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14)
2023(19759)
2022(16896)
2021(15799)
2020(13539)
2019(31161)
2018(30993)
2017(60445)
2016(33011)
2015(37213)
2014(37111)
2013(36826)
2012(33893)
2011(30485)
2010(30481)
2009(28502)
2008(28711)
2007(25774)
2006(22556)
2005(20160)
作者
(95676)
(79841)
(79354)
(75701)
(50980)
(38251)
(36200)
(31122)
(29991)
(28748)
(26954)
(26880)
(25443)
(25293)
(24826)
(24598)
(24135)
(23796)
(22951)
(22902)
(19811)
(19586)
(19564)
(18300)
(17791)
(17787)
(17766)
(17756)
(16034)
(15919)
学科
(137666)
经济(137513)
(116842)
管理(109373)
(103201)
企业(103201)
方法(64625)
数学(53845)
数学方法(53160)
(43219)
(40576)
业经(37027)
中国(33117)
(30478)
财务(30388)
财务管理(30331)
企业财务(28839)
农业(27639)
(27492)
地方(26161)
(25913)
(25157)
贸易(25146)
(24425)
理论(24006)
技术(23928)
(23301)
(22514)
(21543)
(19977)
机构
学院(476652)
大学(473189)
(193242)
管理(192707)
经济(189098)
理学(166066)
理学院(164335)
管理学(161627)
管理学院(160752)
研究(153628)
中国(117775)
(100045)
科学(94239)
(91727)
(78942)
(77380)
财经(72844)
(71607)
中心(70705)
业大(70311)
研究所(69966)
(66123)
北京(62925)
农业(61921)
(59711)
师范(59172)
(57486)
经济学(56887)
(55822)
财经大学(53898)
基金
项目(315943)
科学(249087)
研究(230992)
基金(229526)
(198854)
国家(197138)
科学基金(170700)
社会(144734)
社会科(137189)
社会科学(137151)
(124109)
基金项目(121637)
自然(112386)
自然科(109779)
自然科学(109751)
自然科学基金(107807)
教育(106697)
(103564)
资助(95479)
编号(95203)
成果(76691)
重点(70194)
(69972)
(66963)
(66394)
课题(64852)
创新(61558)
科研(60621)
教育部(60061)
大学(58994)
期刊
(214611)
经济(214611)
研究(137365)
中国(86257)
(74876)
管理(74216)
(71886)
学报(71350)
科学(66849)
大学(54430)
学学(51523)
农业(49178)
教育(47767)
技术(43439)
(42477)
金融(42477)
业经(36959)
财经(35790)
经济研究(33382)
(30612)
(28202)
问题(27924)
技术经济(25308)
现代(22483)
统计(22185)
财会(22158)
商业(22146)
图书(22139)
理论(22098)
(21994)
共检索到699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静美  
企业购并是一项技术性、策略性很强的经济活动,由于购并程序较为复杂繁琐、牵涉方面多,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主并企业的购并计划内容、步骤和绩效改善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外部环境(I-M-L维度)、链接要素(I-S-M维度)以及内部要素(I-E-G维度)三个层面的综合性研究框架,针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对框架中可能造成购并失败风险的诸多层面和纷繁因素做一个对比和分析,对于一些可能对购并实践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的问题廓清,并提出对策性意见,以期对我国购并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降低企业购并失败率提供理论上的诠释和实践上的参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卫平  
由于股权流动性受限,以及公开财务信息严重缺乏,并且无法对目标公司未来收益进行精准无偏差的预测,因而非上市公司并购中股权估值的确认一直是公司并购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总结现行股权估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目标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收购前的独立价值与各项溢价和折价因素的调整价值之和。对于并购后实际实现收益与并购时测算收益之间的差异形成的估值偏差,通过事先签订估值调整协议进行并购后的股权调整或差价偿付,从而达到对估值偏差的最终修正。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玲  吴其静  
在经济调整期,企业会选择并购来实现转型升级和改善绩效。以2005—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并购前后企业资本绩效和财务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比较分析并购科技型企业与并购非科技型企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短期内抬升了股价(资本绩效),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财务绩效)下滑;导致资本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是股票市场和投资者动机,而与并购事件性质和并购企业经营状况无关;导致财务绩效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并购规模和企业财务杠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玲  吴其静  
在经济调整期,企业会选择并购来实现转型升级和改善绩效。以2005—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并购前后企业资本绩效和财务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比较分析并购科技型企业与并购非科技型企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短期内抬升了股价(资本绩效),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财务绩效)下滑;导致资本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是股票市场和投资者动机,而与并购事件性质和并购企业经营状况无关;导致财务绩效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并购规模和企业财务杠杆,并购规模越大、企业财务杠杆比例越高则财务绩效下降越明显;并购科技型企业与非科技型企业的绩效差异主要体现在财务绩效上,并购非科技型企业财务绩效下降明显,而并购科技型企业无明显下降。并购企业应选择能为本企业带来新技术和新管理经验、能真正产生规模正效应的目标企业进行并购。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玲  吴其静  
