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7)
2023(16812)
2022(14062)
2021(12998)
2020(11014)
2019(25087)
2018(24801)
2017(47774)
2016(25296)
2015(28272)
2014(27910)
2013(27301)
2012(24290)
2011(21513)
2010(21611)
2009(20083)
2008(19810)
2007(17815)
2006(15487)
2005(13866)
作者
(69702)
(58229)
(57972)
(55101)
(37121)
(27682)
(26242)
(22597)
(21955)
(20716)
(19755)
(19713)
(18517)
(18331)
(17788)
(17734)
(17378)
(17035)
(16717)
(16645)
(14328)
(14209)
(14027)
(13389)
(12938)
(12932)
(12900)
(12867)
(11589)
(11374)
学科
(106896)
经济(106751)
(103704)
管理(95655)
(94516)
企业(94516)
方法(50419)
数学(41166)
数学方法(40473)
(34715)
业经(33643)
(32125)
中国(25535)
(24874)
技术(24827)
财务(24794)
(24770)
财务管理(24756)
企业财务(23470)
农业(22237)
理论(20457)
(18806)
(18491)
(18056)
(17635)
地方(17421)
(17184)
贸易(17170)
(16732)
(16055)
机构
学院(358491)
大学(352234)
管理(150882)
(149374)
经济(146426)
理学(130351)
理学院(129152)
管理学(127026)
管理学院(126319)
研究(107007)
中国(85124)
(72907)
(71533)
科学(62738)
财经(56287)
(54283)
(53663)
中心(51164)
(51138)
(50943)
业大(50108)
研究所(45625)
北京(44993)
经济学(44619)
(42373)
农业(41666)
财经大学(41594)
(41346)
师范(40942)
商学(40708)
基金
项目(240744)
科学(193656)
研究(178950)
基金(177124)
(152127)
国家(150846)
科学基金(133881)
社会(115890)
社会科(110173)
社会科学(110148)
(95904)
基金项目(93210)
自然(86419)
自然科(84570)
自然科学(84553)
教育(83279)
自然科学基金(83098)
(78696)
资助(72045)
编号(71930)
成果(55857)
(55252)
(53660)
重点(53545)
(51053)
创新(50887)
(49253)
课题(49241)
国家社会(48199)
教育部(46985)
期刊
(164304)
经济(164304)
研究(100565)
中国(70855)
管理(62998)
(60431)
(49162)
科学(47184)
学报(45681)
技术(39167)
大学(37473)
教育(36260)
学学(35606)
农业(33943)
(31187)
金融(31187)
业经(29110)
财经(28125)
经济研究(25388)
(24227)
技术经济(21676)
(21198)
问题(20860)
统计(18365)
财会(18285)
(18133)
科技(18109)
现代(17305)
商业(16977)
(15633)
共检索到52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徐玮  王琦峰  
为了有效的衡量制造企业供应链技术创新的能力,从供应链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供应链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供应链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供应链技术创新实施能力以及供应链协同基础条件这五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直觉模糊混合VIKOR方法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技术创新绩效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算例结合敏感性分析验证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制造企业开展供应链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永锋  司春林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合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神经网络确定模糊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值,克服了现有其他方法主观性判断的不足。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合作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进行实际应用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恩华  
本文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判断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综合评判,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优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杨红娟  
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促进制造业"又多又好"的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产出与效率的双维视角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PPE-Malmquist-LWM等方法对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一般,全国30个制造行业中仅4个行业具有高产出-高效率的技术创新绩效;且行业间差异较明显,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绩效远远高于低技术行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杨红娟  
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促进制造业"又多又好"的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产出与效率的双维视角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PPE-Malmquist-LWM等方法对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一般,全国30个制造行业中仅4个行业具有高产出-高效率的技术创新绩效;且行业间差异较明显,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绩效远远高于低技术行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宽  向刚  章胜平  
文章阐述了企业持续创新需要比单纯技术创新更强大和更持久的创新动力,而通过分析得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而非外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居于直觉模糊集的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云南省三个大中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方桃  
本文简要阐述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必要性,构建供应链企业内部、外部及整体绩效评价的框架模型,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评价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坚强   刘先建   刘力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孔峰  贾宇  贾杰  
VIKOR法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折衷方法。本文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VIKOR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4家企业进行了横向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耿秀丽  叶春明  
针对传统供应商评价方法中指标权重确定具有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挖掘获取指标权重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用于制造企业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为解决传统粗糙集挖掘容噪性差的问题,采用变精度粗糙集方法获取决策表中指标的信息量和被依赖度,将两者加权求和计算指标权重。为了有效处理不确定性的供应商评价信息,采用直觉模糊集理论将评价数据表达为直觉模糊数形式。采用基于直觉模糊集的VIKOR方法对供应商进行优选,其中基于直觉模糊数相似度计算求取群体利益和最小个别遗憾。以挖掘机产品救援服务供应商评价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淑英  肖星野  
利用498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供应链集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供应链集成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研发资金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均显著正向调节供应链集成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协同创新程度在企业供应链集成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等角度向企业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张超华  罗雨森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凤平  金姗姗  尤敏  
针对技术创新项目决策过程中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构建基于熵权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决策方法。该决策方法的基本思路为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构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交叉信息熵和熵权理论确定每个属性的权重后,将属性权重和决策者权威性权重与决策者的区间直觉模糊规范化后的矩阵融合得到待评价项目综合决策信息值,并根据得分函数值的大小对待评价方案进行排序择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可行性,能够为企业的创新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冬冬  刘丽媛  
通过比较和分析既有文献,构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直觉模糊集和直觉模糊数,依据TOPSIS方法,选择并确定了直觉模糊集的相似度函数,用信息熵计算权重;最后,对已确定的直觉模糊集到直觉模糊正理想点(PIS)和负理想点(NIS)的距离加权,得出各待评价方案与理想点的相对贴近度,即所述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协调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