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8)
- 2023(15449)
- 2022(13497)
- 2021(12754)
- 2020(10582)
- 2019(24300)
- 2018(24112)
- 2017(47206)
- 2016(25284)
- 2015(28324)
- 2014(28366)
- 2013(27543)
- 2012(25221)
- 2011(22624)
- 2010(22458)
- 2009(20494)
- 2008(19665)
- 2007(16960)
- 2006(14809)
- 2005(12796)
- 学科
- 济(99636)
- 经济(99521)
- 管理(75831)
- 业(71612)
- 企(60189)
- 企业(60189)
- 方法(48948)
- 数学(42275)
- 数学方法(41665)
- 农(27373)
- 财(27113)
- 中国(25132)
- 业经(22438)
- 学(21171)
- 地方(18820)
- 理论(18357)
- 农业(18291)
- 贸(18228)
- 贸易(18222)
- 易(17669)
- 制(17351)
- 务(17238)
- 财务(17159)
- 财务管理(17124)
- 企业财务(16269)
- 和(16171)
- 环境(16004)
- 技术(15689)
- 策(15136)
- 银(14857)
- 机构
- 大学(355855)
- 学院(355218)
- 管理(145612)
- 济(142526)
- 经济(139458)
- 理学(127106)
- 理学院(125805)
- 管理学(123525)
- 管理学院(122891)
- 研究(113156)
- 中国(84250)
- 京(74367)
- 科学(69265)
- 财(65860)
- 所(54506)
- 财经(53385)
- 农(52289)
- 中心(52251)
- 业大(51580)
- 江(50075)
- 研究所(49837)
- 经(48680)
- 范(46859)
- 北京(46558)
- 师范(46456)
- 经济学(42585)
- 院(41805)
- 州(40929)
- 农业(40844)
- 财经大学(39920)
- 基金
- 项目(247380)
- 科学(195820)
- 研究(182891)
- 基金(180489)
- 家(155815)
- 国家(154509)
- 科学基金(134426)
- 社会(114970)
- 社会科(108964)
- 社会科学(108939)
- 省(95626)
- 基金项目(95543)
- 自然(87942)
- 自然科(85868)
- 自然科学(85850)
- 教育(84752)
- 自然科学基金(84291)
- 划(80532)
- 编号(75583)
- 资助(74606)
- 成果(60221)
- 部(54989)
- 重点(54726)
- 发(51990)
- 创(51294)
- 课题(51068)
- 创新(47717)
- 教育部(47674)
- 科研(47224)
- 国家社会(46836)
- 期刊
- 济(151604)
- 经济(151604)
- 研究(102831)
- 中国(60240)
- 管理(52826)
- 学报(52437)
- 财(49490)
- 科学(49025)
- 农(46238)
- 大学(40910)
- 教育(39650)
- 学学(38409)
- 农业(32391)
- 技术(32125)
- 融(29326)
- 金融(29326)
- 业经(25750)
- 财经(25350)
- 经济研究(24539)
- 经(21615)
- 问题(19251)
- 图书(18377)
- 理论(17355)
- 技术经济(17046)
- 科技(16344)
- 商业(16251)
- 实践(15972)
- 践(15972)
- 业(15947)
- 现代(15850)
共检索到503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伟宇 许伟清 陈海霞
长期以来,单次消费决策研究在消费者决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消费者多次选择和决策的动态过程,这种过程可能发生于前后两次购买的产品属于相同类别或者满足相似目标,也可能发生在两次购买的产品在品类或目标上没有必然联系的情况下。本文对消费者连续决策的情境进行划分,结合目标系统理论,对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出连续决策的影响因素,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玉峰 吕巍
消费者享乐/功利主义目标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两大关键因素,哪类目标对消费者决策满意有更显著的影响呢?消费者决策满意可以分为决策过程满意和决策结果满意(消费满意)两部分。持享乐购物目标的消费者不仅看重消费结果,同时也把购物过程也看作是一种享受。而持功利目标的消费者更重视消费结果,把购物过程看成是一次任务。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享乐目标相对于功利目标更容易带来消费者的决策满意。因此,零售商诱导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享乐情绪,是提升消费者决策满意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决策满意 享乐/功利主义 选择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旎
市场竞争情况愈来愈烈,新产品的投入效率低下。文章分析了消费者面对产品时的决策行为,并分析了决策中情境效应的形成及其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情境效应 消费者决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长宝 黄彩凤
决策双系统理论为系统审视促销决策提供了基础。从直觉启发式来看,消费者往往会借助自己认为更有把握的象征性信息或刻板印象进行促销决策,并且过度关注品牌和价格信息。从直觉偏误来看,消费者在收集和接收促销信息时容易夸大感知利得,忽略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倾向于寻找支持其想法的证据,而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否定其观点的证据。从决策特征来看,消费者既会受到不同促销信息框架的影响,也会受到群体以及其他人的影响。从认知闭合需要与认知主观能动性来看,不同消费者的促销决策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时间压力来看,随着机会时间的减少,会引起消费者不做后悔的强度的增长。未来可综合促销特征、个体认知特质及直觉启发式对促销决策进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爱梅 刘楠 孙海龙 熊冠星
"内隐人格理论"是人们所持有的对人的基本特征(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质)及周围事物可变性的看法,可分为实体论和渐变论。本文旨在探讨"内隐人格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应用。对人的基本特质及周围事物可变性的看法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动机,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实体论者更希望选择能凸显自我且简单易用的商品,同时更加注重消费结果;而渐变论者则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使自己得到发展和学习的、需要花费努力才能使用的商品,同时更加注重消费过程。此外,品牌和企业同样可以投射出实体论或渐变论倾向,消费者会据此对企业做出评价。在本文中,我们也探讨了测量和启动内隐人格理论的可能性及其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内隐人格理论 实体论 渐变论 消费者决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旭军 王丽娟
价格是企业营销要素中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文章从价格角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进行了分析,经过逻辑推理提出了基于价格信息的消费者决策模型。文章对于价格信息进行了区分,包括感知价值、参考价格和目标价格三个方面,并分析了这三种价格信息对于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参考价格 目标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林 凌静