在经济调整期,企业会选择并购来实现转型升级和改善绩效。以2005—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并购前后企业资本绩效和财务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比较分析并购科技型企业与并购非科技型企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短期内抬升了股价(资本绩效),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财务绩效)下滑;导致资本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是股票市场和投资者动机,而与并购事件性质和并购企业经营状况无关;导致财务绩效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并购规模和企业财务杠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李靖  
产业结构决定着一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国际竞争力。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的绩效如何?上市作为一种制度因素是否影响企业绩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产业差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上市与非上市企业的绩效具有产业差异,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上市绩效好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但同一企业上市后的绩效并没有比其上市前有明显提升。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提升股票市场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一方面需要在上市公司的增量选择上进行有效的产业分布,更为重要的是强化股票市场的规制功能,提高上市公司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扬帆  格佛海  
以美国和中国上市公司中实施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其财务指标数据分析了CRM系统的实施与企业运营绩效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扩大是其实施CRM系统的动因;实施CRM系统后,企业的运营绩效明显改善,其中中美两国服务业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显著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军  徐青  
文章利用2005-2007年间广东省和浙江省109家制造型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国内市场产品多元化程度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品多元化程度越高,出口绩效均表现越差;产品的相关多元化对出口绩效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广东省和浙江省样本企业存在出口绩效差异,但在产品多元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金城  柳志光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在并购情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向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配置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购情境下与稳定环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配置侧重方向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购情境下,侧重股东配置控制权能够有效改善目标公司绩效,侧重董事会配置控制权对目标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而侧重经理层配置控制权则有损于目标公司绩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奋强  
文章以1998~2007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目标企业的视角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因。研究发现:外资并购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形成了财务协同效应,所以财务协同效应应该是外资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外资并购并非持投机性的动机,而应该是以投资性并购为主要动因;作为投资性的外资并购,外资在快速进入东道主国市场后,具有雪藏目标企业品牌、推广自有品牌的动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梦  庞守林  彭佳  
金融去杠杆,维护金融稳定,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去杠杆,已经成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心。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现金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检验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组样本现金持有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代理问题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的决定因素。同时阐述了代理问题对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影响:不仅影响目标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而且影响管理者在面对超额现金时的调整速度,而公司治理水平也将对企业现金管理产生正向影响。本文表明,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制定严格的企业监管制度,是提高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梦  庞守林  彭佳  
金融去杠杆,维护金融稳定,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去杠杆,已经成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心。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现金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检验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组样本现金持有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代理问题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的决定因素。同时阐述了代理问题对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影响:不仅影响目标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而且影响管理者在面对超额现金时的调整速度,而公司治理水平也将对企业现金管理产生正向影响。本文表明,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制定严格的企业监管制度,是提高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  贺丹  
运用ANOVA和Logit回归方法探求我国并购目标公司区别于非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并购动机做出检验。结果表明,替换无效率的管理层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并购上市公司的动机具有较强解释力,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并购出于投机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