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9)
- 2023(14287)
- 2022(12593)
- 2021(11933)
- 2020(9925)
- 2019(23314)
- 2018(23130)
- 2017(44841)
- 2016(24237)
- 2015(27462)
- 2014(27295)
- 2013(26714)
- 2012(24126)
- 2011(21540)
- 2010(21380)
- 2009(19302)
- 2008(18484)
- 2007(15820)
- 2006(13501)
- 2005(11268)
- 学科
- 济(95194)
- 经济(95095)
- 管理(71159)
- 业(66854)
- 企(56634)
- 企业(56634)
- 方法(49267)
- 数学(43217)
- 数学方法(42471)
- 农(24765)
- 中国(23144)
- 财(22804)
- 业经(21203)
- 学(20363)
- 地方(18424)
- 理论(17827)
- 农业(16779)
- 贸(16567)
- 贸易(16555)
- 和(16382)
- 易(16099)
- 技术(15453)
- 环境(15214)
- 务(15170)
- 财务(15084)
- 财务管理(15052)
- 制(14982)
- 企业财务(14229)
- 划(13695)
- 银(12178)
- 机构
- 学院(337194)
- 大学(336794)
- 管理(138971)
- 济(129236)
- 经济(126423)
- 理学(122124)
- 理学院(120835)
- 管理学(118288)
- 管理学院(117690)
- 研究(105168)
- 中国(76391)
- 京(70729)
- 科学(68002)
- 财(56514)
- 农(52740)
- 业大(52142)
- 所(51414)
- 中心(48422)
- 研究所(47516)
- 江(46901)
- 财经(46818)
- 范(44099)
- 北京(43926)
- 师范(43683)
- 经(42788)
- 农业(41420)
- 院(38912)
- 州(38585)
- 经济学(38199)
- 技术(36579)
- 基金
- 项目(242678)
- 科学(191085)
- 基金(176175)
- 研究(175633)
- 家(153639)
- 国家(152391)
- 科学基金(132153)
- 社会(108954)
- 社会科(103292)
- 社会科学(103261)
- 省(95473)
- 基金项目(93762)
- 自然(88355)
- 自然科(86265)
- 自然科学(86246)
- 自然科学基金(84646)
- 教育(82057)
- 划(80091)
- 资助(73264)
- 编号(72452)
- 成果(56520)
- 重点(53889)
- 部(53015)
- 发(50766)
- 创(50628)
- 课题(48895)
- 创新(47085)
- 科研(46578)
- 教育部(45577)
- 大学(45246)
- 期刊
- 济(131798)
- 经济(131798)
- 研究(90325)
- 中国(58720)
- 学报(53926)
- 管理(49824)
- 科学(49335)
- 农(46508)
- 财(42285)
- 大学(40817)
- 教育(38516)
- 学学(38325)
- 农业(32855)
- 技术(32186)
- 业经(22912)
- 融(22084)
- 金融(22084)
- 财经(21685)
- 经济研究(20888)
- 图书(19160)
- 经(18444)
- 业(17324)
- 问题(17085)
- 资源(16759)
- 科技(16656)
- 技术经济(16596)
- 统计(15753)
- 理论(15641)
- 版(15478)
- 商业(14743)
共检索到464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常锋 何伦志 刘凌
首先分析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存在的不足,即未考虑各类资源间的匹配以及权重取值过于主观,并对其进行了改进。然后应用改进后的模型对新疆1978—2008年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1978—2008年,新疆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最大,其次是耕地和经济资源均衡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最弱;②新疆的相对综合承载力和过剩人口1978—2000年呈递增趋势,而2001—2008年处于逐渐恢复和扩张的态势;③新疆人口目前仍处于过剩状态。同时比较分析了模型改进前后的实证结果,并对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模型改进 实证 新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飞
文章首先由耕地面积代表土地资源扩展到由耕地、林地和牧草地共同代表土地资源;其次,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中加入各类资源间匹配项,以及改变权重赋值方法对模型进行改进,并应用改进模型对新疆1980~2012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新疆过剩人口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贡献率远远高于经济资源;最后运用GM(1,1)和ARMA(2,1)模型预测了新疆2013~2020年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和人口增长趋势,结果表明,到2020年新疆仍处于人口过剩状态。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模型改进 预测 实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随随 朱传耿 仇方道
运用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以全国为参照标准对苏北5市2000~2009年的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连接,分析得出:徐州面临人口、经济双重超载的问题,应划为优化开发区,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4市则表现出人口超载、经济在满载周围波动发展的状态,均应划为重点开发区。降低人口压力是整个地区共同面临的任务。同时徐州还应注重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地区经济朝集约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4市则要大力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壮大自身经济规模,努力构建地区经济的集群发展模式。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主体功能区 苏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春青 邱林 黄强 陈晓楠
在前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力的新见解,定义了承载力的四要素,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灌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建立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时考虑了农业水资源的两个特殊性,即各种作物的被承载能力及作物的需水和供水过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第三濮清南灌区,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灌区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 量化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泽红 董锁成 汤尚颖
对比区域相对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理论值与实际人口和经济量,有助于了解案例区相对于参照区的发展状态,并能为合理调控案例区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确定其未来开发策略提供指导性认识。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普遍采用加权线性和模型,其弊端主要在于过多的权重选择和对不同类型资源之间匹配关系的忽视影响了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基于此对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新模型,以全国为参照区,对湖北省1978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湖北省正处于人口超载,经济发展不足的阶段,经济发展不足制约了对人口的容纳能力,未来应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省份和经济活动集聚的...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模型 改进 实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常锋 何伦志
