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1)
- 2023(16935)
- 2022(13893)
- 2021(13055)
- 2020(10780)
- 2019(24836)
- 2018(24256)
- 2017(45772)
- 2016(24481)
- 2015(27660)
- 2014(27280)
- 2013(26626)
- 2012(24107)
- 2011(21546)
- 2010(21159)
- 2009(19577)
- 2008(18638)
- 2007(15989)
- 2006(13943)
- 2005(12339)
- 学科
- 济(107577)
- 经济(107466)
- 管理(64604)
- 业(60785)
- 企(47334)
- 企业(47334)
- 方法(46551)
- 数学(41919)
- 数学方法(41230)
- 农(32488)
- 中国(31733)
- 地方(24126)
- 业经(23864)
- 财(23569)
- 农业(21721)
- 学(19727)
- 制(19221)
- 贸(19165)
- 贸易(19149)
- 易(18648)
- 理论(15693)
- 银(15660)
- 银行(15637)
- 融(15616)
- 金融(15608)
- 环境(15122)
- 行(15069)
- 体(14784)
- 发(14653)
- 和(14177)
- 机构
- 学院(337891)
- 大学(337479)
- 济(143656)
- 经济(140922)
- 管理(130203)
- 研究(116939)
- 理学(112850)
- 理学院(111616)
- 管理学(109299)
- 管理学院(108688)
- 中国(89529)
- 京(71465)
- 科学(70507)
- 财(63024)
- 所(57216)
- 农(56041)
- 中心(53867)
- 研究所(52371)
- 财经(50462)
- 江(49743)
- 业大(49606)
- 经(46190)
- 范(45273)
- 经济学(45103)
- 师范(44812)
- 北京(44441)
- 农业(43557)
- 院(42950)
- 经济学院(40650)
- 州(38914)
- 基金
- 项目(235935)
- 科学(188103)
- 基金(173443)
- 研究(172940)
- 家(151453)
- 国家(150289)
- 科学基金(129890)
- 社会(112155)
- 社会科(106366)
- 社会科学(106341)
- 省(92587)
- 基金项目(90410)
- 自然(82792)
- 自然科(80978)
- 自然科学(80955)
- 教育(80020)
- 自然科学基金(79456)
- 划(77173)
- 资助(71102)
- 编号(69067)
- 成果(55089)
- 重点(53600)
- 部(52361)
- 发(51874)
- 创(49156)
- 课题(48407)
- 国家社会(47705)
- 创新(46094)
- 教育部(45091)
- 科研(45052)
共检索到49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春玲 马跃如
基于文献回顾和城乡一体化内涵,选择城镇化率、人均GDP、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林水事务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城乡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对比、城乡消费水平对比等8个与城乡一体化水平密切关联的指标,利用直觉模糊理论来处理评价信息,并对各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和地区间的差异进行综合测度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空间差异比较大,呈现由东向西发展水平逐渐降低,南北方向上的差异不明显,西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城镇一体化水平较低的态势。而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大体制改革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推动城乡一体化迈入一个新的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江燕 白永秀
本文基于城乡系统共生理论构建了包含城乡空间、城乡经济、城乡社会、城乡生态环境四个维度35个基础指标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并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整体与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及各维度指数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2011年,中国30个省域城乡发展—体化水平差异显著且整体呈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东北三省穿插其中"的经济地理特征,呈现这种分布特征的原因是省域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以及政策制度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从各省份实际出发,制定富有弹性、分类指导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朝德 毛通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指标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模型,通过将城乡一体化系统作为一个模糊信息系统进一步加以研究,构建了基于TOPSIS法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用以实现对确定不确定性系统的同异反评价,克服了以往评价方法中指标设计存在的缺陷以及评价结果解释能力较差的不足。实证研究的结果不仅给出了当前国内各地城乡一体化整体水平偏低地区差距偏大的基本判断,而且还对城乡一体化阶段划分标准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系统不同阶段同异反联系度分量的演变规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铮 房国忠
首先利用文献综述法提出影响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发展的6个主要因素,即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升级状况、物质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状态、收入和生活成本;然后构建了基于模糊相对熵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评价模型,以语言术语作为评价标度,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加权确定指标权重;接着,基于群组专家评价值与理想值之间的相对熵,构建了基于模糊相对熵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评价模型;最后实证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光龙 张红旗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可以反映城乡发展是否协调和可持续。文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等四个方面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以市域为单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我国2010年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一体化发展水平中等及以上的市所占比例分别为62.50%、71.43%、61.01%和61.90%,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社会、环境和空间一体化发展水平次之。(2)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总体一般。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较高、中等、较低、低的市所占比例分别为13.10%、21.43%、33....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市域 评价 中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丰华 白永秀 吴振磊
