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9)
- 2023(13347)
- 2022(11348)
- 2021(10959)
- 2020(9440)
- 2019(22124)
- 2018(21908)
- 2017(41672)
- 2016(22433)
- 2015(25744)
- 2014(25403)
- 2013(25313)
- 2012(23423)
- 2011(21024)
- 2010(20580)
- 2009(18899)
- 2008(18610)
- 2007(15961)
- 2006(13535)
- 2005(11953)
- 学科
- 济(95608)
- 经济(95513)
- 管理(62459)
- 业(59890)
- 企(48407)
- 企业(48407)
- 方法(46771)
- 数学(42492)
- 数学方法(42008)
- 中国(25640)
- 财(25447)
- 农(25379)
- 地方(19100)
- 贸(19061)
- 贸易(19052)
- 易(18542)
- 业经(18480)
- 制(17289)
- 学(17066)
- 农业(16800)
- 务(16623)
- 财务(16579)
- 财务管理(16544)
- 企业财务(15698)
- 环境(13804)
- 和(13562)
- 银(13136)
- 银行(13111)
- 融(13069)
- 金融(13065)
- 机构
- 大学(314646)
- 学院(312467)
- 济(134345)
- 经济(131766)
- 管理(122808)
- 理学(106384)
- 研究(105182)
- 理学院(105174)
- 管理学(103467)
- 管理学院(102844)
- 中国(81321)
- 京(66697)
- 科学(62595)
- 财(60214)
- 所(51353)
- 中心(50089)
- 农(49631)
- 财经(48757)
- 研究所(46767)
- 业大(45072)
- 江(44691)
- 经(44536)
- 经济学(42068)
- 北京(42052)
- 范(40179)
- 师范(39797)
- 农业(39066)
- 院(38362)
- 经济学院(38148)
- 财经大学(36422)
- 基金
- 项目(213414)
- 科学(169176)
- 基金(157839)
- 研究(155280)
- 家(137256)
- 国家(136159)
- 科学基金(117675)
- 社会(99808)
- 社会科(94679)
- 社会科学(94653)
- 基金项目(83945)
- 省(80576)
- 自然(76591)
- 自然科(74853)
- 自然科学(74830)
- 自然科学基金(73515)
- 教育(71499)
- 划(69398)
- 资助(65222)
- 编号(61884)
- 成果(49302)
- 部(48688)
- 重点(47831)
- 发(45661)
- 创(44280)
- 课题(42061)
- 教育部(42047)
- 国家社会(42040)
- 科研(41573)
- 创新(41522)
- 期刊
- 济(139207)
- 经济(139207)
- 研究(90111)
- 中国(58004)
- 财(48774)
- 学报(46257)
- 科学(44075)
- 农(43512)
- 管理(42743)
- 大学(35556)
- 学学(33384)
- 农业(29914)
- 教育(28573)
- 技术(27735)
- 融(27240)
- 金融(27240)
- 财经(23929)
- 经济研究(23076)
- 业经(21277)
- 经(20542)
- 问题(19362)
- 业(17370)
- 贸(16713)
- 统计(15705)
- 技术经济(15515)
- 资源(15418)
- 世界(14723)
- 版(14634)
- 理论(14482)
- 图书(14351)
共检索到454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骆嘉
藉助重庆市被设立为直辖市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对基于省级行政区划分类的原四川A股的联动变化进行了检验。分析发现,中国A股市场的信息传播渠道是通畅的,但参与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并不都是理性的。相对重庆组合、四川组合,重庆市被设立为直辖市是各样本联动变化的原因之一。虽然各样本联动变化短期内呈现出过度反应的特征,但或许是投资者有限关注的存在,直到重庆市正式被设立为直辖市,投资重庆A股的投资者才将行政区划上的重庆市与四川省区分开来。研究得出,基于省级行政区划分类的中国A股存在联动关系。
关键词:
联动 省级行政区划 A股 重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 蔡进兵
以1997年重庆市直辖为例,使用动态差分GMM回归模型对直辖与重庆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辖后重庆市经济增长有显著性提升。在稳健性分析中,考虑到重庆市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实施地区之一,为消除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采用逐层深入方式从3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直辖政策估计结果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同时也排除了主观选择因素和地域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亚东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实证出重庆市区域经济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且落后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非主城区的东北和东南地区。针对如何加快重庆"一圈两翼"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操作为:重庆的"东北翼"地区与临近的四川、湖北、陕西相邻区县成立三峡省,"东南翼"与临近的湖北、湖南、贵州相邻区县成立土家族苗族民族自治区,重庆市只包括现有的"一圈"地区。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县域经济 一圈两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邹纸墨 钟昀彤 余凯迪
在新形势下,通过以城市群为主导、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重庆市正在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蓬勃发展。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区域协调难度大、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高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采取这些优化措施,为重庆市和其他调整了行政区划的地区找到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刚 李潇
本文利用1997年重庆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方法从劳动生产率视角再次检验行政区划调整对试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试点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有促进作用,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出潜在水平22.48%。本文认为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试点城市形成政策和投资聚集洼地,改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吸引高质量、大规模外来资金。此外,本文还从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外资引入、产权结构、社会服务水平以及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劳动生产率 合成控制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刚 李潇
本文利用1997年重庆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方法从劳动生产率视角再次检验行政区划调整对试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试点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有促进作用,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出潜在水平22.48%。本文认为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试点城市形成政策和投资聚集洼地,改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吸引高质量、大规模外来资金。此外,本文还从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外资引入、产权结构、社会服务水平以及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劳动生产率 合成控制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佟岩 谢玉夫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能使城市功能效用最大化,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而行政区划调整能有效地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带动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城市发展效应定量分析角度,建立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评价模型,即从基础、结构、效益、质量四个维度展开量化评价,并运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而运用该模型对沈阳行政区划调整后空间布局优化效应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沈阳市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各项指标得分逐年提高,优化效应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空间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空间布局优化 沈阳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今朝 王剑荣 蒋瑶璐
