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3)
- 2023(16833)
- 2022(14318)
- 2021(13165)
- 2020(10915)
- 2019(24779)
- 2018(24381)
- 2017(46322)
- 2016(25098)
- 2015(27669)
- 2014(27213)
- 2013(26698)
- 2012(24653)
- 2011(22104)
- 2010(21734)
- 2009(19393)
- 2008(18392)
- 2007(15783)
- 2006(13791)
- 2005(11893)
- 学科
- 济(104476)
- 经济(104381)
- 管理(69595)
- 业(65365)
- 企(50670)
- 企业(50670)
- 方法(42736)
- 数学(37951)
- 数学方法(37470)
- 农(31157)
- 地方(29215)
- 中国(28810)
- 财(23933)
- 业经(23261)
- 环境(22953)
- 学(22684)
- 农业(21387)
- 贸(18479)
- 贸易(18467)
- 易(17858)
- 制(16710)
- 技术(16412)
- 和(15885)
- 划(15279)
- 发(15182)
- 地方经济(14832)
- 融(14716)
- 金融(14714)
- 银(14676)
- 银行(14627)
- 机构
- 学院(340749)
- 大学(337222)
- 济(136705)
- 经济(133916)
- 管理(132199)
- 研究(118038)
- 理学(114383)
- 理学院(113035)
- 管理学(110997)
- 管理学院(110384)
- 中国(88439)
- 科学(76233)
- 京(72239)
- 农(65277)
- 财(59470)
- 所(59418)
- 业大(57200)
- 中心(55787)
- 研究所(54624)
- 江(51707)
- 农业(51072)
- 财经(47603)
- 范(45619)
- 师范(45046)
- 北京(44703)
- 院(44172)
- 经(43409)
- 州(41170)
- 经济学(40985)
- 省(39965)
- 基金
- 项目(244062)
- 科学(191589)
- 基金(175932)
- 研究(172753)
- 家(156306)
- 国家(154984)
- 科学基金(132408)
- 社会(110281)
- 社会科(104482)
- 社会科学(104450)
- 省(98501)
- 基金项目(94553)
- 自然(87792)
- 自然科(85640)
- 自然科学(85617)
- 自然科学基金(84023)
- 划(82348)
- 教育(78044)
- 资助(70335)
- 编号(68266)
- 发(57061)
- 重点(55654)
- 部(52167)
- 成果(52121)
- 创(51155)
- 创新(47899)
- 课题(47862)
- 科研(47558)
- 计划(46476)
- 国家社会(45583)
- 期刊
- 济(149348)
- 经济(149348)
- 研究(92150)
- 中国(70697)
- 农(58725)
- 学报(58258)
- 科学(54088)
- 管理(45989)
- 财(45216)
- 大学(44039)
- 学学(41967)
- 农业(40569)
- 教育(32970)
- 技术(29969)
- 融(29277)
- 金融(29277)
- 业经(27319)
- 经济研究(23006)
- 财经(22091)
- 业(21550)
- 问题(20128)
- 资源(19972)
- 经(18992)
- 科技(17757)
- 版(17220)
- 技术经济(16146)
- 业大(15554)
- 统计(15357)
- 图书(15225)
- 商业(15220)
共检索到500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刘小芳 崔晶
低丘缓坡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能有效保护优质耕地、缓解用地矛盾,但作为开发项目,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松滋市2012年度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定量反映开发过程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生态足迹为97 962.63hm2,占总生态足迹的98.12%,是影响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消耗的关键因素;机械、占地、废弃物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 082.7hm2、790.11hm2、3.00hm2。据此提出减少材料消耗、降低能耗等减少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合理对策和措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清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疾病初级诊治的职责。村卫生室的收入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医生的收入水平与工作积极性。而村卫生室的收入受到村卫生室门诊人数、经营面积、村医人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湖北省松滋市259所村卫生室年收入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村卫生室年收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逐步回归 村卫生室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伟松 李江风 钟紫玲
为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通过构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进行生态适宜性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生态适宜性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基本适宜、较不适宜及不适宜5种类型,其面积分别为65.92km2、127.72km2、119.60km2、54.87km2和9.21km2;同时位于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基本适宜的低丘缓坡资源占研究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低丘缓坡资源总面积的86.88%。从生态学角度构建的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合理,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具...