测度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是科学合理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从具有明确内涵与清晰外延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概念出发,文章构建了包含27个基础指标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2006-2012年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呈现东部与东北水平较高,中、西部水平较低的状态;城乡社会一体化"中等水平集团省份"已经形成。2006-2012年,除少部分省份外,大部分省份城乡社会一体化排位基本稳定。据此,我们应做好三个相结合,提升我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德营
文章在提出省直管市城乡一体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构建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方法,以河南省济源市、湖北省潜江市等4城市的数据为实证材料,比较分析了省直管市与所在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结果表明,省直管市体制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有必要适当增加省直管市试点的数量,扩大现有省直管市的辖区范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勤 黄艳梅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本文以苏北徐州为例,对从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城乡一体化现状调查与水平分析及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指标体系 以城带乡 水平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建涛 王艳华 高建华
笔者基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引入了基于ANP改进TOPSIS方法的评价模型,对我国2000年~2011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模拟与测度。结果表明,ANP-TOPSIS的应用增强了多维度系统评价的合理性与可信度;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整体处于探索期的中期阶段,中西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差距明显,且表现为时间序列上的路径锁定;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与健全新型城乡关系应成为我国未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宇明 刘高 施加仓 蔡萌
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城乡发展差异系数、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省区差异,揭示了这种地域分异所产生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推进全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形成的科学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发展无论是东部相对发达省区,还是西部欠发展省区,差异显著,呈现不均衡特点;城乡一体化水平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公共政策等因素影响明显;加快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需要进一步纠正"城市偏向"的发展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并根据变化趋势,调整公共政策的着力点,提升城乡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渊 白永秀
纵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指数测度研究,多项研究并存但缺乏权威性,主要原因在于难以形成被广泛认可的指标体系。究其原因,内容上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广泛,很难用有限的指标准确侧度,方法上构建指标体系存在主观性,降维又以指标信息损失为代价。文章提出的新思路是放弃指标体系,直接用客观指标进行测度。为此,构建了基于SVM(支持向量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和分类模型,求解了核函数的最优形式。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的测度方法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
关键词:
城乡发展一体化 测度 方法 支持向量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哲 李国成 余茂辉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环境融合度五个方面2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安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差异,并且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与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呈负相关关系,与区域城市化率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欣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加速了城乡商贸流通产业一体化进程,本文将城乡商贸流通产业一体化水平分为三大方面,分别是城乡商流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城乡信息一体化。2010-2018年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产业一体化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了0.850,但是我国各省市间商贸流通产业城乡一体化水平呈现明显区域异质性,而且地区之间商贸流通产业城乡一体化水平差异性逐步增大。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地区零售商品交易总额与商贸流通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与商贸流通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平 籍艳丽 马军伟
在考虑指标具有代表性、数据易得性等原则下选择了9对既可地区比较也能进行进程监测的比值指标评价体系,对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比较排序,并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3省3市2008~2013年间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从2008~2013年间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尤其2011年以来,3省3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呈收敛趋势,表明我国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研究表明: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3省3市城乡一体化江苏表现最好,城乡一体化水平呈现较为缓慢的上升态势;而河北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正惠
政策执行是政策运行的核心环节,政策执行是重要的,更是复杂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有什么特点?其政策执行方式是怎样的?是什么因素主导着该政策执行的成败?本文以国家试验区为分析案例,依据模糊-冲突矩阵理论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类型和执行方式进行剖析,并尝试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有效执行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模糊-冲突矩阵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