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4)
2023(10441)
2022(8904)
2021(8431)
2020(7265)
2019(16620)
2018(16485)
2017(32368)
2016(17203)
2015(18769)
2014(18198)
2013(17516)
2012(16161)
2011(14402)
2010(13929)
2009(12208)
2008(11657)
2007(9740)
2006(7993)
2005(6671)
作者
(48059)
(40537)
(40278)
(38126)
(25668)
(19578)
(18142)
(15866)
(15549)
(14167)
(13875)
(13837)
(12893)
(12565)
(12561)
(12505)
(12201)
(12051)
(11789)
(11647)
(9897)
(9881)
(9842)
(9372)
(9050)
(8976)
(8921)
(8498)
(8136)
(8055)
学科
(66115)
经济(66042)
管理(44350)
(43669)
(35478)
企业(35478)
方法(34106)
数学(30640)
数学方法(30176)
(17539)
(16982)
(16309)
贸易(16308)
(15988)
(15885)
中国(14868)
业经(12933)
地方(12670)
农业(11678)
(11189)
财务(11155)
财务管理(11136)
企业财务(10624)
(10608)
(10546)
技术(10428)
环境(10061)
理论(9619)
(9364)
(9286)
机构
大学(230888)
学院(230319)
(92004)
经济(90380)
管理(88309)
研究(78367)
理学(78121)
理学院(77154)
管理学(75539)
管理学院(75094)
中国(56805)
科学(51915)
(46969)
(43217)
(40719)
(39614)
业大(38308)
研究所(37126)
中心(36771)
农业(34489)
财经(33940)
(32653)
(31188)
(30060)
师范(29646)
经济学(29412)
(29269)
北京(28071)
经济学院(26894)
(25849)
基金
项目(173379)
科学(137444)
基金(129003)
研究(120275)
(115633)
国家(114770)
科学基金(98067)
社会(76790)
社会科(72924)
社会科学(72905)
基金项目(68918)
(67098)
自然(66722)
自然科(65242)
自然科学(65218)
自然科学基金(64041)
(57836)
教育(55479)
资助(52522)
编号(45761)
重点(40299)
(38717)
(37257)
(36373)
成果(35215)
科研(35010)
创新(34191)
计划(34094)
国家社会(32850)
教育部(32713)
期刊
(87384)
经济(87384)
研究(58784)
学报(43171)
科学(38138)
中国(37587)
(37265)
大学(32164)
(31055)
学学(30913)
管理(30497)
农业(25710)
教育(19862)
技术(19267)
(17904)
金融(17904)
财经(16067)
经济研究(14683)
业经(14195)
(13886)
(13828)
(12364)
资源(12352)
问题(12235)
业大(11544)
(11500)
科技(10932)
统计(10816)
技术经济(10128)
理论(9800)
共检索到314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旭  左涛  左明  王安东  王俊  牛明香  
基于2020年黄河口须子网生计渔业和生物组成周年监测数据,开展黄河口潮间带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研究,评价须子网生产对黄河口渔业资源补充的影响。结果显示,黄河口潮间带的渔业生物种类丰富,共鉴定记录61种生物,以鱼类和甲壳类居多。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组成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多样性水平以夏季7-8月较高,秋季10-11月较低;5-9月、10-11月组群分别具有较高的种类组成相似度。各类群的数量组成中,4-7月是螺类、8月是螺类和鱼类、9月是鱼类、10-11月是蟹类数量居多。鱼类是各调查月总渔获的优势类群,其中,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鮻(Liza haematocheila)为各调查月份都出现的优势种。个体大小–频数百分比分布显示,黄河口潮间带是小型渔业生物以及多种幼鱼分布的重要区域。4-9月,渔获物的主体均由个体重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旭  张秀梅  高天翔  万蓁蓁  
2007年5和7月,利用弓子网开展了东营黄河口海域底层渔业资源调查,分析了该海域底层渔业资源结构,分别计算了春、夏两季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生物量指数(b)。春、夏季平均网获量分别为0.927和2.12kg/h。R、H′和J′指数分别为12.08、2.277、0.64和10.91、2.743、0.76。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底层生物资源较春季丰富,渔业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也较春季高。优势种为纵肋织纹螺、六丝矛尾鰕虎鱼和口虾蛄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慧  徐宾铎  张崇良  薛莹  任一平  纪毓鹏  
根据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2月、5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动、优势种、种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本次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3种,其中原生动物、毛颚动物、尾索动物和栉水母各1种,刺胞动物8种,浮游甲壳类18种,浮游幼体及鱼卵、仔稚鱼共13种(类)。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115.64 ind/m3,不计夜光虫的平均丰度为95.93 ind/m3,其中浮游甲壳类占71.43%。浮游动物丰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季(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宁  杨艳艳  魏振华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黄河口调水调沙是以人工调控的方式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增加河床和水库主槽行洪能力的过程。根据2011―2013年调水调沙前(6月)、后(7月)在黄河口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相对优势度指数、方差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夏季渔业资源密度、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年际变化,并探讨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渔业资源生物92种,其中鱼类52种;黄河口主要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mrichthys stigmatias)、枪乌贼(Loligo spp.)和葛氏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吕振波  李凡  曲业兵  张焕君  徐炳庆  王田田  
为了解夏季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现状,根据2010年6月、7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2种,全部为硬骨鱼类,隶属于7目、21科、32属。6月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7月为矛尾虾虎鱼、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短吻红舌鳎和斑尾刺虾虎鱼。7月调查鱼类生物量和丰度均较6月大幅增加,分别由3.6kg/h和459ind./h增加到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栾青杉  康元德  王俊  
研究了1960―2010年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数据来源于19次调查245份样品。使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垂直采集浮游植物样品,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分类统计。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8种,其中硅藻(Bacillariophyta)87种,甲藻(Pyrrophyta)17种,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分别出现了27种和10种。浮游植物总丰度年代际平均为2.74×106 ind/m3,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峰值,高达16.8×106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旭  王俊  牛明香  左涛  常雯  陈瑞盛  
