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0)
2023(14419)
2022(12593)
2021(11893)
2020(10007)
2019(23076)
2018(22730)
2017(44470)
2016(23838)
2015(26570)
2014(26325)
2013(25650)
2012(23192)
2011(20702)
2010(20304)
2009(18376)
2008(17530)
2007(14698)
2006(12500)
2005(10431)
作者
(65968)
(55035)
(54269)
(52089)
(34889)
(26410)
(24874)
(21836)
(20950)
(19208)
(18959)
(18409)
(17200)
(17189)
(16835)
(16535)
(16456)
(16343)
(15657)
(15550)
(13469)
(13212)
(13032)
(12590)
(12347)
(12094)
(11979)
(11950)
(10953)
(10830)
学科
(92621)
经济(92524)
管理(68198)
(65547)
(52710)
企业(52710)
方法(46602)
数学(41235)
数学方法(40682)
(24513)
中国(24238)
(23753)
(21746)
业经(19707)
地方(18497)
环境(17255)
农业(16474)
(15681)
财务(15612)
财务管理(15579)
(15480)
(15245)
贸易(15239)
理论(15230)
(14803)
企业财务(14784)
(14779)
技术(14730)
(14068)
银行(14031)
机构
大学(326402)
学院(325018)
管理(134779)
(126271)
经济(123537)
理学(118007)
理学院(116700)
管理学(114465)
管理学院(113885)
研究(102373)
中国(78090)
(68394)
科学(65735)
(57605)
(50917)
业大(50404)
(49119)
中心(48235)
财经(47526)
研究所(45394)
(45110)
(43492)
北京(42264)
(42263)
师范(41883)
农业(39876)
(38458)
经济学(37935)
(36817)
财经大学(35909)
基金
项目(237128)
科学(187733)
基金(174387)
研究(170541)
(151866)
国家(150691)
科学基金(131211)
社会(108371)
社会科(102756)
社会科学(102732)
基金项目(93861)
(91966)
自然(87513)
自然科(85464)
自然科学(85444)
自然科学基金(83870)
教育(78166)
(77524)
资助(71278)
编号(68961)
成果(53022)
重点(52554)
(52008)
(49136)
(49057)
课题(46040)
科研(45919)
创新(45820)
教育部(44766)
国家社会(44666)
期刊
(127690)
经济(127690)
研究(90508)
中国(56349)
学报(51071)
科学(48256)
管理(45675)
(44868)
(42399)
大学(39110)
学学(37154)
农业(31332)
教育(30842)
技术(27706)
(26722)
金融(26722)
业经(21834)
财经(21697)
经济研究(19829)
(18383)
问题(16787)
资源(16237)
科技(16112)
理论(15719)
图书(15582)
(15474)
(15165)
技术经济(15117)
实践(14639)
(14639)
共检索到447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文仕  姚尧  黄鑫  焦云腾  
近年来,中国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安排项目及其资金投入的先后顺序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标准,已成为土地整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甘肃省华池县为例,在"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整治潜力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风险模型(RRM模型),对华池县15个乡镇的生态风险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1)华池县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划分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4个等级;(2)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划分为整治优先投入区、一般投入区、投入紧缩区、限制投入区,并从管控风险的角度提出各区域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和注意问题。研究表明:运用相对风险模型(RRM模型)评价生态风险更符合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实际,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土地整治优先序符合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实际情况,在确定土地整治资金投入顺序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向向  张安录  杨蒙  
近年来,中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工作,但如何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湖北省85个县(市、区)土地整治绩效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测算土地整治生态潜力,并对数量、质量、生态潜力进行聚类,得出综合潜力,最后对土地整治绩效水平分级图与综合潜力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1)湖北省土地整治绩效水平相对较高,其中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技术效率有效的地区有36个,规模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三者均值分别为0.8607,0.8931,0.960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金华  张伟  刘小玲  
研究目的:对土地整治规划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定量测算各风险小区的生态风险值,确定其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管理决策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方法:相对风险模型(RRM)。研究结果:神木县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共分为4级,Ⅰ区为低风险区,Ⅱ区为中风险区,Ⅲ区为较高风险区,Ⅳ区为高风险区。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风险源、生境和生态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的定量化;(2)针对各风险小区风险等级的高低和面临生态风险类型的差异,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本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萌辉  白中科  董潇楠  
研究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空间差异及平衡状况进行陕西省土地整治空间格局的划分,形成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土地整治分区方案。研究方法:采用价值当量法核算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量,选取社会经济指标定量化表征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量,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类型得到土地整治分区的结果。研究结果:按照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空间差异及匹配类型,采用"地区+典型地貌类型"的命名方法将全省划分为6大土地整治区。其中,北部风沙滩地土地整治区和关中平原土地整治区属于"低供给—高需求"类型;黄土丘陵沟壑土地整治区属于"低供给—低需求"类型;黄土台塬土地整治区属于"高供给—高需求"类型;秦岭山地土地整治区和汉中—安康盆地土地整治区属于"高供给—低需求"类型。根据各种类型区的特点明确了各自的土地整治方向。研究结论:陕西省不同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在明确不同匹配类型区域土地整治重点方向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整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的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玲  邓晓军  卢月燕  严土强  李孝坤  
[目的]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广西轻度及以上石漠化的69个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揭示其变化对该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GIS支持,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土地转移流、土地生态风险指数(RSI)等对研究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异质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反映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频繁。(2)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4类用地转移的数量与方向决定着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3)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各区/县土地生态风险程度略微增大,南部的贵港、南宁是生态重警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4)土地生态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应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成生权  李晓明  
