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4)
2023(16491)
2022(13838)
2021(12792)
2020(10948)
2019(25319)
2018(25023)
2017(48109)
2016(25954)
2015(29090)
2014(28888)
2013(28847)
2012(26579)
2011(23699)
2010(23692)
2009(22224)
2008(22099)
2007(20020)
2006(17499)
2005(15381)
作者
(74388)
(62501)
(62260)
(59196)
(39691)
(30201)
(28195)
(24501)
(23691)
(22320)
(21372)
(21047)
(19715)
(19645)
(19224)
(19211)
(18936)
(18349)
(18092)
(18025)
(15490)
(15308)
(15140)
(14552)
(14050)
(14028)
(13853)
(13800)
(12623)
(12562)
学科
(114677)
经济(114555)
(99975)
管理(83215)
(81096)
企业(81096)
方法(50809)
(49993)
数学(41891)
数学方法(41410)
业经(33613)
农业(33224)
(32797)
地方(27219)
中国(26605)
(22708)
财务(22663)
财务管理(22627)
(21794)
企业财务(21390)
(20522)
贸易(20511)
技术(20058)
(19890)
(19736)
(19360)
环境(18755)
(18148)
理论(17804)
(17497)
机构
学院(373714)
大学(364532)
(154911)
经济(151781)
管理(150076)
理学(129560)
理学院(128204)
管理学(126164)
管理学院(125473)
研究(118170)
中国(92786)
(75481)
(73926)
科学(73347)
(69391)
(60731)
(59142)
业大(58765)
中心(57626)
农业(56857)
财经(55250)
研究所(53587)
(50034)
(46694)
师范(46243)
(46143)
经济学(46076)
北京(45952)
(42383)
经济管理(42234)
基金
项目(252170)
科学(199893)
研究(184812)
基金(183227)
(158590)
国家(157125)
科学基金(136806)
社会(118623)
社会科(112118)
社会科学(112086)
(102578)
基金项目(98415)
自然(88766)
自然科(86625)
自然科学(86602)
自然科学基金(85053)
(83300)
教育(83143)
编号(75529)
资助(73255)
成果(58527)
重点(56227)
(55736)
(55104)
(54344)
课题(50830)
创新(50191)
国家社会(48578)
(48506)
科研(48400)
期刊
(178563)
经济(178563)
研究(100974)
(72866)
中国(69193)
(56845)
学报(55533)
管理(55235)
科学(53351)
农业(49270)
大学(42824)
学学(40942)
业经(35859)
技术(34514)
(34003)
金融(34003)
教育(30788)
财经(26858)
(26565)
经济研究(24961)
问题(24596)
(23121)
技术经济(20474)
资源(19596)
(19353)
现代(17860)
统计(17643)
商业(17548)
世界(17362)
财会(17052)
共检索到549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成升魁  张丹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子刚  郑瑜  
本文初步界定了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将水生态足迹分为水产品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污染生态足迹,并建立了水生态足迹模型。其中,采用了Wackemagel的水产品生态足迹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采用了基于水资源消耗量的计算模型;采用零维模型计算污染稀释净化需水量,构建水污染生态足迹模型。最后,以扣除60%生态需水为前提建立了水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模型计算了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承载力超过水生态足迹,呈现生态盈余,但是水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水生态足迹在不断增大;由于水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大,水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毅斌  宗刚  
对已有的利用生态足迹计算高寒草原圣域生态承载力的文章进行了综述,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方法本身和计算中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适当修正。在此基础上,以普兰县为例,具体地对该区域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期为该地区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翠娟  
[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国,研究其农业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不仅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河南省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分别计算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河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2007年的1.491hm~2/人上升至2016年的2.164hm~2/人,增长率45.10%,而人均耕地承载力却未出现同步增长,生态赤字不断加大。(2)2007年河南省草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101hm~2/人, 2016年上升至0.132hm~2/人,增长率3.1%;而人均草地承载力却出现下降,下降率达26.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2007—2016年河南省水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水域承载力均未有太大变化。相比于耕地、林地和草地,其水域的供求差距最大。降低水域供求矛盾,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是关键。(4)在农、林、牧、渔业中,河南省林地的人均生态足迹是唯一呈下降趋势的产业, 2007年人均林地生态足迹为0.052hm~2/人, 2016年下降为0.046hm~2/人,下降比率为11.54%;林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是在4个产业中唯一出现增长的产业,上升比率为27.90%,但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结论]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耕地保护、草地的确权及保护、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继续退耕还林是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一群  郭辉军  杨东  温庆忠  华朝朗  
选择和建立能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能够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文明状态的方法与指标,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之一。研究基于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研究成果,对云南省16州(市)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剖析了全省及主要州(市)生态赤字或盈余的驱动因素,为监测全省生态文明进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显示:全省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局部存在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目前的生态盈余水平将受到较大挑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对比关系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各州(市)生态文明状态,可以作为生态文明评价的重要量化指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岩  王珂  才琪  吴宇伦  张大红  
以浙江省71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利用熵权法与专家法确定综合权重,将状态空间法与向量模法相结合计算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分析比较2001~2016年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GIS技术对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等级分布格局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适度可载区并且得到了持续改善;林木采伐强度、森林火灾致灾率、单位面积GDP、单位面积工业产值等指标权重最大;浙江省森林生态承载力状况分布不均衡,西南部承载力水平最高,中部次之,浙北地区最低;浙江省森林生态承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性,高-高聚类显著性更强,且大多集中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文国  何明雄  潘科  祝其丽  周芸  樊毅  胡启春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对四川省2001—200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1—2009年间四川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利用率在逐步提高;干旱灾害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大,四川省历年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四川省水资源存在严重分布不均的现象,经济较为落后,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小的西部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经济较为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的东部盆地地区水资源量小,生态盈余较低,在绵阳、遂宁、内江、自贡等地出现生态赤字,水资源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东  封志明  杨艳昭  
