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1)
- 2023(16344)
- 2022(13611)
- 2021(12663)
- 2020(10226)
- 2019(22860)
- 2018(22411)
- 2017(42564)
- 2016(22828)
- 2015(25121)
- 2014(24524)
- 2013(23671)
- 2012(21391)
- 2011(19172)
- 2010(19058)
- 2009(17178)
- 2008(16563)
- 2007(14594)
- 2006(12532)
- 2005(10379)
- 学科
- 济(91926)
- 经济(91838)
- 管理(65814)
- 业(65558)
- 企(51230)
- 企业(51230)
- 方法(38589)
- 农(35153)
- 数学(33666)
- 数学方法(33157)
- 中国(24804)
- 业经(24321)
- 农业(23395)
- 财(23370)
- 地方(22326)
- 技术(18733)
- 制(17996)
- 学(17521)
- 环境(16482)
- 理论(14552)
- 贸(14455)
- 贸易(14446)
- 银(14213)
- 银行(14193)
- 务(14065)
- 财务(14020)
- 产业(14013)
- 易(13989)
- 财务管理(13983)
- 行(13532)
- 机构
- 学院(309234)
- 大学(301612)
- 济(124844)
- 经济(122172)
- 管理(120094)
- 理学(104350)
- 理学院(103188)
- 管理学(101287)
- 管理学院(100684)
- 研究(98657)
- 中国(74130)
- 京(61565)
- 科学(60324)
- 财(56577)
- 农(51025)
- 中心(47370)
- 江(46963)
- 所(46835)
- 业大(45479)
- 财经(45263)
- 研究所(42482)
- 范(41225)
- 经(41171)
- 师范(40838)
- 经济学(38589)
- 农业(38400)
- 州(37646)
- 北京(37491)
- 院(36919)
- 经济学院(34962)
- 基金
- 项目(216965)
- 科学(173359)
- 研究(161715)
- 基金(157518)
- 家(136448)
- 国家(135270)
- 科学基金(118107)
- 社会(105173)
- 社会科(99635)
- 社会科学(99618)
- 省(87709)
- 基金项目(83987)
- 自然(74517)
- 教育(73903)
- 自然科(72768)
- 自然科学(72752)
- 划(72196)
- 自然科学基金(71416)
- 编号(65367)
- 资助(61768)
- 成果(50712)
- 重点(48799)
- 发(48750)
- 创(47905)
- 部(46820)
- 课题(45332)
- 创新(44789)
- 国家社会(43981)
- 科研(41144)
- 制(41142)
- 期刊
- 济(138954)
- 经济(138954)
- 研究(85461)
- 中国(61973)
- 农(50828)
- 学报(44471)
- 财(44329)
- 管理(43802)
- 科学(43487)
- 大学(35406)
- 教育(34161)
- 农业(33945)
- 学学(33632)
- 技术(28833)
- 业经(27379)
- 融(27129)
- 金融(27129)
- 财经(21332)
- 经济研究(20741)
- 问题(18667)
- 经(18541)
- 业(16231)
- 版(15832)
- 科技(15775)
- 技术经济(14924)
- 资源(14126)
- 现代(14049)
- 商业(13970)
- 统计(13877)
- 策(13681)
共检索到446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侃华 祁姗 龚健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巨大的成果,也让乡村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天然绿色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确定乡村绿色空间资源建设开发的生态适应性,如何引导与调控相关利益主体的建设行为,已成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文章以空间过程、产业组织、结构特征和动力机制为基础进行解析,提出"一产提升、二产增效、三产升级"的适宜性路径,积极打造新农产业全价值链,并以多维视角探新乡村空间生态化规划途径,从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生态适应性 乡村振兴 规划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龙斌 王海鑫
统筹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大目标,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内在统一、彼此包含和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二者通过理念耦合、目标耦合、资源耦合、路径耦合、技术耦合,实现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基于这一耦合机理,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协同发展,应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发展生态农业,以绿色转型为主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品质提升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市场交易为主线发展乡村碳汇产业,以“生态+”为主线构建乡村全产业链条。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官卫华 杨梦丽 朱晨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亟待加快村庄规划管理制度创新。结合南京地方实践,首先分析揭示新时期新型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特征,摸清村庄规划的适应性动向,然后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深入认知当前村庄规划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村庄规划管理全域全要素覆盖进行空间分析,尝试探索“分层管控、分级审批”的村庄规划编制管理机制创新和“依法行政、分类管理”的村庄规划实施管理路径创新,以规划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厚庭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振兴,而山区乡村振兴则需依靠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才得以实现。鉴于山区乡村肩负生态环境与(民族)传统文化"双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使命,以及按现阶段山区乡村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多功能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理论视角,以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为山区乡村振兴的"两大抓手",稳步推动山区乡村振兴的进程。为此,应以村民全面发展及生活富裕为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的目标导向;聚焦推进协同振兴的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等关键领域;以乡村基层党组织嵌入为引领、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为立足点、以合理适度利用乡村资源为必要原则、以"生态+"为特色发展模式,推进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的协同振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厚庭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振兴,而山区乡村振兴则需依靠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才得以实现。鉴于山区乡村肩负生态环境与(民族)传统文化"双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使命,以及按现阶段山区乡村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多功能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理论视角,以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为山区乡村振兴的"两大抓手",稳步推动山区乡村振兴的进程。为此,应以村民全面发展及生活富裕为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的目标导向;聚焦推进协同振兴的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等关键领域;以乡村基层党组织嵌入为引领、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为立足点、以合理适度利用乡村资源为必要原则、以"生态+"为特色发展模式,推进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的协同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婉华 韩树林 张平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根据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在教育结构上要强化系统协同,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专业结构上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技术结构上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晔
