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9)
- 2023(14531)
- 2022(12741)
- 2021(12068)
- 2020(10004)
- 2019(23392)
- 2018(23219)
- 2017(44570)
- 2016(24234)
- 2015(27298)
- 2014(26961)
- 2013(26519)
- 2012(24064)
- 2011(21512)
- 2010(21137)
- 2009(18946)
- 2008(17938)
- 2007(15105)
- 2006(13094)
- 2005(10796)
- 学科
- 济(93276)
- 经济(93180)
- 管理(69988)
- 业(63963)
- 企(52859)
- 企业(52859)
- 方法(45265)
- 数学(39657)
- 数学方法(39104)
- 农(26457)
- 中国(22585)
- 财(22422)
- 地方(21313)
- 学(21262)
- 业经(20753)
- 环境(18873)
- 农业(18036)
- 和(16447)
- 理论(15849)
- 贸(15321)
- 贸易(15315)
- 技术(14820)
- 易(14816)
- 务(14737)
- 财务(14665)
- 财务管理(14637)
- 制(14255)
- 划(14051)
- 企业财务(13793)
- 资源(12631)
- 机构
- 大学(331320)
- 学院(331019)
- 管理(134728)
- 济(124677)
- 经济(121796)
- 理学(118119)
- 理学院(116804)
- 管理学(114588)
- 管理学院(114000)
- 研究(106740)
- 中国(77373)
- 京(70246)
- 科学(70071)
- 财(54671)
- 农(54624)
- 业大(52998)
- 所(52398)
- 中心(49705)
- 研究所(48595)
- 江(46861)
- 财经(45270)
- 范(44832)
- 师范(44416)
- 北京(43572)
- 农业(42803)
- 经(41291)
- 州(40628)
- 院(39752)
- 经济学(36537)
- 师范大学(35983)
- 基金
- 项目(241852)
- 科学(189570)
- 基金(174961)
- 研究(174544)
- 家(153137)
- 国家(151865)
- 科学基金(130904)
- 社会(108344)
- 社会科(102538)
- 社会科学(102505)
- 省(95274)
- 基金项目(94277)
- 自然(87465)
- 自然科(85286)
- 自然科学(85266)
- 自然科学基金(83696)
- 划(80053)
- 教育(79960)
- 编号(71911)
- 资助(71303)
- 成果(55923)
- 重点(53902)
- 部(52438)
- 发(51380)
- 创(50044)
- 课题(48240)
- 创新(46660)
- 科研(46512)
- 大学(44722)
- 教育部(44669)
- 期刊
- 济(129827)
- 经济(129827)
- 研究(88473)
- 中国(58600)
- 学报(55319)
- 科学(50235)
- 农(48440)
- 管理(46551)
- 大学(41171)
- 财(40878)
- 学学(38612)
- 教育(35395)
- 农业(34125)
- 技术(29393)
- 业经(22954)
- 融(21641)
- 金融(21641)
- 财经(20436)
- 图书(20278)
- 资源(19494)
- 经济研究(19374)
- 业(17860)
- 问题(17522)
- 经(17336)
- 科技(16838)
- 版(15876)
- 理论(15452)
- 技术经济(15198)
- 实践(14420)
- 践(14420)
共检索到459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春梅 杨立中 贺玉龙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0.727 hm2增加至2006年的1.2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年的1.003 hm2下降至2006年的0.879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277 hm2上升至2006年的0.321 hm2,表明该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由可持续状态向不可持续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永鹏 车越 赵军 张明成 万云峰 吕世会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全面分析流域特征及水系特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环境质量分异状况,从空间、时间、目标、风险等维度综合探析区域水资源冲突,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水资源系统仿真和动态模拟,探讨不同产业发展模式、水资源利用策略下的优化情景,从面向流域综合管理的水资源生态补偿、面向区域产业转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面向多目标开发的河流生态系统管理、面向山区民族村寨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等角度提出了全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庆 汪应宏
文章从土地伦理的维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耕地利用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土地伦理理论与耕地利用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反映了这种土地伦理思想,耕地利用保护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伦理发展水平,而土地伦理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保护效果具有决定作用。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土地伦理 保护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应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现状存在不少问题,造成了中职学校招生难、学生流失率高、经济发展没有足够的人力支撑、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人才培养艰难等。应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对中职学校所需专业人才采取特殊政策;开展能工巧匠提升及资格认定等工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应仟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在对该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现状背后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以免费师范生为重点培养对象、以"国培"与"民培"、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并进行资格认定等培养模式,以提高民族地区中职教师数量和质量,整体提升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殷红梅
自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通过检索研究文献发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已成为国内旅游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稳定方向。然而实践表明:基于区域微观尺度的民族县域旅游发展优劣是衡量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尺之一,因此对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进行科学评价,才能有的放矢地为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出适宜策略。本文构建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的资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发展县域凯里(市)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1.510,显示出其作为黔东南州首府旅游发展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基础优势;极核发展县域雷山、镇远、施秉、黎平、从江和榕江旅游发展速度较快,逐渐成长为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核心民族县域;均衡发展县域锦屏、台江、剑河、黄平、麻江和丹寨发展潜力较大;滞后发展县域岑巩、三穗和天柱发展较为缓慢。上述结果揭示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和规律,为民族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开拓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是发展生殖健康产业的重点,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个案,对我国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育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服务既有着极大的需求欲望,也有着一定的支付能力,而且低年龄段、高收入家庭的育龄妇女更是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开拓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时,不但要关注育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服务价格的可接受性,还要注重其技术含量、管理机制、宣传方式等其它非经济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位于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南山区 ,面积广、人口多、农业基础较好。本文分析了该区的农业资源特征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 ,对比国内外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提出适合本区的模式及农业现代化方向 ,并针对存在问题指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东南山区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蓓
