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7)
- 2023(11303)
- 2022(9557)
- 2021(8965)
- 2020(7318)
- 2019(16944)
- 2018(16575)
- 2017(31807)
- 2016(16843)
- 2015(18648)
- 2014(18295)
- 2013(17647)
- 2012(16056)
- 2011(14266)
- 2010(13688)
- 2009(12118)
- 2008(11274)
- 2007(9258)
- 2006(7691)
- 2005(6531)
- 学科
- 济(73341)
- 经济(73280)
- 管理(46892)
- 业(40989)
- 企(33094)
- 企业(33094)
- 方法(32966)
- 数学(28990)
- 数学方法(28599)
- 地方(21460)
- 农(19397)
- 中国(16161)
- 财(15400)
- 业经(15274)
- 环境(14898)
- 学(14630)
- 农业(13487)
- 和(11602)
- 贸(11460)
- 贸易(11454)
- 地方经济(11430)
- 理论(11415)
- 易(10991)
- 技术(10199)
- 划(10128)
- 制(9679)
- 务(9588)
- 财务(9556)
- 财务管理(9539)
- 企业财务(8985)
- 机构
- 学院(224955)
- 大学(223536)
- 济(91560)
- 管理(90495)
- 经济(89770)
- 理学(79463)
- 理学院(78565)
- 管理学(77157)
- 管理学院(76728)
- 研究(71121)
- 中国(53030)
- 京(46167)
- 科学(44599)
- 财(39361)
- 中心(34859)
- 业大(32837)
- 财经(32717)
- 所(32681)
- 农(32566)
- 江(31748)
- 范(30941)
- 师范(30683)
- 研究所(30248)
- 经(29922)
- 经济学(28642)
- 北京(27953)
- 院(27322)
- 经济学院(26008)
- 州(25925)
- 农业(25167)
- 基金
- 项目(167364)
- 科学(133869)
- 研究(123213)
- 基金(122925)
- 家(106799)
- 国家(105954)
- 科学基金(92867)
- 社会(79997)
- 社会科(75859)
- 社会科学(75842)
- 基金项目(66483)
- 省(65240)
- 自然(60177)
- 自然科(58626)
- 自然科学(58610)
- 自然科学基金(57503)
- 教育(55826)
- 划(55301)
- 编号(49565)
- 资助(48245)
- 重点(38034)
- 成果(37487)
- 发(37403)
- 部(36651)
- 创(35484)
- 国家社会(33695)
- 创新(33204)
- 课题(33116)
- 科研(32273)
- 教育部(31741)
共检索到309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伍龙江 周启刚 李辉 罗泓然 毛永发 朱康文 向宇锋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前提。以重庆市梁平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包括生态源地、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断裂点。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19处,总面积359.82 km~2,呈现“两带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廊道42条,总长241.27 km,构建了“三片区三屏一网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2)识别出生态夹点5处、生态障碍点12处、生态断裂点5处,是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3)结合关键区域生态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和建议措施。研究可为梁平区及其他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路径和方法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莹 王静 黄隆杨 翟天林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缺乏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结构连通性角度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进行诊断和识别。烟台市作为我国典型滨海城市,湿地退化,生境类型单一造成景观稳定性差,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刻不容缓。为全面识别烟台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利用生境质量模型、生境风险评估模型、粒度反推法、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通过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诊断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生态断裂点等,识别和确定研究区域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研究发现:(1)烟台市生态源地共计668.85 km~2,主要为林地、水域,源间廊道共计1548.36 km,呈现"两横两纵"的空间特征;(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烟台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包括13处生态"夹点"区域、8处生态障碍点区域、39处生态断裂点区域、破碎生态空间1308.66 km~2;(3)结合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分别提出修复提升方向。研究可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生态系统整体修复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婧林 侯东瑞 陈弋冉 丁茗童 安文雨 刘文平 朱春阳
基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修复的方法路径。以武汉市蔡甸区为研究区域,从数量、质量、空间格局等3个方面系统诊断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退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生态源地的识别,并以土地覆盖类型、距离水源距离、植被覆盖度、坡度、高程等5种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通过最小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需求,系统地辨识出了武汉市蔡甸区的生态保育区、自然修复区、人工修复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区。结果显示,共提取出1 901.52 hm~2林地和水体作为生态源地,识别出18 168.12 m潜在生态廊道。从生态保育、自然修复、人工修复、生态廊道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凤莲 刘艳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施区域生态修复、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典型的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景观连通性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成本路径工具提取生态廊道,运用电路理论确定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等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研究表明:(1)昆明市生态源地面积总计6 721.7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99%,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水域。(2)共提取出91条生态廊道,其中重要廊道19条,重要生态廊道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北部。(3)共识别生态“夹点”75处,面积66.06 km~2;生态障碍点4处,面积49.24 km~2;生态断裂点41处。研究可为昆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和区域生态保护修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涛
重庆市梁平县云龙镇位于梁平县西南,是梁平县小南路的末端,离县城21公里,距西南佛教祖庭——双桂堂10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63公里,是重庆市进入三峡库区的陆上黄金通道和要塞,是重庆市"100个商贸小城镇"和"县级中心镇"之一,集市贸易兴旺。云龙镇始建于明末,以沙湾、场垭口二地合名沙垭场,1682年(清朝康熙二十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永文 樊燕 姚永宏 罗兰 曾洪靖 周科
对重庆市梁平县24个乡镇,36个试验点进行了水稻"3414"施肥试验,研究分析了梁平县水稻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建立数字回归方程,寻找水稻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实现梁平县水稻生产的高产高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P,在中、高肥力的土壤上表现为N>P>K;NP、NK、PK对水稻产量的交互效应均表现为正交互效应;在试验区低肥力土壤中,试验区水稻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0.6∶0.4~0.6;在中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6∶0.6;在高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