在科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系统架构中,数字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其相关的技术、业态、模式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势必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基于此背景,由蒋辉、吴永清编著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状况,阐明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与意义,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微观的村级层面探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较为清晰地构建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架构,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性研究专著,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成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益虎
农业"新六产"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时代产物,是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更高效率的维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实践。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客观分析了山东省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与金融需求,对标农业"新六产"四型发展趋势,总结梳理了农业银行八类主要服务模式。通过三个实证分析,分别检验山东农业"新六产"发展水平、农业"新六产"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金融支持影响农业"新六产"的相关效应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商业银行支持农业"新六产"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农业“新六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婷婷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生态振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全面建设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资本运营被认为是农业领域长期以来生态资本运用的实践方式,在生态振兴理念下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充分展现地方自然资源优势,从而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驱动力。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涉及内容众多,可以与乡村振兴实现协同发展,从而在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建设。本文探讨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的协同发展现状,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态 资本运营 乡村振兴 生态振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军 梁小燕
从人才培养定位看,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具有最强的直接相关性;从价值逻辑关联看,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具有经济作用,而乡村振兴对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发展价值。近年来,有关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关联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概念模糊、定位偏差、过分夸大农村职业教育功能、价值逻辑混乱等异化问题,致使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不协同,农村职业教育的"为农"价值体现不明显,无法精准面向乡村发展。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出发,要构建"产业聚集→教育发展→产教协同→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协同乡村振兴发展逻辑,实现这一发展逻辑,政府要加强战略协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行业企业要加强组织协同,引领产业健康发展;院校要加强育人协同,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产教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燕琴 王鑫蕊
<正>乡村非遗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依托丰富的乡村实践,并结合数字技术赋能,正成为乡村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动能。乡村是建设未来的地方,而数字技术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引擎。前沿科技带来网络直播、数字藏品、数字博物馆、动漫及游戏等新形式,为本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非遗数字化创新指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非遗资源的新载体展示、新媒介传播和新业态活化,使其从无形形态转变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有形数字形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峰
长江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产业链高质量整合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是长江流域城乡经济发展取得质效跃迁进步的关键。为此,本文通过对产业链整合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梳理,发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相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导向,这为它们的协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再以长江流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未来产业链整合的发展趋向为基础,尝试性从协同动力、协同引擎、协同主体、协同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长江流域产业链高质量整合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洋 刘长安 上官魁星 蔡静 于彩芬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空间规划是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抓手。本文以瓦房店市为例,定性定量分析了当前县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通过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等策略,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 空间规划 实施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孟立慧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二者互为推手且导向一致。目前,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在要素、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人口流动矛盾凸显、城乡生态环境尚不协调、城乡金融体系建设不相匹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失衡。为此,本文在研判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中心”推进城乡联动“、以环境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蝶变“、以金融为抓手”助力城乡融合“、以服务均等化为载体”赋能城乡共生发展的实践创新策略,全面加速城乡协同发展进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睿
文章结合“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用地保障,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以天津市段截庄村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根据所在村庄的影像数据、规划数据和自主调查等相关数据,对不同的空间要素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类型进行空间要素功能的识别与分类;然后,基于段截庄乡村空间载体的识别,建立以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要素为对象的“空间适应性”评价体系;最后从“三生”协调融合的创新角度,提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北部区域,以生态空间为绝对主导;中部区域则以生活空间为主,生态空间为辅进行优化建设;南部区域以生产空间为主,生活空间为辅,并最终总结出其对乡村振兴的启发与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