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9)
- 2023(16210)
- 2022(14062)
- 2021(13118)
- 2020(10996)
- 2019(25032)
- 2018(24649)
- 2017(47499)
- 2016(25574)
- 2015(28353)
- 2014(27526)
- 2013(26627)
- 2012(24046)
- 2011(21451)
- 2010(21081)
- 2009(18858)
- 2008(17980)
- 2007(15424)
- 2006(13114)
- 2005(10911)
- 学科
- 济(99817)
- 经济(99720)
- 管理(76269)
- 业(71801)
- 企(61096)
- 企业(61096)
- 方法(47659)
- 数学(41599)
- 数学方法(41024)
- 中国(25716)
- 农(25392)
- 财(25053)
- 业经(22991)
- 地方(22268)
- 技术(20908)
- 学(20034)
- 农业(17323)
- 理论(16964)
- 贸(16473)
- 贸易(16463)
- 制(16378)
- 务(16302)
- 财务(16234)
- 财务管理(16202)
- 易(15944)
- 环境(15796)
- 和(15744)
- 企业财务(15363)
- 划(14326)
- 银(14279)
- 机构
- 大学(342753)
- 学院(341992)
- 管理(141807)
- 济(135216)
- 经济(132429)
- 理学(124504)
- 理学院(123193)
- 管理学(120935)
- 管理学院(120312)
- 研究(108621)
- 中国(80028)
- 京(71514)
- 科学(68167)
- 财(59720)
- 所(51619)
- 业大(50918)
- 中心(50642)
- 农(50243)
- 财经(48959)
- 江(47930)
- 研究所(47571)
- 范(45065)
- 经(44783)
- 师范(44669)
- 北京(44271)
- 院(40710)
- 经济学(40468)
- 州(39272)
- 农业(39071)
- 商学(36895)
- 基金
- 项目(247862)
- 科学(197037)
- 研究(181919)
- 基金(180930)
- 家(157218)
- 国家(155941)
- 科学基金(136112)
- 社会(115673)
- 社会科(109747)
- 社会科学(109718)
- 省(97493)
- 基金项目(96670)
- 自然(88829)
- 自然科(86861)
- 自然科学(86842)
- 自然科学基金(85263)
- 教育(83841)
- 划(81620)
- 编号(74080)
- 资助(73106)
- 成果(57979)
- 重点(55151)
- 创(54948)
- 部(54055)
- 发(52740)
- 创新(50702)
- 课题(49949)
- 国家社会(47854)
- 科研(47494)
- 教育部(46791)
- 期刊
- 济(138006)
- 经济(138006)
- 研究(94977)
- 中国(61566)
- 学报(51873)
- 管理(51642)
- 科学(48760)
- 财(44822)
- 农(43941)
- 大学(40211)
- 教育(39532)
- 学学(37656)
- 技术(31778)
- 农业(31053)
- 融(25333)
- 金融(25333)
- 业经(23783)
- 财经(22667)
- 经济研究(22408)
- 经(19356)
- 图书(19165)
- 科技(18406)
- 问题(17655)
- 技术经济(16975)
- 业(16295)
- 理论(16279)
- 资源(15495)
- 版(15177)
- 商业(15129)
- 实践(15048)
共检索到47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峰
基于2003—200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以及DEA方法,本文测度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效率,并检验了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总体趋势以及东中西部创新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我国区域创新要素投入冗余严重,表现为科技活动内部支出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比例失衡;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在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差异显著,而规模效率在三大区域间的差异却并不明显。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区域创新 创新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群华
运用2002—2013年省际数据和面板数据估计技术,考察了金融深度和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深度对以专利表示的地区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对外观设计专利等小型创新的影响要比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等更为复杂的创新影响更大,但政府干预并未明显降低区域创新表现的资源分配效率。
关键词:
区域金融系统 FDI 创新专利 区域创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桑瑞聪 岳中刚
文章利用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明显的正面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上,对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没有显著影响。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FDI对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效应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淑芬 张亦楠 于婧
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5—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创新环境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环境呈东-中-西、由高到低的梯形差异分布。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三类,以其为对象,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三类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影响不同类型地区的创新能力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希 罗能生 彭郁
借鉴C-D函数形式的创新产出函数并利用2003—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税收安排与区域创新产出关系的实证模型,通过对经验数据回归发现:宏观税负更重的地区反而创新产出更多,尤其是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表明与税收对企业创新产出的负向激励相比,税负更多地是通过政府对创新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发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正向效应。此外,有较高的营业税比重和较低的增值税比重的地区往往区域创新产出较高,表明这些地区为科技创新活动提高配套服务的企业较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产业链,因而有更高的创新产出。
关键词:
税收安排 宏观税负 税收结构 区域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珍珍 黄茂兴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2—2010年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六大以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是有效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即南部沿海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东北综合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低,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进,但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并不均匀。最后指出,未来发展仍需合理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种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卫平
