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1)
2023(15673)
2022(12954)
2021(11867)
2020(10380)
2019(23518)
2018(22865)
2017(44227)
2016(23186)
2015(25499)
2014(24676)
2013(24267)
2012(21788)
2011(19021)
2010(18925)
2009(17472)
2008(17190)
2007(15033)
2006(12914)
2005(11667)
作者
(64174)
(53520)
(53210)
(50554)
(34275)
(25619)
(24234)
(20908)
(20519)
(18888)
(18258)
(18250)
(16921)
(16875)
(16583)
(16537)
(16142)
(15677)
(15604)
(15336)
(13226)
(12967)
(12869)
(12644)
(12047)
(11959)
(11842)
(11666)
(10555)
(10552)
学科
(96321)
经济(96208)
(93571)
(83973)
企业(83973)
管理(79802)
方法(45600)
数学(36782)
数学方法(36254)
(31969)
业经(30990)
(29057)
中国(23986)
(23421)
财务(23376)
财务管理(23343)
企业财务(22144)
农业(20674)
(20652)
技术(19466)
理论(17740)
(16783)
(16454)
(16422)
贸易(16412)
(16344)
(15972)
(15876)
(15666)
银行(15634)
机构
学院(319477)
大学(316205)
(133113)
管理(131768)
经济(130648)
理学(113477)
理学院(112416)
管理学(110470)
管理学院(109901)
研究(100061)
中国(82804)
(65626)
(64379)
科学(60403)
(53920)
财经(51119)
(48754)
中心(48668)
(48396)
业大(46781)
(46697)
研究所(44066)
农业(42451)
北京(40455)
经济学(40342)
财经大学(38117)
(37866)
(37067)
(37022)
师范(36592)
基金
项目(219205)
科学(175843)
基金(163299)
研究(158748)
(142709)
国家(141501)
科学基金(124151)
社会(103080)
社会科(97862)
社会科学(97834)
基金项目(86048)
(85341)
自然(81836)
自然科(80098)
自然科学(80075)
自然科学基金(78687)
教育(72315)
(71522)
资助(66054)
编号(62801)
重点(49391)
成果(48856)
(48773)
(48497)
(46481)
创新(44922)
(44489)
国家社会(43737)
科研(43019)
课题(42044)
期刊
(143172)
经济(143172)
研究(91750)
中国(60377)
(53475)
管理(53184)
(48176)
学报(46573)
科学(45564)
大学(36702)
学学(34949)
农业(32998)
(32218)
金融(32218)
技术(30508)
教育(27768)
财经(25277)
业经(24905)
经济研究(22988)
(21793)
(20590)
问题(18130)
技术经济(17837)
财会(16240)
统计(15711)
现代(15306)
(14980)
(14668)
科技(14447)
(14407)
共检索到472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同新  杨翠红  房勇  张若兴  
针对某地区黑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的363家中小企业,先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技术将企业的用电大数据提炼为反映其用电规模、电压波动、负荷波动、电网冲击和生产特征五个方面的公共因子。再基于这一单一视角的用电特征数据,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集成学习模型,对这些企业的电费偿付能力进行了风险识别建模和预测。结果表明:探索性因子分析技术是三个测试方案中最佳的数据特征选择和提取技术,且基于该技术的梯度提升决策树分类器模型的查准率、查全率、AUC和Kappa系数都接近理想值。这表明,在无法获知企业多方位信息的现实约束下,仅基于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同新  杨翠红  房勇  张若兴  
以我国某地区黑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的212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先使用带行业影响修正的用电量增长率法标注样本,再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SMOTE过采样技术提取数据集特征和平衡训练集类别,最后采用经MetaCost元代价敏感算法改造后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进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识别建模和预测。构建的七项特征具有典型的长尾性质,表现在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贡献上它们的重要度比较平均一致。经过代价矩阵调参,模型对失衡类别企业样本的最佳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83.3%和88.9%。通过与传统方法结果的横向Kappa一致性检验和纵向实证分析,验证了基于单视角企业用电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来识别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基于风险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框架既可以作为监管机构考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性的外部模型,又可以作为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是保险偿付能力框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欧洲偿付能力标准Ⅱ和瑞士偿付能力测试为基础,对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这一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进而,对这一框架对保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行该框架的条件,并建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向风险模型的转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浩  马宁  
2008年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专门从事风险集中与分散的保险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加强保险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我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演进历程及现阶段的风险趋势,并论述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偿付能力的路径前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元燮  
新《保险法》规定了今后将对保险业最低偿付能力进行监控 ,这对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在监管方法方面 ,除现有规定外 ,今后首先要求保险企业从自身做起 ,讲求诚信 ,保证偿付能力 ;其次 ,要求行业自律 ,建立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宏观监控方面 ,应该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两者并重 ,开展保险业信用评级 ,借鉴国际经验 ,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改进财务报表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红军  付宇翔  吕沁  赵宇龙  
