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6)
2023(15058)
2022(12881)
2021(11817)
2020(9725)
2019(22358)
2018(22163)
2017(42134)
2016(22398)
2015(25033)
2014(24730)
2013(24431)
2012(22811)
2011(20559)
2010(20468)
2009(18547)
2008(17567)
2007(15371)
2006(13750)
2005(12112)
作者
(62048)
(52020)
(51682)
(49195)
(33296)
(25113)
(23621)
(20235)
(20158)
(18555)
(17865)
(17775)
(16743)
(16284)
(16090)
(15797)
(15296)
(15019)
(15011)
(15000)
(13074)
(12556)
(12457)
(12292)
(11816)
(11634)
(11326)
(11195)
(10538)
(10205)
学科
(113532)
经济(113347)
管理(60103)
(55887)
(44093)
企业(44093)
方法(42002)
数学(35981)
数学方法(35542)
地方(31430)
中国(29630)
(28905)
业经(24497)
(20884)
(20815)
农业(19727)
环境(18834)
地方经济(17368)
(16793)
(16370)
(15764)
贸易(15752)
理论(15275)
(15085)
(14854)
(14787)
金融(14784)
技术(14241)
(14133)
银行(14118)
机构
学院(311022)
大学(308484)
(135816)
经济(133176)
管理(120149)
研究(109835)
理学(102844)
理学院(101631)
管理学(99933)
管理学院(99333)
中国(82640)
(66189)
科学(65514)
(59216)
(53941)
中心(51120)
(50120)
研究所(48893)
(48146)
财经(46856)
业大(43496)
(43247)
师范(42843)
(42441)
经济学(41715)
北京(41319)
(40219)
(38030)
经济学院(37197)
农业(36809)
基金
项目(211080)
科学(167528)
研究(157278)
基金(152282)
(131298)
国家(130152)
科学基金(112873)
社会(102952)
社会科(96710)
社会科学(96681)
(84002)
基金项目(81213)
教育(71470)
自然(70819)
(69835)
自然科(69064)
自然科学(69051)
自然科学基金(67773)
编号(63544)
资助(61227)
(50720)
成果(50196)
重点(47870)
(46478)
课题(44345)
(43856)
国家社会(42154)
创新(40985)
发展(40751)
教育部(40104)
期刊
(159877)
经济(159877)
研究(94445)
中国(65290)
(45530)
管理(44914)
(43869)
学报(42964)
科学(42643)
大学(33831)
教育(33309)
学学(31800)
农业(30332)
技术(30212)
(28967)
金融(28967)
业经(25940)
经济研究(25247)
财经(23377)
问题(20659)
(20281)
资源(17142)
技术经济(16809)
(16041)
统计(15296)
现代(14327)
世界(14301)
图书(14212)
(14200)
商业(14034)
共检索到477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常州  丁登山  邬震  
本文应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在简要介绍该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南通市的1995~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生态足迹的供需平衡状况分析,阐述了南通市生态足迹的三个阶段,并计算出三个产业的生态足迹占用比例。结果表明:南通市1995~2002年间人均生态赤字逐年上升;第二产业生态足迹占用最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莹  林文鹏  宗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定量化可持续评价的重要理论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合遥感产品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调整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增加了污染物账户。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分别计算了南通市2000~2013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改进模型下的南通市2000~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都是稳步增长的,改进后的模型变化较小;(2)南通市2000~2013年生态承载力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南通市连续14年出现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308 6 hm~2/人上升到0.587 7 hm~2/人,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可见,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研究区自然资源利用状况。最后,针对南通市生态不安全状况,从土地结构、能源消费等方面提出减少生态足迹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做为一种偏重生态的可持续评估手段,生态足迹方法往往难以全面地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少学者主张将生态足迹指标与其它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以创建复合指标的方法来评估区域生态-经济协调性,从而弥补生态足迹方法的这一不足。不过,该手段忽视了生态足迹指标本身同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因此,笔者试图对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作用做出相关分析,研究建立了江苏省1995年~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作为模型因变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占用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8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博  
为了更好地使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海洋经济的发展,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分析了海洋产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对海洋高职人才的需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适时优化涉海专业结构,完善海洋教育体系,扩大招生规模,匹配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健  陈逸  濮励杰  黄飞鸿  张继军  顾圣亮  
首先简介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并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及具体划分方面,提出自己见解。通过计算1984—2004年间,我国西部地区广西崇左市、中部地区安徽滁州市、东部地区江苏南通市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确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及我国中东西部地区实际,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鹏  丁生喜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青海省2000-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青海省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于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资源的消费严重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而造成生态赤字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结合青海省发展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助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守中  王拓  