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四大基本目标。我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相应的理论基础尚不完善,目前土地整治大多仍以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主要目标,土地整治活动对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土地整治的生态优化模式研究更少。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张红  尹京苑  
研究目的:分析太原市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时空特点和结构演变,选取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方法: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耕地、草地、城镇用地三种土地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是太原市15年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耕地减少80.66 km2,草地减少43.64 km2,建设用地增加107.73 km2。研究结论: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会不断增大,同时土地利用趋于破碎化,使得土地生态风险程度明显增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千  李哲  范洁  刘帅  
基于数理统计与地理学相关理论,从项目数量、结构、规模、空间分布、资金来源、新增耕地面积等方面对河北省2000—2010年1 461个土地整治项目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0年土地整治复垦开发项目数量结构比例为3∶6∶1,新增耕地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央新增耕地建设有偿使用费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地方投资有所增加。近10年来,土地整治项目逐步由省域中南部的石家庄-邢台地区向东北部的承德-唐山-秦皇岛,张家口以及南部的邯郸-邢台等3个区域拓展,项目区集中程度有所提高。而形地貌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因素对土地整治项目空间配置具有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温鑫  金晓斌  杨晓艳  项晓敏  刘晶  周寅康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相关风险的识别与管控是确保项目效益实现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在识别重大项目实施风险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模型,分析各风险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并结合案例对关键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项目阶段与要素整合两个维度,可依据风险主体与风险类型识别出39项关键风险因素;(2)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各风险之间联系紧密,度差最大的政府缺乏沟通风险对其他风险的影响最大,中介中心度最高的施工单位缺乏沟通风险对其他风险的控制能力最强,代理特性最高的政府缺乏沟通风险在协调与外部风险的矛盾时占据了优势地位;(3)综合凝聚特性与代理特性,施工单位缺乏沟通是影响权重最大的风险,案例表明,通过健全多方主体需求表达机制、构建多维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评估机制等方式,控制影响权重排名前十位的关键风险因素可有效降低至少7.12%的土地整治重大项目风险综合指数值。因此,有必要加强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以保障项目效益的实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伟林  刘合光  
乡村生态振兴的资金使用和筹措要基于政府、企业、村民的参与动机,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相结合的道路。要立足乡村生态现状、生态优势、生态溢出效应。在乡村生态振兴资金投入使用方面,要规范和优化,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生态资金投入效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学东  王占岐  童秋英  李德胜  
准确评价区域耕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4种类型的土地整治潜力是实现区域统筹规划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选取能反映区域四种土地整治类型内在和外在潜力的指标因素,引入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双重制约条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约束条件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约束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开展定量评价,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潜力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高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能提高区域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反之则制约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同时根据约束条件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土地整治高潜力区、较高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低潜力区,与无约束条件下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玲霞  赵微  王丽娜  张丽丽  
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在湖北省平原、丘陵和山地地貌类型区中选取不同工程模式、不同建设规模的土地整治工程,开展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地貌和建设规模均是影响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对于相同地貌类型,随着土地整治建设规模的扩大,土地整治后生态服务价值相应增加;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地整治后生态服务价值增大的边际规模有所差异(平原区最大、丘陵区次之、山地区最小)。实施土地整治对区域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影响幅度随着地貌类型变化有所不同。同等建设规模下,丘陵区和山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改善比平原区要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砚文  曾华盛  李丛希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的结束和落实,中国对东盟农业投资的规模将持续增加,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剧。本文在分析中国投资东盟农业各种风险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投资东盟农业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东盟FDI流入量与东盟国家农业投资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进而给出了中国投资东盟农业的国别优先序。研究表明,东盟主要国家的农业投资风险普遍较高,相对地,老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农业投资风险较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砚文  曾华盛  李丛希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的结束和落实,中国对东盟农业投资的规模将持续增加,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剧。本文在分析中国投资东盟农业各种风险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投资东盟农业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东盟FDI流入量与东盟国家农业投资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进而给出了中国投资东盟农业的国别优先序。研究表明,东盟主要国家的农业投资风险普遍较高,相对地,老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农业投资风险较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庄大昌  娄全胜  
利用2000、2006年东莞市ETM和SPOT遥感影像数据,基于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点和结构演变,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是围垦养殖用地的急剧减少和居住用地、工矿用地的大量扩张导致对景观的控制作用增强。在人类活动对土地的扰动作用日益加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趋同性的双重影响下,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增加,斑块在空间上的连接度降低,破碎化程度增大,土地生态风险程度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