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5)
- 2023(17045)
- 2022(13955)
- 2021(12888)
- 2020(10867)
- 2019(24959)
- 2018(24616)
- 2017(47380)
- 2016(25866)
- 2015(29129)
- 2014(29396)
- 2013(28969)
- 2012(26291)
- 2011(23537)
- 2010(23639)
- 2009(21790)
- 2008(21535)
- 2007(19410)
- 2006(16911)
- 2005(14840)
- 学科
- 济(106872)
- 经济(106770)
- 业(77102)
- 管理(70405)
- 企(53218)
- 企业(53218)
- 农(49808)
- 方法(47348)
- 数学(42213)
- 数学方法(41689)
- 农业(32892)
- 中国(30117)
- 财(27139)
- 业经(26722)
- 地方(23427)
- 制(21326)
- 学(20564)
- 贸(18967)
- 贸易(18955)
- 易(18418)
- 银(17847)
- 银行(17807)
- 环境(17633)
- 务(17164)
- 财务(17104)
- 财务管理(17060)
- 行(16862)
- 融(16253)
- 金融(16250)
- 企业财务(16111)
- 机构
- 学院(365143)
- 大学(360821)
- 济(147539)
- 经济(144349)
- 管理(141697)
- 理学(122049)
- 理学院(120723)
- 研究(119015)
- 管理学(118464)
- 管理学院(117797)
- 中国(95085)
- 农(76104)
- 京(75620)
- 科学(74601)
- 财(67511)
- 所(59731)
- 业大(59572)
- 农业(58904)
- 中心(58360)
- 江(56200)
- 研究所(54331)
- 财经(53651)
- 经(48780)
- 范(47417)
- 师范(46948)
- 北京(46595)
- 经济学(44518)
- 州(44325)
- 院(42794)
- 经济学院(40454)
- 基金
- 项目(248285)
- 科学(195005)
- 研究(181365)
- 基金(178916)
- 家(155824)
- 国家(154469)
- 科学基金(132780)
- 社会(114816)
- 社会科(108464)
- 社会科学(108430)
- 省(99558)
- 基金项目(95197)
- 自然(85845)
- 自然科(83739)
- 自然科学(83716)
- 教育(82586)
- 划(82339)
- 自然科学基金(82168)
- 编号(74839)
- 资助(72555)
- 成果(59152)
- 重点(55966)
- 发(54402)
- 部(54386)
- 创(51206)
- 课题(51049)
- 创新(47911)
- 科研(47907)
- 国家社会(47317)
- 教育部(46051)
- 期刊
- 济(163318)
- 经济(163318)
- 研究(101861)
- 农(75022)
- 中国(71599)
- 学报(57360)
- 财(52888)
- 科学(52751)
- 农业(50892)
- 管理(46437)
- 大学(44237)
- 学学(41912)
- 融(38257)
- 金融(38257)
- 教育(35165)
- 技术(32866)
- 业经(32142)
- 业(26024)
- 财经(25214)
- 经济研究(23559)
- 问题(23162)
- 经(21507)
- 版(19694)
- 资源(18662)
- 统计(18245)
- 技术经济(18184)
- 策(16825)
- 理论(16724)
- 世界(16416)
- 现代(16180)
共检索到536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婧 聂艳 景高了 叶护平 周勇
生态风险分析属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生态风险分析引入耕地质量退化风险评价中,借助PSR框架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一种度量耕地质量退化风险的简单、合理的方法,计算了后湖农场样区耕地污染风险指数和耕地质量退化风险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9种单要素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Cu>Zn>DDT>Hg>Cr>Pb>HCH,相比较而言,Cd为主要污染元素,8个地块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成分为滴滴涕;3.81%的耕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轻度污染),15.59%的耕地处在警戒限。评价区42个单元中,以微小风险和一般风险为主,共占83.1%,风险较大的只有3个,占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婧 聂艳 梁传丹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位适宜度理论,以50m×50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各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发挥最大资源优势和获取最高经济收益方案下各评价单元的最优推荐轮作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条件整体较好,以最适宜和适宜两级为主,最大生态位适宜度值达0.9186;研究区有效硼、有效锌含量低,已成为该区域限制土壤生产潜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同季作物以水稻、小麦的生态适宜性较高,适宜面积较大,分别占到72.1%和71.93%;最大资源优势方案下,水稻-小麦轮作方式的推荐范围最广,其次为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和棉花-油菜;最大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祥斌 李亮 廖宇波 党昱譞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质量的风险隐患及其成因,建议启动耕地质量风险隐患排查工程、推进耕地稳定保卫战、健全耕地质量协同管理机制等,切实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风险隐患 对策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悦 刘文勇
本文以江苏省3个典型家庭农场案例调研为基础,从理论和案例层面分析家庭农场实践中的生产效率。研究发现,与小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土地生产率略有下降。家庭农场经营面临过度规模化、雇佣劳动力缺乏、生产成本上涨、经营结构单一、社会化服务落后、议价能力低等诸多风险。家庭农场间成本收益率和人均年纯收入有较大差异,其中土地租赁和雇工费用上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克宁 曹志宏 梁流涛 赵珂 韩春建