不同于传统商务定价,电子商务网站有其特殊性和不同的定价策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的定价策略,对电子商务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获取利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型出发,提炼出网络定价的三个特点:多变性、透明性和智能化,探讨了这三个特点在消费者五个不同决策阶段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电商网站相应的策略思路。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消费者决策过程 价格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顾威 杨位留 徐颖
数字藏品成为产业数字化趋势下颇具市场潜力的发展赛道和创业风口。本文基于消费体验理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解析了消费者数字藏品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消费者数字藏品购买决策受到情感体验、社交体验、象征价值与不可预知和稀缺说服等因素的显著正向影响;情感体验是影响消费者数字藏品购买决策的最主要因素;感官体验未对消费者数字藏品购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鉴于不同年龄阶段消费群体的数字藏品消费偏好不同,本文建议数字藏品相关企业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田芙蓉 刘泽辉 左根永
目的: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安宁疗护使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干预措施,助推终末期癌症患者和家属对安宁疗护的接受与应用。方法:利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安宁疗护选择中认知及行为偏差如何导致非理性的医疗决策;基于双系统理论与助推方法,构建安宁疗护决策干预模型,并提出干预策略。结果:有限理性的终末期癌症患者及家属,决策时更偏爱短期的激进治疗方案,并将生存期的延长作为决策锚定点而弱化了生命质量因素的影响。安宁疗护相关机制的不健全会进一步加大癌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偏差,使他们处于消极选择框架中,从而冒险规避损失,而放弃了更为理性的安宁治疗方案。结论:通过从双系统理论的“感性-理性”路径施策,将跨期选择转为性价比最好的方案、治疗期望锚定为患者生命质量、增加安宁疗护收益赋值、构建支持性选择框架作为靶点进行干预,有助于推动安宁疗护的使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思根
消费者决策型态是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时的一般心理定位,它支配着消费者的决策行为。研究证明,某些消费者决策型态具有跨文化的适用性,而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的决策也会表现出某些独特的心理类型。本文认为,消费者决策型态是零售商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促销策略的重要依据,研究消费者决策型态对于我国零售商了解中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发掘自身竞争优势,实现跨地区经营乃至于跨国经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决策型态 消费者行为 零售营销 比较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攀 周星
消费者金融决策作为消费者消费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研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消费者金融决策的相关定义进行梳理,将其重新定义为消费者为个人生活消费而获取、分配、处置资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同时,本文梳理了消费者金融决策研究的演进脉络,并描绘了消费者的金融决策过程。
关键词:
消费者 金融决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黄甫 宋华明 杨慧 王利莎 马东升 吴佳伟
在消费者对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接受程度有差异的情形下,研究了产品质量为内生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价格和质量联合决策问题。分别构建传统单一零售渠道模型、双渠道分散决策模型和双渠道集中决策模型。比较制造商和零售商在3种模型下的定价均衡决策、产品质量水平和利润,分析零售商和制造商的渠道策略和最优定价。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一零售渠道情形相比,在集中决策情形下,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不改变零售价格,但是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在分散决策情形下,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将降低产品批发价、零售价以及产品质量水平;另外当消费者对直销渠道接受程度适中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可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明华
为了解决家庭购车决策问题,根据消费者认知的特点,借助"理想点法"的概念,结合区间值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完整的购车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购车排序与择优模型,为购车决策模型的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
关键词:
家用车消费 购车决策 多属性决策 区间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祺 张中奎
文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与认知负荷二维结构模型,以购物网站的网站复杂度为出发点,从认知负荷的角度探究网站复杂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引入了个体差异变量认知需求,建立了网站复杂度、认知负荷、认知需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站复杂度与认知负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着显著地负向影响;认知需求在网站复杂度与认知负荷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认知负荷在网站复杂度与购买意愿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网站复杂度 认知负荷 认知需求 购买意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卢长宝 胡珮姗
认知吝啬反映了人们在决策时大脑在使用认知资源方面较为吝啬的特点,是人性偏懒在认知上的综合体现。由于学术界尚未就认知吝啬的具体行为表现构建明确的理论分析框架,因此人们难以掌握认知吝啬在特定领域的运用方式。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认知吝啬的起因及其理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线索效用理论指出,认知吝啬使得人们在感知觉及直觉启发式的决策方式下采取特定的线索搜寻行为;然后进一步从利用和避免消费者认知吝啬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对营销实践的启示;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