关键词:
GIS 低丘缓坡 生态适宜性评价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几年来,湖北省松滋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国家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靖 廖和平 蔡进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是缓解用地压力、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须在适宜性前提下进行以规避潜在风险。将有序加权平均方法(OWA)和GIS平台相结合,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实例,从景观风险、社会风险和生态风险3个方面选取了11个指标构建了低丘缓坡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模拟出5种政策情景下的开发建设适宜性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决策风险系数α增大,全区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总体更高;不同政策情景下,研究区西部片区的适宜性情况总体优于东部片区,建成区周边区域的适宜性高于偏远区域,在非极端政策情景下,低丘缓坡土地适宜性分区相对破碎;在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巴南区新增城镇用地布局主要分布在非低丘缓坡区域,对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布局的规划决策总体表现出较为谨慎和保守的态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低丘缓坡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可为类似区域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提供方法借鉴和实践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红波 张慧 赵俊三 袁磊
研究目的:评价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方法:以GIS为系统环境,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地理空间过程,"生态位"确定元胞邻域之间的转换规则,构建元胞自动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研究结果:模型运行得出了安宁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的等级图谱,适宜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低丘缓坡区域的东北部,模型运行有效。研究结论: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行结果生态意义明确,适用于生态保护为目的的同质性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为评价、优化和编制低丘缓坡专项规划方案奠定了很好基础,也为类似的山地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丹璞
[目的]农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评估湖北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今后统筹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9—2015年湖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容量及生态赤字,分析了该省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组分变化和各项农业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状况,对资源开发总体形势展开了评价。[结果] 2009—2013年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增,2014和2015年明显降低,但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人均生态容量。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草地构成了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的主体,且开发强度呈上升趋势。其中,玉米、小麦、稻谷、蔬菜以及各类畜产品和水产品,部分能源资源的开发强度增强。[结论]湖北省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已超过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面临较大压力。全省需要从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合理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发展高效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效率,降低人均生态足迹,维持生态容量。保证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宇 游和远
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概念框架,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和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湖北省1998~2013年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六年来,湖北省土地生态压力呈逐年减少趋势,土地生态状态和土地生态响应呈逐年增大趋势,湖北省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呈上升趋势。同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农用化肥的施用数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指标对本区土地生态安全影响最大,要想提高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就需要从以上四个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之浩 张春花 安济文
当前,高新园区作为大连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地理区位及政策、产业优势,发展迅速在IDC公司(国际数据公司)最新公布的全球离岸交付指数城市排名中,大连位居中国第一位,全球第五位,其软件及服务外包业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新园区已成为大连市对外开放先导区、科技兴市示范区,正朝着国际一流创新型特色科技新城区的目标发展。随着发展建设步伐加快,高新园区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楚亮
近年来,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江西省共青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的压力日渐增大,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出路在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总体思路是,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绘,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明浩 王学雷 任宪友 王慧亮 周海燕
为了分析洪湖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洪湖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同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水足迹模型,计算了洪湖市的水足迹。结果表明,洪湖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由1.450 8 hm2攀升到2.022 3 hm2,8年间增长近40%,其中能源用地和耕地生态足迹的贡献率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稍有下降趋势。2000-2007年洪湖市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随着生态足迹的不断增大,生态赤字逐渐加大,2007年人均生态赤字达1.373 1 hm2,表明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洪湖市处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磊 张洪 包广静 张静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镇经济带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社会经济限制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生态经济制约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4个一级和九个二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并根据不同类型区低丘缓坡土地禀赋与社会经济情况,具体阐述了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杉 陈前虎 梁影君 姚宏平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低丘缓坡 土地评价 开化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山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土地开发和保护问题已成为浙江省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丽水市,地处浙江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熊浩宇
城镇土地合理利用需要正确处理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质量、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绝对量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土地相对增量,一直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掘城镇内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同时通过对不同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方向,提供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关键词:
集约利用 GIS 城镇 潜力评价 湖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