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2)
2023(13931)
2022(12155)
2021(11260)
2020(9307)
2019(21450)
2018(21107)
2017(41092)
2016(22233)
2015(24689)
2014(24647)
2013(24078)
2012(21726)
2011(19366)
2010(18800)
2009(16561)
2008(15570)
2007(12970)
2006(10928)
2005(8943)
作者
(61133)
(50852)
(50346)
(47923)
(32179)
(24427)
(22981)
(20280)
(19391)
(17652)
(17483)
(16926)
(15869)
(15857)
(15703)
(15286)
(15257)
(15193)
(14467)
(14363)
(12503)
(12129)
(12082)
(11635)
(11379)
(11123)
(11061)
(10993)
(10153)
(10128)
学科
(89532)
经济(89447)
管理(65339)
(58602)
(49037)
企业(49037)
方法(43983)
数学(38968)
数学方法(38455)
(22284)
(21333)
中国(21119)
地方(20068)
(19320)
业经(18891)
环境(17989)
农业(15191)
(14915)
(14582)
贸易(14578)
(14309)
财务(14241)
财务管理(14212)
(14122)
理论(14062)
技术(13718)
企业财务(13428)
(13383)
(12752)
地方经济(11193)
机构
大学(303198)
学院(302529)
管理(125854)
(118319)
经济(115822)
理学(111081)
理学院(109911)
管理学(107896)
管理学院(107361)
研究(95416)
中国(68385)
(62751)
科学(61214)
(51002)
业大(46567)
(45646)
(45593)
中心(44082)
财经(42637)
研究所(42342)
(41049)
(39888)
师范(39518)
(39008)
北京(38589)
(35971)
农业(35722)
经济学(35238)
(33746)
经济管理(32766)
基金
项目(223746)
科学(177175)
基金(163519)
研究(162661)
(142459)
国家(141355)
科学基金(122817)
社会(102550)
社会科(97277)
社会科学(97251)
基金项目(87941)
(87621)
自然(81337)
自然科(79423)
自然科学(79406)
自然科学基金(77926)
教育(74826)
(73900)
资助(66471)
编号(66359)
成果(50980)
重点(50023)
(49034)
(47826)
(46739)
课题(44460)
创新(43610)
科研(43341)
教育部(42203)
国家社会(42120)
期刊
(117744)
经济(117744)
研究(81631)
中国(48611)
学报(47128)
科学(44114)
管理(43428)
(39639)
(37925)
大学(36282)
学学(34237)
教育(31876)
农业(28342)
技术(27272)
业经(20354)
(19708)
金融(19708)
财经(19264)
经济研究(18574)
(16359)
图书(15380)
问题(15371)
科技(15208)
资源(15013)
理论(14484)
技术经济(14330)
(14148)
(13792)
实践(13522)
(13522)
共检索到408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振福   黄彦璐   胡旭东   陈炎森  
选取南方区域省份发电量、用电量以及跨省电力调度数据,构建基于电力流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对合理核算中国电力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排放与用电排放的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是否考虑跨省调度的用电排放核算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电力流核算碳排放的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明晰电力碳排放权责,使核算结果更加准确科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划分电力行业碳排放权责、提高区域碳排放因子的更新频率、优化区域碳排放因子的测算方法、大力推进电力能源转型等政策建议,以期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振福   黄彦璐   胡旭东   陈炎森  
选取南方区域省份发电量、用电量以及跨省电力调度数据,构建基于电力流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对合理核算中国电力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排放与用电排放的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是否考虑跨省调度的用电排放核算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电力流核算碳排放的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明晰电力碳排放权责,使核算结果更加准确科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划分电力行业碳排放权责、提高区域碳排放因子的更新频率、优化区域碳排放因子的测算方法、大力推进电力能源转型等政策建议,以期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旭东   林振福   黄彦璐   陈炎森  
以南方电网管辖的五省区2011—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借助STIRPAT模型评估南方区域电力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本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均会显著增加本地区的碳排放,本地区的技术进步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人口增长会显著增加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技术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本地区的碳排放。进一步运用Holt双指数平滑模型预测2021—2025年电力碳排放变化趋势,发现未来广东一直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地,广西和云南始终是较大的碳排放来源地,贵州和海南的碳排放地位越来越低;未来广东的碳排放呈现较为稳定增长的趋势,广西和云南的碳排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海南的碳排放增长较慢,贵州的碳排放下降较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旭东   林振福   黄彦璐   陈炎森  
以南方电网管辖的五省区2011—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借助STIRPAT模型评估南方区域电力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本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均会显著增加本地区的碳排放,本地区的技术进步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人口增长会显著增加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技术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本地区的碳排放。进一步运用Holt双指数平滑模型预测2021—2025年电力碳排放变化趋势,发现未来广东一直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地,广西和云南始终是较大的碳排放来源地,贵州和海南的碳排放地位越来越低;未来广东的碳排放呈现较为稳定增长的趋势,广西和云南的碳排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海南的碳排放增长较慢,贵州的碳排放下降较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坤  齐绍洲  