关键词:
水稻 肥料效应 最佳施肥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毓伊 冯秀丽 黄俊杰 谢立建 张驰 程俊恺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宁波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并提出保护修复策略。研究方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确定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并引入廊道生态质量评价指标帮助确定各条廊道的合适宽度。研究结果:(1)识别生态源地23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2)识别生态廊道38条,廊道宽度集中在12~72 m。(3)宁波市生态廊道按质量分级,一级廊道6条,二级廊道10条,三级廊道22条,总体生态质量有待提高。(4)识别生态夹点区域14.37 km~2,夹点的分布具有“南少北多、西多东少”的特点。研究结论:该方法识别了宁波市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及生态夹点,确定了廊道的适宜宽度,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提供有效的参考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雨賝 冯长春 王利伟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宇 高明 莫建兵 郑杰炳 李慧敏
研究目的:探索西南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理想解逼近法、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25118.19 hm2,占铜梁区耕地总面积的37.74%,该区域是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最佳区域,主要分布在蒲吕镇、东城街道、虎峰镇与南城街道等区域;"高质量低适宜"与"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共为26506.1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82%,该区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条件区域,主要集中在永嘉、旧县、平滩、福果与水口等乡镇;"低质量低适宜"区域为暂不建设区域,其耕地面积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贻芳 钟涨宝
利用重庆市梁平县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下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现有退地补偿政策下农户意愿普遍偏低,不同类型农户退地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影响纯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户主年龄、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对政策的支持度和退地收益;影响Ⅰ兼业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家庭宅基地面积大小、对政策的支持度和退地收益;影响Ⅱ兼业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家庭小孩数、对政策的支持度和退地收益;影响非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宅基地面积和退地收益;其中,退地收益是影响各类农户退地决策最显著的因素,对政策的支持度是农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琪琪 濮励杰 高根红 王玉军 宋珂 杨磊
高度城市化进程中的江南水乡地区生态系统面临威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保护该地区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选择常州市金坛区为江南水乡地区的典型案例,运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生态廊道,结合重力模型进行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分级,根据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分级、生态廊道相交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确定区域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据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生态修复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生态源地面积152km2,其中陆域生态源地共44个,总面积为49.3km2,集中分布在茅山;水域生态源地共77个,总面积为102.7km2,集中分布在长荡湖;(2)生态廊道总长度432.4km,陆域生态廊道呈“横向伞状”分布,水域生态廊道呈“内闭外开双环”式分布。极重要生态廊道93.2km,重要生态廊道157.8km,一般重要生态廊道181.4km。(3)区内生态夹点16个,重要生态夹点有9个,主要位于金坛区西部的茅山和天荒湖;生态障碍点14个,主要生态障碍点6个,分布在建筑密度较高的主城区以及高等级道路与生态廊道的相交处。(4)通过关键区域识别,以主要生境斑块的有效连接、保护关键夹点、修复关键障碍点为原则,提出构建金坛区“一核、三片、五带”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本研究可为长江下游的江南水乡地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霄
本文对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考察后认为,重庆转户农民难以实施对土地的处置权是制约"三化"同步推进的关键障碍。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三化"同步推进的关键环节,而土地资本化是"三化"同步推进的重点路径。应立足于城乡土地"同权"基础上,改变政府土地征收及经营思路,培育土地资本化体制机制,并建立土地资本化增值收益"涨价归公"和"涨价归农"调节机制。
关键词:
“三化” 户籍制度改革 土地资本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良才 邱德丽
以重庆市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统计数据分析,窥析我国区域环保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指出规模偏小、专业覆盖面窄、课程与地方环保实践联系欠紧密、缺乏实践课程等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环保产业人才需求监测机制、加强环保职业教育专业规模和类别建设、开发本土教学资源、加强与企业及本科高校的合作、汲取其他地区环保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书卿 刁承泰
根据1999~2007年土地利用统计、社会经济资料,借助信息熵原理及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对梁平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梁平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H经历了3个阶段:1999~2002年持续上升阶段、2002~2003年急速回落阶段及2003~2007年波动阶段,土地利用结构无序程度发展态势不明显,均衡度变化与信息熵相似。用地类型主要由耕地转向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定性分析了影响该县用地结构动态演变的政治经济政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社会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影响该县用地结构动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政治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梁平县未...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梁平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驹 胡亚涛
会展业包括会议业和展览业,会展活动的开展能够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表现出强大的产业关联性。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重庆市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各个产业与会展业的关联度,分析重庆市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重庆会展业的发展是以重庆现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依托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会展业的需求,而会展业通过为工业产品提供展示平台、促进信息交流等途径促进第二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会展业 效应 灰色关联理论 关联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