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8)
- 2023(10837)
- 2022(9298)
- 2021(8716)
- 2020(7496)
- 2019(17156)
- 2018(17092)
- 2017(34102)
- 2016(18059)
- 2015(19902)
- 2014(19675)
- 2013(19274)
- 2012(17540)
- 2011(15696)
- 2010(15433)
- 2009(14106)
- 2008(13417)
- 2007(11590)
- 2006(9845)
- 2005(8544)
- 学科
- 济(73168)
- 经济(73094)
- 管理(52714)
- 业(50160)
- 企(40579)
- 企业(40579)
- 方法(39310)
- 数学(35927)
- 数学方法(35474)
- 财(20609)
- 中国(19625)
- 农(18729)
- 业经(14755)
- 制(14373)
- 贸(13509)
- 贸易(13504)
- 务(13304)
- 财务(13265)
- 财务管理(13238)
- 易(13223)
- 学(13009)
- 企业财务(12661)
- 银(12529)
- 银行(12513)
- 农业(12107)
- 技术(11961)
- 行(11938)
- 环境(11582)
- 地方(11305)
- 融(11088)
- 机构
- 大学(253248)
- 学院(251837)
- 济(106715)
- 经济(104711)
- 管理(102342)
- 理学(89453)
- 理学院(88588)
- 管理学(87104)
- 管理学院(86640)
- 研究(78866)
- 中国(60524)
- 京(52011)
- 财(50197)
- 科学(47541)
- 财经(41251)
- 农(38711)
- 所(37916)
- 经(37705)
- 中心(37642)
- 业大(37383)
- 研究所(34723)
- 江(34658)
- 经济学(33691)
- 北京(31916)
- 财经大学(31230)
- 经济学院(30792)
- 农业(30752)
- 范(30519)
- 师范(30194)
- 院(29137)
- 基金
- 项目(176640)
- 科学(140567)
- 基金(131162)
- 研究(127352)
- 家(114474)
- 国家(113627)
- 科学基金(98427)
- 社会(82811)
- 社会科(78852)
- 社会科学(78826)
- 基金项目(69728)
- 省(67813)
- 自然(64061)
- 自然科(62648)
- 自然科学(62629)
- 自然科学基金(61463)
- 教育(58734)
- 划(57870)
- 资助(53645)
- 编号(50710)
- 部(40332)
- 重点(39658)
- 成果(39414)
- 发(37321)
- 创(36985)
- 国家社会(35304)
- 教育部(34794)
- 创新(34721)
- 科研(34701)
- 人文(33960)
共检索到348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简辞 张欢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方式不同,能源利用的效率也存在差异。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数据分析法(DEA)规模可变模型在个体差异、相对效益评价上的优势,对我国30个省市区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期为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能源 数据包络分析 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峻峰 李建军 蒲勇健
本文首先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省际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变动指数,然后检验了省际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我国电力利用技术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效率整体水平仍不高;电力利用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再降的弧形态势;东、中、西部地区电力利用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总体上东高西低;规模效率的提高是电力利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绝对—收敛检验显示,在长期中,我国地区间的电力利用效率总体差距逐步缩小,呈现出显著的收敛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祥兰 雷茜
本文通过对2009年我国各省份及地区的相对能源效率的比较分析,以及能源消费冗余、环境治理冗余和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东部地区在综合能源效率、能源消费冗余等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对于提高综合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因此现阶段提高技术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能源效率 DEA方法 Tobit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通 任明
鉴于传统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局限,运用一种多指标输入/输出复杂系统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站在省域的角度对全国31个省市区投资选取7个评价指标分4个阶段进行了相对有效性和规模收益状况的评价,评价结果分为8个经济区域列示;在此基础上,归纳了4个阶段我国省域投资效果的特征;并结合我国省域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了树立省域投资可持续发展观、加强省域投资管理等建议,以提高我国省域投资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楠 王辛睿 朱文娟
本文将污染物排放、生物质能等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模型,采用DEA-Bootstrap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开展收敛性研究。发现Bootstrap技术确实有效纠正了传统DEA模型对能源利用效率测度值的偏差,有利于更为全面、精确地分析其收敛特征和形成机制;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绝对收敛和相对收敛特征,地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但不同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收敛至不同的稳态,收敛速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嘉敏
在生态全要素框架下,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DEA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2000~2010年中国29个省份和3个区域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结果显示,不同省份和区域的能源效率有巨大的差别。相比于其他省市,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安徽、河南和湖南能源效率值总大于1;东部能源效率居首,中部次之,西部最后。东部、中部和西部节能减排侧重点不同,中部以煤炭节能为主,西部以天然气节能为主;东部和中部以CO2减排为主,西部以SO2减排为主。针对这种现状,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刁心薇 曾珍香
治理环境污染、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政府环境规制视角,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构建衡量环境规制强度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显性环境规制强度和隐性环境规制强度,并依据2015年中国省域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计量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地域差异明显;当前由于遵循"成本效应",显性环境规制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而隐性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以科技发展水平作为中介变量,显性环境规制没有对科技发展水平形成倒逼机制,而隐性环境规制通过影响科技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认为:我国各地区应继续加强显性环境规制强度,促使其对科技发展水平产生倒逼作用;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多样的环境规制体系;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环境规制 环境治理 科技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进华 刘成武 吴永兴
