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2)
2023(16318)
2022(13896)
2021(12709)
2020(10770)
2019(24758)
2018(24408)
2017(46331)
2016(24930)
2015(28147)
2014(28300)
2013(28082)
2012(26554)
2011(24243)
2010(24307)
2009(22707)
2008(22345)
2007(19779)
2006(17545)
2005(16023)
作者
(75635)
(63550)
(62943)
(60169)
(40389)
(30634)
(28831)
(24862)
(24178)
(22688)
(21803)
(21377)
(20394)
(20169)
(19853)
(19780)
(18942)
(18846)
(18348)
(18314)
(15929)
(15879)
(15571)
(14790)
(14403)
(14239)
(14063)
(13923)
(13058)
(12582)
学科
(122883)
经济(122769)
管理(67870)
(64872)
(51266)
企业(51266)
方法(48345)
数学(42538)
数学方法(42006)
中国(31849)
(30384)
地方(29883)
(25944)
(25924)
业经(24764)
农业(20715)
(20026)
(19468)
贸易(19452)
(18722)
(17555)
银行(17505)
(17435)
金融(17432)
环境(17238)
地方经济(17166)
(16815)
(16546)
理论(15849)
(15455)
机构
学院(365423)
大学(365332)
(155727)
经济(152462)
管理(135722)
研究(132170)
理学(115766)
理学院(114343)
管理学(112164)
管理学院(111506)
中国(100405)
科学(82557)
(78744)
(69386)
(68637)
(67006)
研究所(62241)
中心(60610)
(56915)
业大(56475)
财经(54653)
农业(52646)
北京(49959)
(49406)
(48600)
经济学(48062)
师范(48035)
(47647)
(44716)
经济学院(42953)
基金
项目(240818)
科学(188615)
基金(174362)
研究(170943)
(154237)
国家(152965)
科学基金(129673)
社会(108538)
社会科(102878)
社会科学(102851)
(94736)
基金项目(91997)
自然(85160)
自然科(83173)
自然科学(83146)
自然科学基金(81624)
(80325)
教育(78217)
资助(72169)
编号(67995)
(56419)
重点(55140)
成果(54976)
(52750)
(49350)
课题(48049)
科研(46599)
创新(46323)
计划(45140)
国家社会(45037)
期刊
(179344)
经济(179344)
研究(109340)
中国(76102)
(60924)
学报(60862)
科学(55890)
(54314)
管理(50910)
大学(45629)
学学(43180)
农业(41364)
教育(36013)
(34936)
金融(34936)
技术(33180)
经济研究(29134)
业经(28227)
财经(27602)
(23848)
问题(23376)
(22413)
技术经济(19413)
统计(18992)
(18224)
(17668)
资源(17250)
世界(17057)
图书(16779)
(16753)
共检索到560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在空间中显著影响违法占用耕地的具体因素,为加强土地调控和土地督察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省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江西省市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地方财政收入和GDP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研究结论: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等因素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影响,减少违法占用耕地,引导土地合法合理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龙开胜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38.37%。(2)耕地资源数量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解释水平达到50%;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解释水平不到1.2%。(3)耕地资源数量、经济发展均显著地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因此,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要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昱  
基于1978—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短期内,河南省耕地数量与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存在波动,但在12.29%的调整力度下,其长期关系趋于稳定。耕地数量变化对来自人均GDP的冲击反应强烈,而其对人均GDP的解释能力却不断下降。耕地数量变化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不断增强,地方财政对耕地保护的投入还不足。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重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全省范围内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关系的研究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78年~2004年中国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无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子良  李新旺  门明新  薛剑  刘帅  陈蕾伊  
研究目的:采用改良的脱钩理论对唐山市历年及未来耕地占用与非农GDP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指导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方法:改良脱钩理论的脱钩指标计算模型和增长经济理论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结果:(1)唐山市2000—2009年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呈现出不同的脱钩状态,原因也不尽相同;(2)唐山市未来经济发展中,脱钩指标分别为0.29和0.03,耕地占用压力仍然存在。研究结论:改良后的脱钩指标更加合理且与增长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不仅能够真实、准确反映唐山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有利于认识"双保"工程,指导耕地保护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张乐勤  包婷婷  
研究目的:研究安徽省近年来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及其原因,以指导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耕地保护。研究方法:基于环境领域的脱钩理论,运用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参考Tapio等划分的脱钩状态类型,构建脱钩模型,计算脱钩弹性系数。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曲线呈"W"型变化;脱钩状态经历了波动调整期—过渡平稳期—波动调整期动态变化过程,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明显。研究结论:随着安徽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建设占用耕地管理和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力度,走内涵挖潜之路,尤其是要通过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以补充有效耕地面积,有效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通过中国省域违法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分析,得知1999-2007年中国违法占用耕地均值的空间布局总体较为离散,局部地区表现出集聚态势;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1999-2007年间中国各省域违法占用耕地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违法占用耕地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关系,表现出了某些省域违法占用耕地的相似性在空间上趋于集聚现象,1999-2007年中国违法占用耕地的省域空间集聚近似呈现"N"字型波动变化的态势。中国违法占用耕地省域之间正的空间效应正在增强,中国省域违法占用耕地存在地理空间的邻近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张凤荣  
