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6)
- 2023(13289)
- 2022(11630)
- 2021(10891)
- 2020(9228)
- 2019(21063)
- 2018(20952)
- 2017(40549)
- 2016(21674)
- 2015(24442)
- 2014(24259)
- 2013(23578)
- 2012(21463)
- 2011(18893)
- 2010(18382)
- 2009(16440)
- 2008(15511)
- 2007(13078)
- 2006(11025)
- 2005(9069)
- 学科
- 济(84105)
- 经济(84020)
- 管理(64811)
- 业(62511)
- 企(52709)
- 企业(52709)
- 方法(43765)
- 数学(38550)
- 数学方法(38027)
- 农(22167)
- 财(21110)
- 中国(20230)
- 业经(18667)
- 技术(18661)
- 学(18418)
- 地方(15801)
- 农业(15169)
- 贸(14815)
- 贸易(14809)
- 理论(14449)
- 易(14403)
- 务(14160)
- 财务(14086)
- 财务管理(14054)
- 环境(13584)
- 和(13428)
- 企业财务(13326)
- 制(13063)
- 划(11948)
- 银(11172)
- 机构
- 大学(299747)
- 学院(299117)
- 管理(124845)
- 济(116090)
- 经济(113601)
- 理学(109937)
- 理学院(108801)
- 管理学(106790)
- 管理学院(106248)
- 研究(93810)
- 中国(67304)
- 京(62212)
- 科学(60255)
- 财(49946)
- 农(47613)
- 业大(47464)
- 所(45312)
- 中心(43627)
- 研究所(41926)
- 财经(41722)
- 江(41002)
- 范(38381)
- 北京(38270)
- 经(38249)
- 师范(37967)
- 农业(37411)
- 院(34876)
- 经济学(34408)
- 州(33646)
- 技术(33261)
- 基金
- 项目(219416)
- 科学(173009)
- 基金(159855)
- 研究(158997)
- 家(139423)
- 国家(138327)
- 科学基金(120086)
- 社会(99428)
- 社会科(94330)
- 社会科学(94304)
- 省(86164)
- 基金项目(85902)
- 自然(79847)
- 自然科(78009)
- 自然科学(77986)
- 自然科学基金(76554)
- 教育(73485)
- 划(72332)
- 资助(65369)
- 编号(64823)
- 成果(49893)
- 重点(48765)
- 部(48141)
- 创(46523)
- 发(46062)
- 课题(43482)
- 创新(43410)
- 科研(42479)
- 教育部(41381)
- 大学(41057)
- 期刊
- 济(116182)
- 经济(116182)
- 研究(80548)
- 中国(49948)
- 学报(48265)
- 科学(44523)
- 管理(44032)
- 农(41744)
- 财(37403)
- 大学(36978)
- 学学(35005)
- 教育(32181)
- 农业(29893)
- 技术(29791)
- 融(19865)
- 金融(19865)
- 业经(19833)
- 财经(19245)
- 经济研究(18358)
- 科技(16444)
- 经(16345)
- 技术经济(15865)
- 图书(15664)
- 业(15231)
- 问题(15118)
- 理论(14624)
- 版(13907)
- 实践(13649)
- 践(13649)
- 资源(13120)
共检索到407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曙霞 雷霆 武士华
生物技术对于国防影响的重要度日益增加,技术发展的快速性使得加强技术预见研究成为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由此对关键生物技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度进行技术预见研究。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从25类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入手,根据对国防的影响重要度进行相关技术及技术平台的预见与筛选,并进行技术重要度与可实现性、实现时间聚类分析。得出关键技术发展的优先度和可实现度,以及战略的重要性与发展规划的时间分布,为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国防安全 技术预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阳 唐玉洁
为破解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难题,主体间合作研发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愈发重要,而现有研究较少从合作类型和合作特征角度解读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合作模式。为此,以1985—2021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企—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入手,引入合作规模和技术领域多样性两个特征变量,考察合作模式与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合作研发正向影响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其中产学研合作的影响作用更显著;(2)技术领域多样性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存在显著倒U型影响;(3)合作类型显著调节合作规模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削弱了技术领域多样性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为相关决策者根据合作类型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书雷 赵海洋 石东海
国防关键技术选择是推动国防科技整体水平提升、实现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梳理评估国内外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现状基础上,结合我国国防关键技术选择应用实际,提出基于技术调查的国防关键技术选择方法,研究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基本准则和指标体系,并对国防关键技术选择支撑系统的实现问题进行探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萧浪涛 张学文
介绍了生物技术在花卉中应用的现状 ,综述了花卉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情况 .