本文提出了利用耕地基尼系数定量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的方法和其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为例,结合其他指标对研究区域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耕地基尼系数值利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域的稻田耕地质量分为4级以显示各市水稻田质量差异程度,然后文章提出耕地洛伦茨曲线的优化,最后文章对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质量差异实证分析进行总结,并对耕地基尼系数的相对性和变化幅度的微小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耕地基尼系数对区域耕地质量差异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简单快捷,为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程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全面区域耕地质量状况和消除耕地质量差异程度宏观政策全面提高耕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李扬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耕地质量的合理评价对地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耕地质量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自然质量、便捷程度和规整水平3方面重新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划分耕地类型,研究市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荆州市整体耕地质量水平较高,Ⅰ、Ⅱ级耕地分别占市内耕地总面积的36.84%和32.07%,主要分布在监利县等地区;受益于土地自然质量基础良好,田块规整和连片程度水平较高,但耕地资源的利用便捷性并不够高。不仅对地方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也为完善相应评定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李扬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耕地质量的合理评价对地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耕地质量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自然质量、便捷程度和规整水平3方面重新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划分耕地类型,研究市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荆州市整体耕地质量水平较高,Ⅰ、Ⅱ级耕地分别占市内耕地总面积的36.84%和32.07%,主要分布在监利县等地区;受益于土地自然质量基础良好,田块规整和连片程度水平较高,但耕地资源的利用便捷性并不够高。不仅对地方耕地保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吉恒 金万才
在系统总结农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在国营农场的调查和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农业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认为国有农场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职工素质好等优势 ,将农业风险管理纳入国有农场管理体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将风险管理理论与国有农场实际相结合 ,阐述了国有农场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农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提出国有农场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防范农业风险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农业风险管理 国有农场 转轨时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耕地非农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从人类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角度提出了分析耕地非农化对土地退化影响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这一思路,并结合对全国层面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的耕地非农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由耕地非农化所引致的耕地开垦、耕地集约利用以及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等人们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会最终引起土地资源的退化:包括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加剧、土壤质量的退化以及土地污染的加剧等。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土地退化 转型期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建仿 贾艳辉 谭秋云
农地确权的实施能否发挥产权稳定预期优化家庭农场的内外部治理机制从而降低其生存风险?根据农地产权权能结构—治理机制的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后形成的家庭农场的联合主义权能结构和半市场化治理降低了其生存风险,但需要完善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基于2013—2018年全国开展的农地登记确权工作,利用家庭农场微观样本数据,采用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模型,实证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的实施可以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2)农地确权对东部地区、个人独资型、资产规模大、资产负债率高、融资约束较高等类型的家庭农场生存风险降低作用更好。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政策来盘活经营权和激活生产要素流动,并完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从而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剑茹 吴程灵