利用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NRCA计算各地区各部门能源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益优势指数和比较优势度,经分类时空分异分析提出:人口、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用能效率是中国生产用能比较优势的驱动因子;城市化发展水平是生活用能比较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农业用能优势区域为四川、湖北、安徽、广西、云南、海南和吉林等地;工业用能的规模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建筑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和江西等地区。第三产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分析结果证实了NRCA在能源资源优势评价的可行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守武 张捷
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了我国能源环境效率的收敛性,即将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无限期消费者效用函数相结合构建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模型,在非径向DEA模型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的能源环境效率,从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析了能源环境效率的变动趋势,并基于Dowrich和Rogers模型及理论推导结果检验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的具体机制,为我国更有效地提升能源环境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宣杰 刘园慧
文章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问题展开研究,建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有效性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运用基于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6年左右,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政策效果明显;我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不高,呈现出从东向西梯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资本-劳动比和第二产业比重具有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荫 胡海鹏 王军礼 李成林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创新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已经成为大众共识。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利用DEA模型分析我国传统投入指标与创新投入指标对经济的不同驱动作用,发现传统投入要素较创新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更为有效;传统经济驱动要素对经济增长有效性呈下降趋势,创新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有效性呈上升态势,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区域视角来看,当前我国各区域间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率差异较大,但区域内部呈
关键词:
创新 经济 有效性 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荫 胡海鹏 王军礼 李成林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创新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已经成为大众共识。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利用DEA模型分析我国传统投入指标与创新投入指标对经济的不同驱动作用,发现传统投入要素较创新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更为有效;传统经济驱动要素对经济增长有效性呈下降趋势,创新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有效性呈上升态势,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区域视角来看,当前我国各区域间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率差异较大,但区域内部呈现一致性。
关键词:
创新 经济 有效性 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楚 沈满洪
能源生产率和能源效率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对两者并未进行明确区分。本文对传统能源效率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传统指标并没有刻画出"效率"的本质,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为了同能源生产率相区分和比较,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内在技术效率变化的能源效率指标,并根据各省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将结果同以往的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采用两种指标计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而本文提出的能源效率则是一个更优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能源生产率 能源效率 差异比较 DEA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铭 赵天宇 徐振宇
提高能源效率是破解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双重困境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DEA模型,考虑环境因素测度了中国1990~2012年省际及全国能源效率值差异,并根据能源效率计算结果,运用GMM参数估计方法,重点研究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与能源效率呈显著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能源价格能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并提出进一步加快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DEA模型 能源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有效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背景下的环境公共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高频数据的市场有效性研究
结构、技术、管理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新能源企业价值创造的EVA评价有效性研究
国际贸易影响能源效率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省际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
结构转型、能源效率对低碳经济的异质性影响——基于省际数据的面板协整分析
基于DEA-DFM模型的我国三大区域物流相对有效性评价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