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4)
- 2023(16640)
- 2022(14485)
- 2021(13760)
- 2020(11637)
- 2019(27252)
- 2018(26639)
- 2017(50961)
- 2016(27540)
- 2015(31213)
- 2014(30836)
- 2013(30497)
- 2012(27854)
- 2011(24899)
- 2010(24556)
- 2009(22545)
- 2008(22345)
- 2007(19299)
- 2006(16757)
- 2005(14731)
- 学科
- 济(110253)
- 经济(110134)
- 管理(89997)
- 业(83321)
- 企(71694)
- 企业(71694)
- 方法(55424)
- 数学(48534)
- 数学方法(47966)
- 财(34492)
- 中国(29477)
- 农(27759)
- 务(24133)
- 财务(24051)
- 业经(24034)
- 财务管理(23998)
- 企业财务(22858)
- 制(21564)
- 贸(21093)
- 贸易(21079)
- 学(20761)
- 易(20530)
- 地方(18931)
- 农业(18669)
- 银(17662)
- 银行(17628)
- 理论(17568)
- 和(17545)
- 划(16805)
- 行(16547)
- 机构
- 大学(385138)
- 学院(381133)
- 济(158122)
- 管理(157931)
- 经济(154935)
- 理学(136209)
- 理学院(134808)
- 管理学(132661)
- 管理学院(131942)
- 研究(123288)
- 中国(97426)
- 京(81995)
- 财(74590)
- 科学(73495)
- 所(59989)
- 财经(59645)
- 中心(57288)
- 农(55478)
- 经(54643)
- 研究所(54495)
- 业大(53889)
- 江(53541)
- 北京(51962)
- 经济学(48130)
- 范(47772)
- 师范(47326)
- 院(45056)
- 财经大学(44929)
- 州(43614)
- 经济学院(43557)
- 基金
- 项目(261211)
- 科学(206964)
- 基金(192870)
- 研究(191468)
- 家(167213)
- 国家(165881)
- 科学基金(144175)
- 社会(122264)
- 社会科(116047)
- 社会科学(116016)
- 基金项目(101921)
- 省(98434)
- 自然(93978)
- 自然科(91855)
- 自然科学(91835)
- 自然科学基金(90200)
- 教育(88209)
- 划(83525)
- 资助(80573)
- 编号(77078)
- 成果(61818)
- 部(59120)
- 重点(57813)
- 创(54136)
- 发(53947)
- 课题(51940)
- 教育部(51441)
- 国家社会(51003)
- 创新(50538)
- 科研(50228)
- 期刊
- 济(165677)
- 经济(165677)
- 研究(111437)
- 中国(70254)
- 财(60580)
- 管理(60314)
- 学报(56110)
- 科学(53247)
- 农(48619)
- 大学(43935)
- 学学(41226)
- 教育(38124)
- 融(34435)
- 金融(34435)
- 农业(34101)
- 技术(33711)
- 财经(29430)
- 经济研究(27005)
- 业经(25282)
- 经(25124)
- 问题(21130)
- 业(20464)
- 图书(19437)
- 技术经济(18629)
- 理论(18410)
- 贸(17876)
- 财会(17723)
- 统计(17330)
- 会计(17158)
- 版(17134)
共检索到557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林朝南
以中国上市公司A股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盈公司显著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现象,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微盈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降低,但利用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提高,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促使微盈公司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年持有收益率、操控性应计利润及成长性等影响因素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其后期的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说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富 王福胜
以粉饰或掩盖公司真实经济业绩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分类转移行为的关注,文章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了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整公司盈余结构的行为。研究发现:(1)管理层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营业外支出或将营业外收入向上转移至营业收入,以调增公司的核心盈余;(2)管理层会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实现营业利润增长和避免营业利润为负;(3)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增核心盈余的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习定 张芳芳 周秝宸
本文探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同时发现,盈余管理嫌疑公司(即微盈和微增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不能改进未来运营绩效。研究还发现,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成本高于应计盈余管理。
关键词: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运营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习定 张芳芳 周秝宸
本文探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同时发现,盈余管理嫌疑公司(即微盈和微增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不能改进未来运营绩效。研究还发现,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成本高于应计盈余管理。
关键词: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运营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清香 张翼 张亮
盈余管理既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际工作中难以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确定;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频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屈文彬 何博语
本研究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就越低。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对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而言,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相比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抑制程度最大;在区分了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ESG表现抑制了正向真实盈余管理,促进了负向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涛 罗晓梅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管理层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能力,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从操纵手段来看,数字化转型对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操纵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也导致了更多的经营现金流操纵。(2)增强市场预期、改善薪酬契约、强化分析师关注是数字化转型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路径。(3)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非科技属性企业和代理问题更严重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数字经济的治理效应和提升企业的盈余质量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鲍学欣 曹国华 王鹏
本文利用2007~2011年7402个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及现金股利分配力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就越低,而且分配的每股现金股利值也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正向真实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造成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李茂良
本文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上市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理论分析表明,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而在后续年度利用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虽会"损公"却可"利己"。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总经理变更当年,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不存在利用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任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总经理变更当年,如果董事长也发生变更,则上市公司在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兵
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一直是西方实证研究的热点,以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DD模型和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检验公司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按照产权性质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盈余质量 资本成本 资源配置 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华 金贞姬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掩饰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主要手段,投资者在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需要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并确定是否会受其影响。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系统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说明管理层操控盈余的程度越高,对投资者风险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公司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系统风险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刘晓霞 邢道勇
本文以2002-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公司控制权争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倒U型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濮桂萍 詹志华
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以2004~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是激发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企业债务对自由现金流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债务的软约束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迪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9~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用逻辑回归以及结构方程三阶段回归方法,对超额现金流、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源"转移的标的之一,并且在上市公司超额现金较低时,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转为以担保和抵押为主,从而实现了不同类别关联交易行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资金掏空的相互替代。为了掩饰关联交易掏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有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行为。当以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本文结论进一步检验时,没有发现关联交易在资金支持上的证据,同时,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亦不明显,因此,正反两方面证据支持了本文...
关键词:
超额现金流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娜 祁怀锦
本文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披露的公司;强制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自愿披露的公司;且上市公司在披露业绩预告前预期到了盈余管理后的盈利状况,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或"迎合"业绩预告制度。研究还发现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差与负债高的公司更可能从事盈余管理。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进一步完善业绩预告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业绩预告 盈余管理 随意性应计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文化迎合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避税动因盈余管理及其反转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率变动与企业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覆盖与真实活动操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内部审计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动机: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业绩期望落差与应计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