在金融抑制背景下,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间接估算方法对区域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民间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区层面去考察,民间金融发展规模均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民间借贷总额从2000年的25715.7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29296.57亿元。民间金融发展显著地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与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互补的关系。现阶段应当规范民间金融市场的运行,通过制度创新鼓励正规金融部门与民间金...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正规金融 创新能力 动态面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和 陈磊 朱启勉
选取2010—2016年我国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创新能力等指标建立面板数据库,实证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而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创新绩效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有着正影响,知识获取能力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有着负影响。提出地方政府增强区域创新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内部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外资使用率等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付军明 卫平
在采用永续盘存法(PIM)测算出FDI存量的基础上,利用1998—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在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下,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来分析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通过把人力资本与FDI的交互项引入到模型中,证实了人力资本门槛的存在,同时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门槛的存在。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从区域层面分析,FDI并没有直接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有跨越相应的人力资本门槛,FDI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付军明 卫平
在采用永续盘存法(PIM)测算出FDI存量的基础上,利用1998—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在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下,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来分析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通过把人力资本与FDI的交互项引入到模型中,证实了人力资本门槛的存在,同时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门槛的存在。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从区域层面分析,FDI并没有直接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有跨越相应的人力资本门槛,FDI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梦周 胡青 吕铁
信息消费的兴起为区域以需求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激发增长新动能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2012—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探索信息消费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从供给—需求匹配视角引入本地信息产业水平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信息消费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为倒U型关系,同时本地信息产业水平在二者之间发挥了调节作用。信息产业水平较低的区域,信息消费与区域创新效率的倒U型关系更趋陡峭。基于此,就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消费激发内需以促进区域创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消费 信息产业水平 区域创新效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东 卜茂亮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重大战略举措,而区域创新系统效率为决定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DEA方法,采用2002-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31个省域创新系统效率,并用收敛检验方法,从全国、东、中、西部4个维度,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是否趋同。结果发现:近10年来,在全国层面,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提高明显,而纯技术效率没有明显提升;在区域层面,技术效率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纯技术效率却呈现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规模效率东部、中部相差不大,东、中部高于西部。收敛性分析发现:在全
关键词:
创新效率 收敛性 DEA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欢 张玲
基于2014—2019年中国内地28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各省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运用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模型分别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进而揭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14—2019年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由0.62提高至0.72,更多省域向高效率演进,到2019年,35.7%的省域达到生产效率前沿;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中部(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东北和西部的发展格局,较低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是制约东北和西部地区效率提升的主因;样本考察期内,全国整体、东部和中部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及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而中部仅存在条件β收敛,且不同区域条件β收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据此,针对提升不同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玮 冯彦 包庆丰
运用MalMquist-DEa模型,采用1998~2012年面板数据,对中国31省份林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探讨中国林业生产效率区域间的差异,并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区域林业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进而研究区域间的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状态及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