是否有资金需求与资金需求紧迫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区别。当资金需求极度紧迫时,家庭农场发展受阻,生存面临威胁;当家庭农场面临资金危机时,外部融资至关重要。利用江西省和上海市两地调研的微观数据,先后对家庭农场资金需求紧迫的影响因素以及两类外源融资渠道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探究。研究表明,背景风险因子和家庭农场特征因子均会显著影响家庭农场面临资金需求紧迫的概率;银行类正规金融借贷和民间借贷两类渠道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邱小倩 胡月明 朱阿兴 郭玉彬 沈晓文
研究目的:从数据项之间关联关系的角度切入,探索一种新的耕地数据质量检错方法,以期更有效地提高耕地数据库的质量。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寻找耕地数据库中的关联关系,计算这些关联关系的发生频率,从中提取低频发生的关联关系作为检测规则(关联规则),最后利用这些关联规则识别耕地数据库中的错误记录(包含或符合关联规则的耕地数据记录为错误记录)。研究结果:(1)该方法有能力识别耕地数据库中的错误,可以做到有效提高耕地参评数据库的正确性;(2)经计算,与耕地领域现有的传统数据检错方法相比,同等条件下该方法可将检错效率提高11倍,甚至更多;(3)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库迅速挖掘关联规则,灵活地应对不同的耕地数据库和层出不穷的错误类型。研究结论:基于关联规则的耕地数据库质量检测方法高效、便捷,为耕地领域现有的数据检错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可以在地学领域广泛应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琳娜 宋金平
基于2004年SPOT多光谱影像、2004年耕地地力调查数据等,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开展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采用RS技术,从SPOT多光谱影像中提取耕地质量评价因子,如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水分状况、土壤退化状况等不同信息的NDVI、DVI、RVI,结合坡度信息、土地利用程度等,构建了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构建评价模型,旨在开展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即墨市耕地质量普遍较好。研究将该市耕地分为六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SPOT多光谱影像 耕地质量评价 即墨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茗华 王薇 刘光盛 王红梅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耕地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但受青壮劳动力析出,务农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耕地撂荒问题成为耕地保护亟待关注的新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撂荒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耕地撂荒风险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粤北山区兴宁市为例,从基础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土壤质量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并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撂荒风险测度,探析不同撂荒风险耕地特征,最后提出分类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耕地撂荒风险测度模型PCM系数为72.8%,能较好地测度耕地撂荒风险;兴宁市约三成耕地为高撂荒风险状态,其主要分布在土壤质量较差、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耕作便利性较差的高海拔坡耕地上,且主要为田块细碎、形状不规整的旱地。为避免耕地大规模撂荒,建议建立耕地撂荒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土地流转,通过扶持种植大户,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等方式推广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敬杰 夏敏 刘友兆
从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参与主体视角出发,运用DSP制度风险研究技术体系识别江苏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工作的风险因子,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估指标交易风险及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综合风险分值为70.37,虽属较高风险等级,但分值偏低;从参与主体视角分析发现,指标交易中心面临的风险高居首位,指标竞得方政府面临的风险次之,指标出让方政府面临的风险最小,其中前期规划评估风险、后续指标数量风险、非理性竞买风险是各参与主体面临风险的主要原因;据此针对指标出让方政府围绕重视前期规划和风险评估提出了制定相关规划和计划,制定指标交易风险评估体系及相应的对策和实施计划等防控措施,针对指标交易中心围绕后续指标数量问题提出了合理控制年度指标交易规模,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探索交易指标来源渠道等防控措施,针对指标竞得方政府围绕理性购买指标提出了风险评估和资金规划、理性报价等防控措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工作及相关土地指标交易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多主体 补充耕地指标交易 风险评价 防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