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0)
- 2023(9644)
- 2022(8222)
- 2021(7936)
- 2020(7011)
- 2019(15928)
- 2018(15876)
- 2017(31707)
- 2016(16399)
- 2015(18410)
- 2014(18223)
- 2013(17846)
- 2012(16079)
- 2011(14034)
- 2010(13981)
- 2009(12933)
- 2008(12444)
- 2007(10632)
- 2006(9108)
- 2005(7807)
- 学科
- 济(64935)
- 经济(64864)
- 业(53232)
- 管理(52718)
- 企(42835)
- 企业(42835)
- 方法(35235)
- 数学(32246)
- 数学方法(31910)
- 财(21132)
- 中国(20406)
- 制(17097)
- 农(16993)
- 银(16050)
- 银行(16045)
- 行(15210)
- 务(13794)
- 财务(13758)
- 财务管理(13718)
- 融(13370)
- 金融(13369)
- 业经(13347)
- 贸(13020)
- 贸易(13013)
- 企业财务(12973)
- 技术(12876)
- 易(12802)
- 险(11120)
- 保险(11028)
- 体(10987)
- 机构
- 大学(224534)
- 学院(224038)
- 济(98079)
- 管理(96853)
- 经济(96209)
- 理学(83729)
- 理学院(83027)
- 管理学(81962)
- 管理学院(81515)
- 研究(63854)
- 中国(56356)
- 财(50600)
- 京(44950)
- 财经(40230)
- 经(36719)
- 科学(34790)
- 中心(32550)
- 江(31034)
- 经济学(30607)
- 财经大学(30417)
- 业大(28810)
- 所(28719)
- 经济学院(27989)
- 北京(27955)
- 农(27457)
- 商学(26243)
- 商学院(26042)
- 研究所(25631)
- 经济管理(25529)
- 州(24842)
- 基金
- 项目(151264)
- 科学(121800)
- 基金(113397)
- 研究(113358)
- 家(96406)
- 国家(95656)
- 科学基金(84793)
- 社会(74536)
- 社会科(70879)
- 社会科学(70862)
- 基金项目(60568)
- 省(57504)
- 自然(54119)
- 自然科(52932)
- 自然科学(52916)
- 教育(52048)
- 自然科学基金(51996)
- 划(48345)
- 资助(46120)
- 编号(45500)
- 部(35331)
- 成果(35196)
- 创(32973)
- 重点(32971)
- 国家社会(31421)
- 教育部(31359)
- 发(31208)
- 人文(30907)
- 创新(30816)
- 制(30100)
共检索到321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红坤
通过对12个试点市(区)科技保险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问卷调查,根据科技保险运营特点,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从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创新与成长、监管五个维度构建出监管导向的我国科技保险绩效评价体系,对全国12个试点市(区)近年来科技保险运营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其运营绩效逐步提高,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最后以实证结果为依据,提出进一步深化发展我国科技保险的政策建议。量化分析我国科技保险近些年来实施效果,揭示其潜在制约因素,对于进一步科学制定科技保险发展政策,实现科技保险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其防范创新风险、提升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保险监管 科技保险 运营绩效 平衡计分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鹏
保险科技的内涵与认知保险科技狭义上指应用于保险创新的新科技手段、产品和模式,侧重在非保险传统机构的科技创新公司和模式。广义上是指所有保险及科技应用创新的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创新成果和生态体系。但保险科技与一般意义上金融科技的内涵不同。当物联网快速普及以及5G技术成熟应用的时代到来,保险科技将依托物联网及在其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技术释放出更大的助力和冲击。互联网金融解决的是去中心化、定制化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鹏
监管者是金融科技生态中的重要角色,科技在变革传统市场的同时,对监管的挑战不亚于市场主体。监管与科技如何融合,决定了监管者对金融的认知能力,决定了监管行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金融科技演进发展乃至金融生态构建。传统的保险监管都是栅栏式的,本质上是以简单的、不同层次
关键词:
保险监管 基础设施 监管规则 监管框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海峰 谢志刚
当前,原则导向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保险监管的主流理念,但是原则导向如何落实,并如何协调与规则导向的关系,在世界保险业范围内广受讨论。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英国车辆通用保险公司为参照样本,对比我国陷入偿付能力危机的某财险公司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方式在我国保险监管实务中都不可或缺,原则不能代替规则,规则应在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原则与规则相辅相成。
关键词:
