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4)
2023(11876)
2022(10237)
2021(9745)
2020(8665)
2019(20428)
2018(20207)
2017(38819)
2016(21302)
2015(24434)
2014(24486)
2013(24311)
2012(22082)
2011(19780)
2010(19582)
2009(18315)
2008(18533)
2007(16716)
2006(14222)
2005(12794)
作者
(60525)
(50903)
(50722)
(48392)
(32262)
(24267)
(23365)
(19989)
(18972)
(18088)
(17251)
(17022)
(15945)
(15885)
(15768)
(15767)
(15761)
(15065)
(14747)
(14704)
(12454)
(12410)
(12404)
(11594)
(11475)
(11423)
(11307)
(11283)
(10327)
(10077)
学科
(84542)
经济(84422)
管理(75388)
(69872)
(61436)
企业(61436)
方法(46210)
数学(40614)
数学方法(40141)
(30483)
(21915)
财务(21853)
财务管理(21803)
(21226)
企业财务(20804)
(19354)
中国(19051)
业经(17914)
(16468)
(14682)
贸易(14677)
(14263)
农业(13963)
(13826)
银行(13801)
理论(13670)
地方(13627)
(13547)
(13027)
(12833)
机构
大学(304028)
学院(301767)
管理(125218)
(121468)
经济(118876)
理学(107413)
理学院(106299)
管理学(104501)
管理学院(103903)
研究(91262)
中国(73230)
(62894)
(60423)
科学(55968)
(48037)
财经(47671)
(45435)
(45271)
中心(45204)
业大(44509)
(43321)
研究所(41057)
北京(38869)
农业(37876)
经济学(36815)
(36349)
师范(35938)
(35806)
财经大学(35605)
经济学院(33351)
基金
项目(201494)
科学(159164)
基金(148796)
研究(143509)
(129408)
国家(128365)
科学基金(111644)
社会(91175)
社会科(86463)
社会科学(86437)
基金项目(79442)
(77764)
自然(74896)
自然科(73200)
自然科学(73181)
自然科学基金(71918)
教育(67464)
(65903)
资助(61937)
编号(57819)
成果(46315)
(45686)
重点(44858)
(41649)
(40510)
科研(39944)
教育部(39445)
创新(38990)
课题(38541)
人文(38361)
期刊
(129168)
经济(129168)
研究(80874)
中国(55563)
(52562)
管理(47773)
学报(46084)
科学(42845)
(41127)
大学(35388)
学学(33358)
(27633)
金融(27633)
技术(27396)
农业(27284)
教育(25598)
财经(24181)
业经(20667)
(20588)
经济研究(19715)
(17021)
问题(17000)
财会(16640)
统计(15889)
技术经济(15426)
会计(14745)
理论(14679)
(14675)
(14536)
图书(14120)
共检索到438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越  丛培丽  赵培羽  
本文使用2007年1330家,2008年、2009年1335家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盈余分布密度检验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假设: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为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文中从监管制度、资本市场、会计准则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缩小盈余管理行为的空间,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消极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选民  陈岳芬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当年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情况。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手段,亏损时间越长变更的频数越加频繁。而且T1倾向于坏账政策,T2偏好存货政策,T3习惯折旧政策;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手段,证明了超过70%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起正面作用。而且T1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收益,T2是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补贴收入,T3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利用关联方交易手段,说明亏损时间越长,关联交易程度越深,扭亏作用越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赖均青  
亏损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处于亏损边缘或可能微亏的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操纵盈利,以避免成为被关注对象或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本文以我国连亏两年、连亏三年又扭亏的10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总结出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证券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吉栋  
利用上市公司每股盈余的分布数据,验证了亏损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估计了有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数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为逃避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确存在,而且这一问题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按照文章的估计,在2004年度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数量是191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3.97%。亏损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投资者的关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杰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公认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范围内,为了误导其他利益相关者,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会计政策等手段而人为地控制对外会计报告的行为。适度的盈余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但过度的盈余管理是有害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海红  
非流动资产是证监会强制披露的非经常损益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对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有较大影响。本文选取2007~2013年沪深两市A股发生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扣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后的净利润为划分标准,分别检验了盈利、盈余增长、亏损、盈余下降以及微盈利、盈余微增长、微亏损、盈余微下降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盈利、盈余增长公司和微盈利、盈余微增长公司通过资产处置减少盈余,以达到平滑利润,且微盈利、盈余微增长公司显著性弱于盈利、盈余增长公司;亏损和盈余下降公司倾向通过处置资产增加报告盈余,避免亏损和盈余下降;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昕  姜艳  
本文对中国A股亏损上市公司在第四季度"洗大澡"调低利润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那些在第四季度"洗大澡"的公司倾向于使用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以及非经营性收益等项目来压低利润,在下一年第一季度再通过这些项目进行反向转回,从而实现扭亏为盈。因此,有关方面对上市公司第四季度财务数据的异常状况应该高度关注,提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别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昀  郭洪涛  
在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中,亏损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最为强烈。文章采用抽样技术对2003—2005年度部分亏损公司资产减值的八项计提进行了分项检验,发现被主要用于盈余管理的项目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其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属于长期资产,2007年开始将不允许转回,但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仍然可以转回,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堵住这些通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宇建  
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发现了我国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或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净资产收益率 (ROE)维持在略高于 0、6%与 1 0 %的区间上的证据 ;进一步分析了总资产收益率 (ROA)的分布 ,发现其与ROE的分布存在系统性差异 ,说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可能操纵了净资产 ;提供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配股政策的演进而改变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莲花  贾莎  
本文以201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不同亏损状况下企业管理层所运用的盈余管理手段。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会根据自身的亏损状况运用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保住上市资格,已亏一年、当期微盈的企业会通过应计项目和现金流操控调高利润,而已亏一年、当期巨亏的企业会通过相同的手段调低利润;已亏两年的企业有通过提高毛利来提高利润的现象,但没有得到统计上的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康萍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作为盈余管理的“重灾区”,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中国特色。本文试图针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主要手法,提出减少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国欣  祝继高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盈余管理动机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布特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很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韩倩倩  
本文从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出发,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质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博弈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博弈论的相关原理,笔者从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两方面分析了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联生  薄仙慧  王亚平  
本文以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作为基准,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股票市场是否提高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显示,1998年至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每年都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公司比例为15.87%,它们提高ROA数据0.0122;在非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公司比例则只有5.49%,它们提高ROA数据0.0009。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频率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3倍,平均盈余管理幅度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13倍;两类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因为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年度上的分布比较稳定,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