[目的]生态安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态安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生态足迹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人均生态赤字/盈余、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协调系数综合评定2009—2015年川西南高原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发展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1) 2009—2015年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 490 hm~2增加到1. 642 hm~2,人均生态容量逐年递减,人均生态足迹远低于人均生态容量,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下降,2013—2015年,出现上升,资源利用效率开始下降。(3) 2009—2015年生态压力指数由3. 081增长到了3. 907,整体呈增加趋势,生态协调系数D由2009年的1. 260下降到2015年的1. 217。[结论]甘孜藏族自治州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远高于生态系统本身的供给能力,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川西南高原地区所承受的环境生态压力越来越大,发展的需求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较差,生态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馨 陈永毕 杨霄 王思恬
【目的】探索喀斯特地区生态网络构建与典型区域划分、整体网络布局优化的方法,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称黔西南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理有序开展的空间布局和模式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筛选约束因子,形成综合阻力面,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识别重要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构建生态网络划分典型区域,结合生态断裂点及生态暂歇点识别,提出生态网络整体优化及分区管控建议。【结果】黔西南州生境斑块具有明显的分区差异性,核心区面积为5 908.81 km~(2),集中连片分布于研究区东南及西南部区域,生境质量较高;北部及中部区域因带状耕地分布较多,打破了林地的空间连续性,导致核心区斑块破碎化严重。基于MSPA识别出斑块面积大于1 km~(2)的生态源地44个;基于MCR模型生成潜在生态廊道55条,总长度约2 563.422 km;基于生态廊道进行生态网络构建识别出生态节点43个。生态网络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中部及北部生态源地相对较少,导致生态廊道断裂,南北区域缺少物质信息交流的渠道。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生态典型区域并提出针对性管控策略,新增生态旅游景点26个、生态暂歇点39个和生态断裂点32个;提出生态网络整体优化布局建议。【结论】黔西南州生态网络构建及典型区域优化有利于形成更具连续性、完整性的生态保护格局和空间网络体系,进而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网络构建提供科学的生态网络范式,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冲 金建君 应军素 罗永剑
为了揭示温岭市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并探讨其内在原因,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FAO数据库及其他国际权威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从耕地资源的供需平衡、供需结构以及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温岭市2000~2006年耕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生态承载力模型予以改进。结果表明:目前温岭市耕地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加剧趋势,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0.005 9hm2上升至2006年的0.049hm2,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类生物产品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粮食和油料的生态足迹供给严重不足;2000~2006年,耕地资源生态足迹指数在波动中急剧下降,但生态效率不...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温岭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燕
介绍口述历史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口述历史的研究与发展概况,以及西部口述历史文献资源对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现状,探索出图书馆开发与永久性保存西部口述历史文献资源的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彭兴德 刘荣让 彭祖才 古德礼
在分析贵州省从江县椪柑气候适宜性的基础上,确定了椪柑生态气候主导指标,分析影响椪柑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依此对黔东南山区椪柑生产进行区划,同时比较不同种植区椪柑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椪柑 气候适宜性 区划 黔东南山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海洋 马洪斌 高翔 杨海鑫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区,当地侗族居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饱含的生态智慧确保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稳态延续。立足于文化整体观,从观念层面、技术层面和组织层面入手,探讨了侗族的传统观念、传统技术和社会组织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了侗族传统文化流变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尊重与保护侗族传统文化,有利于黔东南州侗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延续。
关键词:
侗族 传统文化 生态环境 森林保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智强 吴诗嫚
土地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基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对于保证整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足迹将人类消耗加以量化,并和区域土地的承载力进行对比,来判断研究区域的土地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状况。为了全面分析抚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运用改进的"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针对抚州市的具体情况,对抚州市生态足迹进行计量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抚州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探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潘家湾土家族乡为例
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探讨——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村寨旅游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典型案例分析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区域旅游风险危险性评价——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西南地区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研究——以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
脱贫地区旅游业、城镇化及就业吸纳关系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小学生幼小衔接阶段人际关系生态化的研究——以北京市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调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