关键词:
花卉工业 生物技术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书雷 吴集 邓启文
针对国防领域关键技术选择应用需求,在对国防关键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选择方法和主要国家经验启示进行研究分析基础上,立足我国发展和军队建设实际,从应用关键、发展急需、技术可行、封锁受限和辐射带动等5个维度提出国防关键技术选择应遵循的5项基本准则和度量指标。研究认为国防关键技术选择体现的是一个选择决策过程,完全按照指标定量排序可能会产生刚性遗漏或不合理情况,需要人的主动参与和校正以更好地反映军事需求和国情军情。为此,基于综合数据定量支撑和专家经验判断,构建基于"准则约减+专家论证"的多因素综合的国防关键技术选择模型,为开展国防关键技术选择实践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蔡业泉 黄建新
本文首先论述了关键技术项目选择评价的必要性,提出了国防科技预先研究项目选择的一般原则,并结合"九五"国防关键技术项目计划的制订工作,建立了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多层次加权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关键技术选择的方法、程序和结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志康
“生命产业”(LifeIndustry),范围包括食品加工、药品、种子生产、植物繁育、农业化学品和兽医药领域,在欧美,它特指利用、买卖和控制与食物、农业和健康有关的生物工业产品市场的跨国企业。生命产业产品市场日益增长,现已达到相当规模。1995年,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玉琼 赖钟雄 郭志雄 詹梓金
总结了近40a来茶树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器官培养、细胞与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遗传转化,及其在茶树快速繁殖、遗传改良、种质保存、次生物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并初步分析了茶树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茶树 离体培养 遗传转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明典
一、高产水稻育种研究现代生物技术是培育高产水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杂交水稻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013亿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我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满 田砚亭 罗晓芳
该文从葡萄快速繁殖、胚培养与花药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基因转化及种质离体保存等几个方面概述了近几年葡萄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生物技术在葡萄良种快速繁殖和新品种培育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基因转化在葡萄育种上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关键词:
葡萄,生物技术,进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燕如 方伟
林木生物技术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已用多种分子标记构建了多个树种的遗传图谱,为数量性状位点的识别打下了基础;在基因工程方面,林木生物技术已在抗性育种及品种改良中发挥着作用;在细胞工程方面,体细胞胚胎发生、人工种子技术、原生质体培养、光自养微繁不仅已取得了研究成果,而且部分已用于规模化生产。虽然相对于农作物,林木生物技术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但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林木生物技术必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林业研究。参39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卓仁英
竹子组培是竹子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人员对20余属70多个竹种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阐明了外植体不同基因型、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竹子组培中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和植株再生以及诱导生根效率的影响,并建立成熟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竹子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竹子遗传分化开展研究是竹子育种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进展迅速。通过研究初步阐明了竹子的遗传变异,为竹种的育种和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参4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林生 陈青峰 赵文明
近半个世纪来兴起的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现代生命科学 ,为增进人类健康 ,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具大的推动作用。生物技术的巨大成就 ,在于基本完成了从对生命现象的外观描述 ,逐步进入到生命现象本质的转变 ,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认识自我的一大飞跃 ,其对现代科学发展和人类生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科学技术 社会 农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张博 高山行
研究集群形成的文献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对产业集群内会再结块而形成次级产业集群的问题却鲜有研究。文章基于异质性理论,利用波士顿生物技术产业集群1976-2006年的专利引文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产业集群内技术结块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研究发现:集群内的技术结块多发生在异质性技术之间;公共研究机构的技术具有很强的溢出作用,医院的技术连接着公共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技术;技术更倾向于与特定类型的技术结块。研究的意义在于解释了次级集群的形成,并分析了技术网络结构的形成如何受异质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