为探究黄河口近岸海域鮻(Liza haematocheila)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20年4—11月黄河口渔业生产定置网的采样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重要渔业种类鮻群体的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繁殖、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和开发率。结果显示,鮻体长分布范围为45~460 mm,优势体长组为55~185 mm;体重范围为2~1100 g,优势体重组为2~80 g。方差分析表明,鮻的平均体长、体重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各月及全年鮻的体长–体重关系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生长类型为负异速生长。黄河口近岸海域,鮻在7月肥满度最大,而6月最小;产卵盛期为4—5月。鮻的生长速率为0.31 a~(-1),总死亡系数为1.42 a~(-1),自然死亡系数估算结果为0.51 a~(-1),捕捞死亡系数为0.91 a~(-1),其开发率为0.64,鮻种群资源被过度利用。定置网渔业生产对于黄河口渔业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对幼鱼和补充群体资源影响较大,应对定置网渔业生产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宽宽  王晶  张崇良  任一平  徐宾铎  
为了查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的生物学特征,为其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基本参数,本研究根据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底拖网调查所得的矛尾虾虎鱼资源生物学数据,对其群体组成、体长-体重关系和性成熟等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矛尾虾虎鱼体长分布范围为25154 mm,平均体长为(87.77±24.18)mm,优势体长为60120 mm,占总渔获尾数的76.71%。体重范围为0.0837.83 g,平均体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李圣法  任一平  程家骅  
利用2000~2002年在长江口渔场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该水域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域的渔业生物群落以鱼类为主要生物类群,占有绝对优势;甲壳类和头足类为其次要组成部分,处于生态劣势。群落生物量以秋季最大,春季最小。渔业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以及均匀度以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与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的洄游有关。渔获物组成春冬季之间、夏秋季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较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单秀娟  陈云龙  金显仕  
本研究采用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动态生物气候分室模型预估的长江口和黄河口鱼类资源密度增量分布结果,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6.0和RCP8.5)对长江口和黄河口渔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从生态环境、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三个层面构建了长江口和黄河口渔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2015–2050年,长江口和黄河口渔业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即RCP2.6情景下健康水平最高,RCP6.0情景次之,RCP8.5情景最低。两个河口的健康水平随时间推移在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孟新翔  王晶  张崇良  薛莹  徐宾铎  任一平  
为查明采样强度对多种类渔业调查中资源量指数估计的影响,实验根据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2月、5月黄河口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选取短吻红舌鳎、方氏云鳚、矛尾虾虎鱼、枪乌贼、口虾蛄、日本蟳和小型鳀鲱鱼类为调查目标,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以相对估计误差(REE)、相对偏差(RB)、变异系数(CV)和准确度变化率(ACR)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调查样本量对不同种类资源量指数估计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类资源量指数估计的REE、CV和ACR随断面数增加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除在断面数3减到1时,日本蟳、口虾蛄和方氏云鳚等个别种类RB绝对值增大外,其他RB不存在一致性的增大或减小趋势。研究表明,由于不同种类的分布存在时空差异,不同种类需要的调查断面数不同;当目标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变异较小时,减少调查断面数对采样精确度影响较小,反之则需要更多调查断面数。对于多种类渔业资源调查,需要综合权衡各目标种类来确定最适调查断面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元进  吕振波  李凡  张焕君  徐宗法  徐炳庆  
根据2011年6月中旬(前调查)、7月上旬(中调查)和7月中旬(后调查)黄河口海域3航次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类数占79.0%,棘皮动物仅占3.0%。调查期间黄河口海域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在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上均占有优势地位,3次调查优势种均为中小型的软体动物和小型多毛类动物。3次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出现较大变化。前调查和中调查,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接近;而后调查与前调查、中调查相比,丰富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芮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任一平  陈文蕾  
根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历史资料,依照黄河口水域鱼类区域组成特征,从鱼类种类组成、繁殖共位体、鱼类耐受性和营养结构等方面提出了12个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年代数据之间的差距分3个层次赋值打分,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表现为"极好"水平;90年代处于"差"水平;2013年处于"极差"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鹏飞  戴芳群  陈云龙  单秀娟  金显仕  
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1月(冬季)和5月(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渔业种类114种,隶属于17目66科90属,其中鱼类12目36科50属58种,鲈形目种类最多(26种),甲壳类2目25科33属49种,头足类仅3目5科6属7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秋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最高(29.20 kg/H·net),春季(17.95 kg/H·net)高于夏季(14.60 kg/H·n...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鹏飞   戴芳群   陈云龙   单秀娟   金显仕  
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1月(冬季)和5月(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渔业种类114种,隶属于17目66科90属,其中鱼类12目36科50属58种,鲈形目种类最多(26种),甲壳类2目25科33属49种,头足类仅3目5科6属7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秋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最高(29.20 kg/h·net),春季(17.95 kg/h·net)高于夏季(14.60 kg/h·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