原则导向监管 规则导向监管 案例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卓
核心业务运营系统已广泛渗透到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核心业务运营系统监管有助于规范保险市场,解决违规问题,实现"监管前移,防范风险",增强监管效果。针对当前保险公司核心业务运营系统监管在功能设计、合规性控制、业务流程、指标口径、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把对核心业务运营系统风险的监管纳入保险监管的统一框架中,引导保险公司完善保险信息化治理机制,出台核心业务运营系统规范指引,加快保险数据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业务运营系统的现场检查力度,提高防范和化解业务风险的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金玉
对我国保险监管问题的探讨谢金玉一、严格保险监管的必要性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其经营具有负债性、保障性、广泛性和附合性等特点。从负债性看,保险是由投保人预先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当未来发生保险事故由保险人负责赔偿和给付,因而保险人的经营资产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袁力
为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加强保险监管,我国将组建专门的保险监管部门———国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保险实行专业化监管。这是继1995年《保险法》颁布后,我国保险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必将对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立芬
入世后 ,一向被重点保护的中国保险业加快了开放的步伐 ,中国保险市场现有的格局必将被打破。中国保险市场将出现“小孩”与“巨人”之间“零距离”竞争。然而 ,中国保险监管目前处于雏型阶段 ,还不尽完善。为此 ,为应对入世必须采取一些新举措。
关键词:
保险监管 监管理念 监管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云海
试论我国的保险监管刘云海一、保险市场的初步形成和保险业恢复不久由此而产生的经验不足、技术落后迫切需要政府的监管。我国的保险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保险业突飞猛进,保险市场已具雏形。但是,短暂的历史和行政不当干预及其他诸多原因,赋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雪梅
本文比较分析了保险监管的两种模式———严格监管和松散监管 ,对我国现阶段采用的严格监管模式作了简要归纳 ,并对这种监管的效果及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认为我国目前的保险监管模式并非最佳模式 ,这种模式未给保险市场带来所期望的稳定和效率 ,随着保险市场的开放 ,保险监管必然从严格走向松散 ,但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理顺保险市场微观基础。
关键词:
严格监管模式 松散监管模式 保险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晓东 曹家和
在保险经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保险监管的组织形式和监管模式越来越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关注保险公司未来的风险状况,强化风险资本监管,并实施动态的偿付能力监管。为了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不断完善监管体系,自2008年9月,保监会开始实施新的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定》,该规定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作为衡量和防范风险的核心监管依据,在保险监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我国目前的保险监管与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章建伟 周宇梅
国际保险监管协会(IAIS)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1月先后颁布了三个文件,勾勒出了新金融环境下国际保险监管的框架结构:以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新国际保险监管体系。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文件主要内容的梳理,对国际保险监管新框架的目标、思路、内容、核心思想、实现的路线图做一介绍,并分析了新框架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影响。
关键词:
保险监管 偿付能力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房巧玲 崔宏 高思凡
监管风险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银行监管模式需要适应监管风险的演变。次贷危机后,监管机构日益重视银行系统性风险及银行不当行为风险,并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相结合。但现行监管模式偏重于关注"物化"的指标和制度,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导致对人及其行为的风险重视不足。行为导向银行监管模式透过银行相关责任人的行为进一步考察行为的动机、过程、后果,探寻对监管风险的有效应对,可以对现行银行监管模式进行补充、拓展。
关键词:
行为导向 银行监管 监管模式 监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