以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构建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CCI),以分县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了我国县域尺度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①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以生态赤字区为主,生态盈余区和生态平衡区为辅。不足1/5的人口分布在约2/3表现为生态平衡或盈余的国土面积上,而4/5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足1/3表现为生态赤字的国土面积上;②中国分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呈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大体由东南到西北呈现从严重超载到富富有余的分布态势。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已严重失衡,且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迁入较为集中的沿海城市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空间生态不平衡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春艳  刘吉平  李秀霞  
文章将水资源用地引入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建立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结合吉林省梨树县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计算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本研究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区域规划或政策制定中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家其  王佳  吴宜进  葛咏  王程昊  
以恩施地区201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其201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分别与恩施地区贫困村分布密度进行空间耦合。研究表明:(1)恩施地区人均生态盈余为0.46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47 1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48hm2;(2)贫困村分布密度最高的来凤县、建始县人均生态盈余很少,而贫困村分布密度最低的利川市、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人均生态足迹最高和最低的县分别是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的生态承载力最高,人均生态盈余最高的是宣恩县、鹤峰县,万元GDP生态足迹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利川市,巴东县;(3)通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艳红  楚新正  金海龙  
文章对艾比湖地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艾比湖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222 hm2,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3.19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029 hm2。表明艾比湖地区的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从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给需求结构看,耕地、建筑用地、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出现人均生态赤字,表明艾比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消耗当地土地和能源资源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水域、草地虽出现人均生态盈余,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生态供给丰富,主要与地方采取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措施等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先贵  肖玲  兰叶霞  王书转  马彩虹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 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 年的0.5508 ha 逐年增加至2002 年的1.1059 ha,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9517 ha 逐年减少到0.8102 ha。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陕西省1978 年的生态盈余为0.4009 ha,1992 年出现生态赤字,2002 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958 ha。预测陕西省2010 年和2015 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3ha 和1.25...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玉玉  曹宇  谭永忠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安全格局,探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土地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安全格局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依此展开生态用地保护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低、中、高水平安全格局下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445.31 km~2、327.87 km~2、171.09 km~2,分别占全县面积的58.34%、1.32%、0.69%。低水平安全格局下的生态用地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和底线,应以严格的保护为主;中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是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缓冲地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恒博  姚顺波  郭亚军  赵敏娟  
为了客观地评价生态承载力及其时空演化规律,通过构建以价值量为单位的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框架,选取2000~2015年陕西省9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LISA集聚图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分布特征、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及三大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低值集聚现象明显,且向关中地区集中。(2)林地面积和当量因子价值是促进生态承载力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人均消费价值是抑制生态承载力指数提升的主要因素。(3)影响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陕西省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工程投入力度,减缓人均消费价值增长速度,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承载力政策,以达到改善生态承载力的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肖妮  王国红  包荣成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发展也需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来带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分析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才承载力在区位空间、发展目标、资源要素、创新要素上的耦合关系,构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人才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浙江省2007—2012年的数据,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才承载力的耦合度曲线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演变轨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