管制的有效性是具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以2004~2012年间发行次级债的保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会计监管指标(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次级债的债务资本成本之间关系。本文发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次级债发行利率越低。进一步的分析果表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特征会影响偿付能力与发行利率关系的敏感程度。本论证了会计在签约和管制中的重要性,为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行业的监督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桦   赵桦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内容,以高效率、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保险科技是新时代实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中国2016—2020年56家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实证检验保险科技与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科技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这可能是因为保险科技能够针对传统保险业务的痛点对症下药,驱动产险公司高水平发展,具体表现为偿付能力的提高;门槛回归显示,保险科技正向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增长过程中受到金融数字化和监管成本的门槛收敛调整;异质性分析表明,保险科技发展对不同属性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不对称影响,对中资产险公司和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外资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甚至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保险科技对于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提升作用在金融监管的参与下有所降低,反映出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与保险科技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科技对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驱动作用,本文建议,未来要积极推进保险科技发展,同时将资源适度朝向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胡仕强  鲍亚楠  
鉴于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稀缺,抽样调查数据质量不高给人口死亡率预测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在贝叶斯MCMC研究框架下利用贝叶斯因子和离差信息准则进行死亡率预测的模型选择和拟合效果的评估,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模型和数据组合下年金的定价、统计特征、风险度量和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结果表明Lee-Carter有限数据模型和三年高质量普查数据的组合能有效降低模型离差,提高死亡率预测的精度,并且能更好抓住年金价格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征,结合TVaR风险度量能有效缓解SolvencyⅡ中基于VaR的方法缺陷,更准确地评估年金产品中的长寿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静  劳传玲  
我国保监会现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对于保险公司资本量的测度与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反映保险公司投资资产所具有的风险,迫切需要形成新一代监管制度。投资资产认可标准的确定是计量偿付能力的基础,本文应用风险价值模型度量了资产的某段时间风险价值,并与投资资产认可标准中风险折价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投资资产标准认可不当带来的松弛风险、过度约束风险及其他潜在风险。最后本文围绕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个核心内容,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立  谢志刚  
我国财险公司按照保费规模和资本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的经营和风险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制定行业政策和监管标准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从分析各类公司的定价风险入手,分析不同类别公司之间的风险差异,并尝试使用分层递减的资本标准制定方法,将已赚保费分为[0,20亿)、[20,100亿)、[100亿以上]三个区间,研究发现对应的资本要求分别为30%、22%、15%。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琳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长寿风险对当前养老金体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准确评估长寿风险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状况,基于有限数据的双随机Lee-Carter模型构建全因素区间估计方法,并以此度量长寿风险,再通过建立偿付能力评估模型,对2018—2050年现行制度持续运行下的偿付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将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方案纳入到偿付能力评估模型中,全面考察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所面临的偿付能力状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长江  周县华  杨家树  
文章在分析公司财务预测研究方法应用前提的基础上,运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主流模型均能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前1~2年较好地进行预测,但是由于两类错估率的不同,MDA模型要优于Logistic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苏晋  徐景峰  熊璐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持续趋同,其本质特征是引入公允价值,其中财务报告准备金采用负债最优估计加风险边际方法评估,这是负债迈向"公允"的重要一步。本文基于新会计准则和欧盟偿付能力II的视角,利用二元模型,以一款两全保险产品为例进行分析,采用资本成本法、分位数法和情景对比法计算风险边际。结果表明,由于不同评估目的下资本的定义比较模糊,加之缺少评级机构,因此国内目前应用资本成本法的条件不成熟;而情景对比法反映"小概率"事件对准备金的影响,适用性较差;分位数法较为稳定,适用于传统寿险产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文元  张鑫  
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分析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组织内部因素、组织间因素和环境因素,描述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结合大型企业,提出中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及其各环节能力均不及大型企业的特征假设,再基于苏州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有假设得到验证,且中小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力相对最好,转化能力次之,应用能力较差,消化能力最弱,中小企业提升整体吸收能力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薄弱环节的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