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不足,对其进行了四点改进:①在原模型基础上加入水和能源承载力;②为克服原模型中权重任意取值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和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原则下的相对综合承载力模型;③给出了新的承载状态划分标准;④进一步给出各状态下承载状态度标准。其次本文应用改进后的模型横向实证分析了2008年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以及从纵向上对新疆2000年-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更一般化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模型改进 实证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军凯 李九发 戴志军 闫虹 赵秉栋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支撑能力的表征,是城市水安全的基本度量,它是涉及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衡量指标。论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集理论和最大熵原理相结合的熵模型对开封市未来预测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特别考虑了半湿润地区开封城市主要利用黄河客水资源的特点,选取了客水利用率这一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开封市城市发展无论在哪种预测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都处于2级与3级之间,并且距离2级很近,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很高,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研究成果可为中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承载力 熵模型 开封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筱青 饶辉 易琦 和春兰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2010-202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现状延续情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情景、节水对策情景、综合对策情景等四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水资源在2009-2020年能较好的支撑昆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分析表明优化昆明市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节水等综合对策是提高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对策。
关键词:
昆明市 水资源承载力 SD模型 情景模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争呈 郭仕利
为了促进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基于已有的分析框架,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扩展。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纳入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3个指标;在社会资源子系统中,将人口质量因素纳入分析范畴。基于改进后的模型分析雅安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1)在传统模型下雅安市人口处于超载状态,而改进的模型则显示相对资源承载能力仍存在一定的富余;(2)自然资源对资源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处于绝对优势,其他资源的贡献率显著偏低;(3)就雅安各区县而言,名山、汉源和芦山等县为超载状态,荥经为临界状态,其他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洁
本文描述了环境系统的状态方程,给出了环境承载力的系统量化模型以及指标描述模型,并进行了具体 模拟实例的评价与预测。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评价 预测 模型 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皮庆 王小林 张丽
文章通过分析能源承载系统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能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最后以鞍山市为例,模拟在不同的方案下,工业废气排放量、GDP、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承载力因子四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对城市的能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预测,并探讨三个因素对鞍山市能源承载力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因素对能源承载力影响最大,税收这一杠杆可以有效调节环境污染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能源承载力 影响因素 鞍山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丹 雷鸣
文章选取资源承载力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资源承载力研究起源与发展历程,对自然资源(土地、水、森林)、经济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评价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全国为参照区,对湖北省1985~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再通过对比,分析湖北省在相对自然资源和相对经济资源方面的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腾腾 郭杰 欧名豪
通过构建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建设用地总量测度模型,测算江苏省62个县(市、区)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合理规模,据此划分建设用地管制区域,并探索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优化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373.93万元/hm2,资源禀赋较好、经济高度发达,其所能承载的建设用地规模也较高,是江苏省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扩张的优先区域;适度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168.89万元/hm2,建设用地仍有一定拓展空间,可以允许其适度扩张;合理缩减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115.20万元/hm2,建设用地规模已超出其资源承载力,满足其建设用地需求应立足存量挖潜;快速缩减区单位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慧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计算了1978-2007年29年间新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状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90年以后,新疆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出现"低—高—低"的波动;③新疆目前仍处于人口承载相对富裕的状态,但有趋向临界值发展的趋势;④新疆经济资源承载力能力脆弱。研究认为: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一是长期处于两位数高出生、高增长的人口发展状态;二是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转换效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坏的代价大;三是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支撑新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新疆应制定新时期人口发展战略;...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新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鲍珂宇 何刚 金兰 徐睿超
定量分析安徽及各市资源承载力情况,从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维度拓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选取2010—2019年数据,研究安徽省相对资源承载力水平的时序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及16个地市发展的支撑性和限制性资源。结果表明:安徽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有所回落。各类资源承载力水平不均衡且变化趋势各异。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多数城市的承载力水平仍处于较弱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