在对中国省级电力碳排放责任核算时,综合考虑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有利于促成各省份更加公平地承担减排责任并协同减排。本文提出了基于共担责任原则下的省级电力排放核算方法,并同时考虑了电力跨区交换因素,这不仅有利于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共同承担排放责任,而且也使得电力净调出和调入省份能够合理承担相应的碳排放责任。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核算了2011年中国各省电力碳排放责任。计算结果显示:①相对于生产者责任核算方法,共担责任原则核算方法使中国主要电力生产省份的碳排放责任减少10%以上,而一些电力消费省份的电力碳排放责任则增加20%以上;②基于共担责任核算原则,电力排放量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排放最小的省份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姜雯昱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分解研究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起正向作用的三大因素依次为地区生产总值效应、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和燃料消耗结构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火电燃料转化效应、发用电转化效应和电力消费强度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超  向思徽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在区域间碳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重新计算电力行业碳排放,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19年中国电力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空间面板分析和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用电量和产业结构均对电力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以邻为壑”现象,电力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正在减弱。因此,控制电力碳排放,应考虑周边省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超  向思徽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在区域间碳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重新计算电力行业碳排放,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19年中国电力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空间面板分析和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用电量和产业结构均对电力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以邻为壑”现象,电力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正在减弱。因此,控制电力碳排放,应考虑周边省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品杰  王梁洪  王绵斌  
电力生产消费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但迄今大部分研究都忽略了碳排放约束对电力需求的影响。论文基于我国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一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考察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的电力需求量。实证结果如下:碳排放与电力需求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不同地区碳排放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一定滞后性。经济增长、资本存量等对电力消费有正向的作用,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则显示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而城市化水平和电力价格对电力需求并无显著影响。因此,国家实行碳减排政策时应考虑地区间差异,并通过如引导"绿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传胜  董达鹏  贾晓希  陈英杰  
阐述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预测了2015年、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允许排放量,测定出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将其分解到不同容量等级的发电机组中;基于排放绩效方法,对2015年、2020年不同火电厂的碳排放配额进行了分配;最后给出在我国推广排放绩效机制所需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排放绩效机制能有效分配碳排放配额,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电力行业实施碳减排的一种有效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文会  高姣倩  宋亚君  
针对具有不同碳排放系数的发电机组,考虑将其分为高排机组和低排机组两类,构建了基于差异化配额分配策略的Cournot博弈模型,并给出其解析解,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种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策略对机组发电量、碳排放量及市场电价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排机组严格配额分配的基础上,对低排机组宽松的配额分配策略具有较强的减排激励作用,能够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低排机组进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促进高排机组进行低碳技术改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文会  高姣倩  宋亚君  
针对具有不同碳排放系数的发电机组,考虑将其分为高排机组和低排机组两类,构建了基于差异化配额分配策略的Cournot博弈模型,并给出其解析解,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种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策略对机组发电量、碳排放量及市场电价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排机组严格配额分配的基础上,对低排机组宽松的配额分配策略具有较强的减排激励作用,能够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低排机组进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促进高排机组进行低碳技术改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剑萍  张利庭  吴为麟  
在电力市场的发展中,区域性电力市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它对我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具体讨论了我国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分析了区域性电力市场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存在省间壁垒、系统可靠性、输电阻塞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继钢  万正东  吴良峥  刘禹初  刘成伟  
碳市场作为推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愈受关注,发电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因此,评估碳交易对我国发电行业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需要。以相关文献和某区域电力公司机组数据为依据,分析碳交易对企业发电量决策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引入碳交易时,发电成本较低的发电企业会选择增加发电量,发电成本高的企业会选择减少发电量,从而实现了高能效发电机组对低能效发电机组的替代,促进整个区域发电效率的提高,碳排放也随之减少,实现对区域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振清  刘保留  李欢欢  
立足于碳配额合理分配的角度,考虑电力间接排放的归属问题,采用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核算2008—2017年中国各省电力排放。一方面通过3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原则下电力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为电力企业碳配额的分配提供依据参考,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减排生产的潜力和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