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主要出于配合加速城市化战略的需要,因而多以增设市、镇建制(如撤县设市、撤(并)乡(镇)设镇),以及撤县(市)设区、撤乡(镇)设街道等形式出现。但近年来,个别地区也出现了相反的情形,即将已经撤并的县、市、区或镇、乡、街道重新分立,或将已经改设为街道的地区重新恢复为镇的建制。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从2001年改设街道又至2009年重新恢复为镇的行政区划调整过程,就是一个乡镇层面行政区划"逆向调整"的典型案例。文章以永康市"2008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调研论证的过程为例,详细论述了芝英地区设街道以来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改"街"为"镇"的原因,阐明了进行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思考,对行政区划的"逆向调整"现象出现的原因、"逆向调整"中所需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延春 谷浩
通过对2000—2010年间城镇人口数据的梳理,以县和县级市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0年间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及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板块区域城镇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提升2000—2010年城市化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全国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度达52.82%;这种影响集中反映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和撤地(县)设市为主的两类行政区划调整上,同时以上两种行政区划的调整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004年间。特别地,东北地区哈尔滨的2次撤县(市)设区调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延春 谷浩
通过对2000—2010年间城镇人口数据的梳理,以县和县级市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0年间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及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板块区域城镇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提升2000—2010年城市化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全国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度达52.82%;这种影响集中反映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和撤地(县)设市为主的两类行政区划调整上,同时以上两种行政区划的调整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004年间。特别地,东北地区哈尔滨的2次撤县(市)设区调整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增长率;东部地区的3个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调整对城市化增长率产生了重要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受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不大;西部地区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受以上两类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很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宏波
行政区划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关系到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的效能,关系到资源科学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撤乡并镇、强县扩权等地方行政区划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推进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了学术界关于现阶段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新市制是现阶段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跨省区域治理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开泳 陈田
在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和主要原因的基础上,以广州市近年来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为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如保持历史文脉,相似相融;小区合并、大区分解;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对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做了大胆探索;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相衔接等。分析了现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国有资产的流失、行政设施的浪费、缺少经济推动的引导、行政区划面状蔓延而缺少长远规划和整体协调,并就我国现阶段大城市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思路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城市 行政区划调整 整合 大都市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忆邵 徐妍菲
行政区划的调整往往是为了适应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而进行的。除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外,住宅价格还受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但行政因素对住宅价格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以上海市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为例,运用Hedonic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半弹性系数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定量测度行政区划调整对住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上看,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浦东新区各板块的住宅均价呈现上涨趋势,住宅价格比调整之前上涨2.74个百分点,且前阶段的涨幅较之后要大;从空间变化上看,外郊环、郊环外涨幅潜力更大。总体而言,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住宅价格变化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有限且不及区位、交通和住宅特征等因素显著。因此,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应当理性对待行政区划调整策略,不能过于奢望通过短期的行政区划调整来提升房地产价值,而应当更多地关注开发区位的选址及区域交通和环境条件的改善,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伟林 郝前进 周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区划经历了一个频繁的调整时期,其中市营县、撒县设市、市辖区的调整、撤县(市)设区和行政级别升格构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协调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区划的设置及其变动的合理程度,因此行政区划的调整状况,将直接影响行政区划的效率和功效。本文以1983—2005年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对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内容及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并仔细探究了各类行政区划调整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政治经济学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尔升
本文以海南建省为案例,采用差分法和准实验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估计了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的原因是行政区升格对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中央的优惠政策和分权,其负面影响的原因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人口的过量流入。本文认为,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区域差距 双重差分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