:西方文化产业的影响、消费社会带来的景观商品化和后现代主义对感官美学的推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旭玲  杨兆萍  陈学刚  
针对当前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景观视觉污染及景观破坏的问题,以新疆极具申报世界遗产潜力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敏感度评价方法,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旅游区段进行了景观敏感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针对喀纳斯不同等级景观敏感度区旅游对景观视觉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旨在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俞金国  王丽华  
文章在简述旅游地演化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景观的特征要素提出城市旅游地演化的概念模型。并且以大连为例,利用ArcGIS作为分析手段,从整体角度和分区角度(环形和方位分区),探讨了大连城市景观自1980年以来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旅游景观面积先递减后增加,面积先递减4.81km2,后增加34.78km2,比重先下降3.2%后增加1.6%,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及面积比显著增加,面积增加了14.05km2;②非旅游景观面积比重1989年后递减,比重递减了8.5%;③1989年后内圈和中圈景观旅游化过程显著,其中内圈和中圈非旅游景观比重分别下降5.8%、5.86%,内圈和中圈的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兴  吴倩  兰伟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性表征的核心特性,在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国标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及特性的关照及对乡村空间结构特征的兼顾,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适用性不足。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与特性的解析,基于乡村旅游资源本体是乡土景观体系的判断,围绕乡土景观要素与结构,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了构建,确定出乡土自然环境系统、传统乡村基础设施、传统农业系统、乡土聚落系统、乡土文化形态等5个主类和17个亚类、54个基本类型。同时,基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目的的综合性,并结合乡土景观的地方感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资源自身价值、开发条件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确定出15项评价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研究基于乡土景观视角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进行了创新性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朝飞  
[目的]为推动楚雄州旅游扶贫工作进程,使楚雄州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文章研究了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楚雄州基于旅游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打分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以及专家对楚雄州五大类型乡村景观的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并通过加权法计算各类型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基于旅游扶贫的楚雄州乡村景观分布较均衡,接近于平均分布。5大类型中民俗文化型景观质量最优,其次是景区带动型、生态环境型和城镇依托型,产业融合型景观质量最差。[结论]发挥楚雄州特色,大力发挥民俗文化型乡村景观在旅游扶贫中的带动作用,鉴于景区带动型乡村景观是地区乡村旅游名片,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其建设力度,提升景观综合质量。由于产业融合型乡村景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楚雄州应继续保持对其开发、摸索和实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姝  朱灿  
基于人体对景观环境的视觉感知反应,可以实现对景观要素与景观空间吸引元素的分析,提出贴近人们预期的设计建议。基于照片问卷调研法与情绪评价方法,调查与分析成都工业学院郫都校区师生在校园景观环境中对景观要素与景观空间感知的愉悦度。结果表明:植物、建筑、道路、水体和设施五类景观要素感知均为正向,分数在3.0~3.5。各景观空间感知以正向为主,分数在3.0~4.0,其中,愉悦度较高的空间多沿湖区与校园重要建筑分布。五类景观要素类型与空间愉悦度呈显著正相关,植物要素相关性最强。师生对自然要素丰富与审美特征较强的空间感知愉悦度较高。校园景观的建设与更新可通过符号介入来改善景观要素具体问题、满足需求以强化景观空间积极体验、生态优化来促进校园景观格局良性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安湘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华  
通过向专家、旅游专业学生、游客发放调查问卷,获得他们对神农山风景区的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经过韦伯—费希纳定律改进后的新综合评价模型,针对该风景区开展旅游活动后景观及视觉环境受到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旅游开发对神农山风景区景观和视觉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区内受影响严重和影响强烈的区域所占比重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蕾蕾  
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李蕾蕾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OntheVisualImageofTouristLandscapeanditsApplicationsinTourismPlanningandManagement¥by...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