为探讨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了1986年~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68.07%;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且必然带动数量的急剧增加,而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非农化数量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非农化资源消耗量的上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为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既保经济又保耕地的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鲁明中  尹昌斌  孙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的锐减使耕地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耕地危机的出现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地关系紧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一方面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耕地产出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建设规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子良  孔祥斌  张蕾娜  史婧然  程佳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确定各地税额时仅考虑了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忽略了耕地质量因素,且仅规定了每省的平均税额,过于笼统。基于此,本文将耕地质量纳入征税依据之中,并测算出一套全国县域尺度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从耕地质量、数量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体系(即耕地质量等别、人均耕地面积等别和城镇土地等别),采取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区域城镇土地等别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子良  孔祥斌  张蕾娜  史婧然  程佳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确定各地税额时仅考虑了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忽略了耕地质量因素,且仅规定了每省的平均税额,过于笼统。基于此,本文将耕地质量纳入征税依据之中,并测算出一套全国县域尺度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从耕地质量、数量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体系(即耕地质量等别、人均耕地面积等别和城镇土地等别),采取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区域城镇土地等别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技术方法验证和县级尺度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和标准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测算的征收等别结果满足"质量越高越稀缺的资源越应该被保护,经济越发达征收税额应越高"的原则;对比分析测算税额与现行税额后,发现55%的区县的耕地占用税测算结果相对现行税额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将耕地质量等别纳入指标体系,且权重较大,使得全国不同区县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降低,并建议各地区在实际执行时,以测算税额为基础,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调整。本研究对于国家确定基于质量的耕地占用税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方琳娜  易小燕  杨瑞珍  
为了扭转各地日趋严重的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国土部门加大了对违法占用耕地的监控力度,及时发现了大量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并促使部分被违法占用的耕地得到复耕。然而,在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复耕中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查处面积大,罚款多,而复耕面积小;二是在复耕中存在着各种乱象和假复耕现象。要控制违法占地,确保我国1.5亿hm2(18亿亩)耕地红线,一是需强化事前预警工作,避免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对复耕土地的监督管理,避免假复耕现象的发生;三是将查处的违法占用耕地及时退还于农民或农业生产组织,保障土地真正回归于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瑞珍  陈印军  
针对近年来我国耕地违法违规占用屡禁不绝问题,剖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地方政府的主导、纵容和默许已成为耕地违法的首要原因;法律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土地违法行为没有真正起到约束和惩戒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违法用地数量多,制止难度大;法律法规不健全,违法处理难;耕地保护意识薄弱。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深化改革财税体制,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加大对"耕地违法"官员的追责力度;将地方政府与官员对耕地的保护状况纳入政绩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建立齐抓共管的耕地管理机制;强化耕地违法占用预警工作;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建立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文斌  陈英  张仁陟  谢保鹏  田秋霞  魏春瑾  
基于脱钩分析方法,选取建设占用耕地量、非农GDP产值两个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并对非农GDP进行了重新界定,改进了脱钩的研究方法;采用1997—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甘肃省康乐县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康乐县1999—2009年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的关系主要呈现出4种状态,即强负脱钩、弱脱钩、弱负脱钩和强脱钩;②脱钩弹性曲线总体上表现出"M"型变化,呈现出"非理想状态—畸形状态—理想状态"的周期性变化;③根据脱钩弹性曲线的波动情况可将研究期划分为3个阶段,即1999—2002年、2003—2006年、2007—2009年,各阶段脱钩状态的变化都各有原因;④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晓东  汪克夷  
首先以企业产权边界、企业间联系两个维度为依据,归纳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五种模式。随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充分考虑了循环经济本身特有的稀缺性、外部性、稳定性、收益性等经济学特性后,提出企业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决策模型。最后通过模型计算分析,指出企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未来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