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2)
2023(12698)
2022(10663)
2021(10000)
2020(8441)
2019(19163)
2018(18730)
2017(36266)
2016(19386)
2015(21674)
2014(21067)
2013(20549)
2012(18281)
2011(16191)
2010(15869)
2009(14557)
2008(14587)
2007(12758)
2006(10995)
2005(9809)
作者
(50279)
(42287)
(41852)
(39901)
(26857)
(20002)
(19056)
(16294)
(16043)
(14854)
(14310)
(14156)
(13171)
(13165)
(13058)
(13026)
(12703)
(12213)
(12170)
(12134)
(10149)
(10068)
(10011)
(9623)
(9450)
(9445)
(9290)
(9033)
(8387)
(8048)
学科
(74698)
经济(74580)
管理(74403)
(65048)
(58351)
企业(58351)
方法(38463)
数学(33734)
数学方法(33351)
(29604)
(20607)
(20529)
财务(20474)
财务管理(20431)
企业财务(19511)
(18364)
业经(17567)
中国(17364)
(14227)
(13524)
(13423)
银行(13414)
(12515)
(12328)
金融(12325)
(12251)
贸易(12246)
环境(12076)
体制(12001)
(11975)
机构
大学(264866)
学院(263713)
管理(112751)
(111978)
经济(109785)
理学(96729)
理学院(95866)
管理学(94558)
管理学院(94005)
研究(76395)
中国(62162)
(59129)
(52646)
财经(46320)
(42346)
科学(41563)
(38606)
中心(38087)
经济学(35393)
财经大学(35086)
(34570)
业大(33925)
(33293)
经济学院(32098)
北京(31859)
商学(30880)
研究所(30631)
商学院(30587)
(30057)
(29608)
基金
项目(179847)
科学(145277)
基金(135914)
研究(133526)
(116074)
国家(115167)
科学基金(102665)
社会(89410)
社会科(85091)
社会科学(85070)
基金项目(72069)
(68196)
自然(65467)
自然科(64039)
自然科学(64026)
自然科学基金(62932)
教育(62509)
(57070)
资助(54457)
编号(52698)
(41775)
成果(41665)
(39973)
重点(39694)
(38545)
国家社会(38228)
教育部(37417)
人文(36599)
(36221)
创新(36157)
期刊
(118012)
经济(118012)
研究(74946)
(51637)
中国(48986)
管理(45830)
科学(33828)
学报(33758)
(29301)
大学(28264)
(27465)
金融(27465)
学学(26857)
技术(24021)
财经(23924)
教育(22118)
(20452)
农业(19260)
业经(18380)
经济研究(18212)
财会(15506)
问题(15233)
会计(13729)
理论(13137)
技术经济(12795)
现代(12099)
(12081)
实践(11712)
(11712)
统计(11614)
共检索到38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  许慧  
公司治理中的一些因素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起到限制作用,其是否也会影响公司管理层进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尚未有充足的证据。因此,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制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管理层在产品成本方面和可操纵性费用方面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和整体调节利润的操纵程度。本文对股权制衡会抑制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静  
一、引言已经大量的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Rangan,1998;Teoh et al.,1998;Shivakumar,2000;DuCharme et al.,2004;张继伟,2006;张祥建,2006;洪明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企业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在资本市场中较为常见,但学术界关于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仍然存在“隧道效应”和“利益趋同”的意见分歧。文章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股权结构在治理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应计盈余操纵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抑制作用,但却无助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质量效用的发挥。(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加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抑制效应,说明内部控制可以弥补机构投资者持股自身存在的缺陷;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下,股权集中度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3)具体途径探寻发现,外部监督力度更强和信息透明度更高是股权结构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渠道。(4)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结构治理效应的发挥受内部控制影响更大。研究为改善公司治理、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借鉴,也为理解企业盈余管理治理提供了来自股权结构视角的新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简玉峰  刘长生  
文章基于盈余管理的内在影响因素,构建盈余管理评价模型,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测算,构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显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异常应计利润占非可操性应计利润的比重大;高股权集中度主要源自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的过度集中,而非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过于分散,从而对其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十分强,但非控股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差;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程度越高,其盈余管理行为越严重;非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提升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质量系数成负相关关系。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隆  
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深交所主板A股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则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越严重,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程度越低,并对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及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丽雅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文章选取了2002-2006年度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指出我国的股权制衡和董事会独立性现状,并对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股权制衡可以抑制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董事会独立性不能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明  
本文从会计应计与真实交易盈余管理视角,考察了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制约企业IPO过程中不同盈余管理方式上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企业在IPO期间同时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和实质盈余管理;国际"四大"或国内"十大"对IPO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但增加了实质盈余管理水平,并且对不同真实交易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较大。在真实交易活动中,IPO企业更可能操纵现金流来实施盈余管理,而操纵生产成本或费用支出的可能性较小。此外,本文还发现,发行定价更高或成长性更好的企业进行实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大庞  苏冬蔚  
在西方发达国家,CFO与CEO拥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负有监督CEO的责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盈余管理角度研究我国CF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并比较CFO与CE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变弱;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对盈余管理抑制的程度显著小于CEO。这表明,正式实施股权激励会诱发盈余管理行为,其它类型的CFO持股则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并且CFO股权激励的积极治理效应显著小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熊婷  程博  
本文以我国A股钢铁类30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90个观测值为样本,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为优化A股钢铁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遏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现实依据。研究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操控行为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操控行为呈U型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蕴芝  陈华  
本文以2006-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主板与中小板块,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市场股权激励机制中激励有效期和首期考核指标数量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有效期和考核指标数量均能显著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芫  张建平  
本文基于Jensen的股权价值高估理论,以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Rhodes-Kropf内在价值模型和Roychowdhury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模型,从长期股权投资维度,对股权价值高估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价值高估与真实盈余操纵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对投资者保护程度对样本进行分组检验,结果发现: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监管能够有效抑制公司基于高估股价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英兵  王清莹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以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2008年间的相关数据作为估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变量的基础,研究发现:可疑公司运营年度会表现出较低的经营现金流量和较低的可操控性费用,并有调高利润的趋势;公司规模过大容易引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国家股、法人股、高管持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正相关;流通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U型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岗  陈旭东  
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较高市场化进程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佳  张建平  
本文基于RKRV(2005)模型,将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纳入分析框架,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4年的数据,研究样本公司股价高估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股权被高估的企业会同时采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但利用时间以及手段不同。在高估前期,企业管理层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来调增利润,但因其回转特点,在高估后期其显著的正相关性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而在股价高估期间,企业会一直采用销售、费用和生产操控这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来调减利润,说明股价被高估的企业与应计相比更倾向于真实活动操控盈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毅  
本文从股权制衡度和股权性质方面,对上市公司股权机构现状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的前提下,盈余管理程度随着股权制衡度的提高而有所降低,上市公司在国家股股东的控制之下与没有国家股股东控制的公司相比而言其盈余管理优势往往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