本文选择反映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等四大方面内容的15个指标,采用标准十等分评分法,全面评估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描述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和差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辉  陈晓峰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点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也是产业集群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把产业集群生态化改造看成是一项渐进的系统工程,并以南通市为例,在对其产业集群发展及生态化演进整体判断的基础上,从企业、产业、政府等多层面提出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战略重点和思路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中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决定了课程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找准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机制,并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实现专业拓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周峰  钟太洋  马其芳  杜文星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DEA(Data Envelopm entAnalysis)数据包络模型,选取输入指标开发区占市域土地面积比重、开发区生产总值指数、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开发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数,选取与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体系为输出指标。研究结果:(1)区域差异:苏南有效性大于苏中,苏中有效性大于苏北地区;(2)无效原因:以开发区土地比重和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为主;(3)工业化的联动发展机制趋势尚不明显;(4)江苏省开发区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集中表现为对市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研究结论:D EA模型分析开发区对市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国柱,倪春燕,程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立群  李冰  郭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1980-2009年的生态足迹较大,且始终存在生态赤字。运用PLS模型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发现: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常住人口等因素都对生态足迹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振华  苏维词  赵卫权  
为揭示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性,弥补水足迹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占用的缺陷,文章结合“水生态足迹”与“脱复钩”理论,从水量(用水量)和水质(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视角,采用Tapio弹性指数评价贵阳市2002-2014年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水平。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除2011年扩张性水质型负脱钩外,其余年份为水量型或水质型强(弱)脱钩,且历年脱钩指数时间序列上波动明显,其脱钩平均值为0.138;由于贵阳市GDP增速稳定,故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取决于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故实现贵阳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限制工业用水和污水排放量,还要节约生活用水量,减少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另外,相比水足迹,运用水生态足迹的视角评价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更具科学性、全面性,有助于丰富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评价角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刚毅  刘杰  
为探索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基于改进的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中原城市群2001~2016年水量生态足迹和水质生态足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脱钩评价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环境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中原城市群总体水生态足迹表现出波动增加趋势,农业水足迹在水量生态足迹中比重最大,超过50%;(2)地下水质生态足迹和地表水质生态足迹的比例约为4∶3,2001~2010年导致地表水质生态足迹面积最大的污染物是硝态氮,2011~2016年磷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而导致地下水质生态足迹的规律较为复杂,由多种污染物交替决定;(3) 2001~2016年,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由弱脱钩的不协调和初级协调向强脱钩的中级协调转变,表明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在逐步增强;(4)中原城市群内部各城市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时间上表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在空间上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中原城市群在协调度上的表现优于其在脱钩指数上的表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玉  卞新民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作物生产是通过轮作进行的,某些地区存在耕地的弃耕现象。Wackernagel生态足迹方法没有考虑复种的影响,耕地类生态足迹核算结果实际是播种面积,而生态承载力核算得到的是耕地面积,因此,二者不具有可比性,生态足迹盈余核算存在逻辑性错误。从理论角度采用复种指数修正耕地类生态足迹,使核算结果为耕地面积,增强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可比性。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分析了阜宁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1995~2003年的生态供需状况及发展能力变动趋势,采用生态足迹盈余强度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1995~2003年,阜宁县人均生态足迹从1.120 7 hm2增加到2.434 0 hm2,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