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3)
2023(12954)
2022(11104)
2021(10514)
2020(9224)
2019(21402)
2018(21114)
2017(42169)
2016(22370)
2015(25539)
2014(25443)
2013(25040)
2012(23158)
2011(20572)
2010(20541)
2009(19310)
2008(19328)
2007(17225)
2006(14902)
2005(13549)
作者
(62520)
(51870)
(51807)
(49484)
(32995)
(24895)
(24062)
(20301)
(19527)
(18455)
(17639)
(17392)
(16274)
(16259)
(16132)
(16055)
(15742)
(15369)
(15028)
(14975)
(12797)
(12658)
(12521)
(11800)
(11781)
(11759)
(11645)
(11341)
(10422)
(10196)
学科
(89717)
经济(89611)
管理(68725)
(66891)
(56095)
企业(56095)
方法(46826)
数学(41981)
数学方法(41536)
(29481)
(26280)
中国(24793)
(24410)
银行(24264)
(24026)
(22797)
(20120)
财务(20077)
财务管理(20020)
企业财务(19115)
业经(18843)
(18302)
金融(18299)
(17559)
贸易(17545)
(17116)
(15465)
(15328)
农业(15296)
地方(14806)
机构
大学(317694)
学院(316341)
(133652)
经济(130964)
管理(127689)
理学(109911)
理学院(108865)
管理学(107266)
管理学院(106670)
研究(98135)
中国(83989)
(66624)
(65155)
科学(56338)
财经(53223)
(48865)
中心(48426)
(48377)
(47712)
(46296)
业大(43755)
研究所(42842)
经济学(41802)
北京(40702)
财经大学(39957)
农业(38701)
经济学院(38008)
(37977)
师范(37602)
(37368)
基金
项目(207050)
科学(164089)
基金(152764)
研究(152128)
(131332)
国家(130291)
科学基金(113323)
社会(98095)
社会科(93151)
社会科学(93122)
基金项目(81241)
(79783)
自然(72981)
自然科(71293)
自然科学(71273)
教育(70815)
自然科学基金(70009)
(67392)
资助(62724)
编号(61987)
成果(50019)
(47679)
重点(46353)
(43351)
(43295)
教育部(41568)
课题(41081)
国家社会(40733)
人文(40622)
创新(40545)
期刊
(140017)
经济(140017)
研究(93798)
中国(55718)
(53967)
管理(45293)
学报(44543)
(43692)
金融(43692)
(43063)
科学(41540)
大学(34610)
学学(32748)
农业(27586)
教育(27288)
技术(27168)
财经(26653)
业经(23217)
经济研究(22797)
(22675)
问题(19207)
理论(17413)
(16112)
统计(15955)
实践(15804)
(15804)
技术经济(15752)
财会(15538)
商业(15120)
(14425)
共检索到466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飞  徐炜  
我国上市银行近年经营管理水平虽然得到较大提升,但在公司治理效率方面仍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源于组织结构中的监事会治理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正是从监事会视角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效率做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莉  张同建  孔春丽  
监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政治关联是我国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一项主要特征。基于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调查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揭示了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内部机理,发现政治关联在我国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中尚未发生作用,指出监事会治理应充分激活政治关联的价值,同时提出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改进策略。研究表明,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仍处于虚置状态,需要以政治关联为平台促进各项监事会治理策略的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伟  
本文通过比较美、德、日等国公司监督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经济特征,并借鉴我国国家委派监事会的经验,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将独立董事定位于制衡内部董事,将监事会定位于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解决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失效的现实难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名旭  
文章结合监事会的各项特征,对监事会对公司业绩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监事会对公司的业绩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监事会的外部监事比例和监事会的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有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监事会的规模、报酬与会议次数与公司业绩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银国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2002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1/3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责是检讨董事会和执行董事的表现,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不受公司内部人员侵害,维护公司整体和中小股东的利益。由于独立董事的许多职责与监事会相同,且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基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于是一些学者提出了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实行英美式的一元治理结构模式,取消现存的监事会。那么监事会形同虚设的根源在那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游辉城  徐琪  
自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存机制的监督作用备受争议。为了验证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是否会受到监事会的影响,以我国非上市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监事会规模及其独立性对独立董事抑制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独立董事并不能有效抑制非上市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在监事会规模较大和监事会独立性较强的样本中,独立董事能够对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规范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和完善监事会制度两个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彦超  辛清泉  王娅娅  
以2002年到200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治理绩效要劣于非国有企业。但是,在国有企业中,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监事会治理绩效逐渐增强。而在非国有企业中,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监事会治理绩效则有轻微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监事会制度是一种依赖于产权安排的相机治理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玉梅  
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是两种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监督机构,我国的公司一直都设立监事会这一监督模式,但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到,应该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证监会在目前上市公司设有监事会的基础上,还要设立审计委员会这一监督机构;如何设立及协调,以更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并力图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荣生  
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以东亚为代表的家族监控模式。当前我国公司监事会运作中,其监督作用的发挥与制度的初衷相去甚远,基本上形同虚设。因此,必须进行相就的改革,核心问题是协调好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内部审计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丽敏  王世权  
在对监事会治理评价的相关文献回顾基础上,针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特征,设计了包括职工监事比例、监事会成员在最大股东单位的任职情况、监事平均持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四个指标的评价民营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表现出了较强的区域差异和一定的行业差异,整体水平并不高,并且存在着职工监事比例较低、监事在最大股东单位任职比较普遍以及监事会成员激励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该通过扩大监事会规模,适当增加职工监事比例、增强监事积极性、规范监事的提名,促进监事会会议的规范化来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维安  郝臣  
本文从监事会运行状况、监事会结构与规模和监事胜任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的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总体偏低,监事会虚置现象仍然存在。监事会治理水平不高并不是制度本身存在着问题,而是由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监事会结构与规模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监事胜任能力低下。对监事会治理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关系分析显示,在我国经济转轨背景下,监事会仍应作为法定的公司监督机构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权  
大股东所有权性质和持股比例都会对监事会治理产生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重要结论: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不同,会对监事会治理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由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同所引致的代理权争夺,更有利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改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王世权  
本文在对现有监事会评价理论与实践回顾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环境条件及改革进程,设计了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利用调研数据,对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之间的治理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亦对监事会治理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靖宇  蔡奕  
近年,海外监事会制度发展出现了"备择化"、"灵活化"和"职能强化"的趋势。监事会制度的上述发展趋势实际上是公司内部治理监督机制简化、低成本化大方向的反映,同时也是尊重上市公司自主权,回归公司治理本质的正本清源之途。我国的公司立法尤其是上市公司立法应顺应这一趋势,不宜在法律上强行"一刀切"地规定所谓"完美"的公司治理模式,更不应忙于"叠床架屋"式地引入各类公司治理监督机制,而应从实际出发,为上市公司提供合理科学的制度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建立过程。实践证明,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是一项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需要处理好几组关系。监事会本身也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