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9)
2023(9719)
2022(8158)
2021(7554)
2020(6309)
2019(14178)
2018(13879)
2017(26348)
2016(13942)
2015(15310)
2014(14831)
2013(14289)
2012(12539)
2011(11101)
2010(10508)
2009(9106)
2008(8335)
2007(6649)
2006(5335)
2005(4278)
作者
(36984)
(30968)
(30765)
(29303)
(19281)
(14882)
(13972)
(12187)
(11879)
(10702)
(10517)
(10418)
(9675)
(9536)
(9304)
(9295)
(9256)
(9090)
(8824)
(8661)
(7510)
(7359)
(7347)
(7155)
(6961)
(6856)
(6596)
(6352)
(6093)
(5982)
学科
(58318)
经济(58274)
管理(39597)
(33872)
方法(28334)
(27114)
企业(27114)
数学(25871)
数学方法(25527)
(14988)
地方(14961)
环境(13393)
(12814)
中国(12785)
(12071)
业经(11469)
农业(10348)
(9224)
地方经济(8848)
(8826)
(8728)
贸易(8725)
(8444)
(8237)
技术(8214)
财务(8207)
财务管理(8192)
企业财务(7821)
资源(7423)
理论(7362)
机构
学院(184375)
大学(182375)
管理(75376)
(75335)
经济(74001)
理学(66978)
理学院(66241)
管理学(64951)
管理学院(64621)
研究(59181)
中国(43400)
科学(38336)
(36439)
(31396)
中心(29030)
(28667)
业大(28493)
(27474)
财经(26667)
研究所(25887)
(25110)
(24617)
(24502)
师范(24241)
经济学(23513)
(22860)
农业(22410)
经济学院(21508)
北京(21447)
经济管理(20844)
基金
项目(144386)
科学(116739)
基金(108253)
研究(103007)
(95539)
国家(94869)
科学基金(83029)
社会(67956)
社会科(64660)
社会科学(64648)
基金项目(58608)
(56110)
自然(54899)
自然科(53581)
自然科学(53569)
自然科学基金(52571)
(47949)
教育(46692)
资助(42038)
编号(40151)
重点(33514)
(31994)
(31731)
(30634)
国家社会(29363)
成果(29068)
创新(28765)
科研(28479)
教育部(27214)
人文(26913)
期刊
(71656)
经济(71656)
研究(44432)
学报(28026)
科学(27462)
中国(27212)
管理(25176)
(23990)
(22982)
大学(21802)
学学(21074)
农业(17192)
技术(16412)
教育(14029)
业经(12496)
资源(12405)
财经(12037)
(11451)
金融(11451)
经济研究(10972)
(10303)
问题(9876)
(9523)
科技(9221)
(8712)
统计(8378)
技术经济(8229)
(8018)
理论(7879)
商业(7582)
共检索到240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枫华  吕森伟  刘术新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探寻城市生态安全的演变特征,分析了2000-2008年丽水市快速发展时期生态足迹的构成及其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丽水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持续升高的态势,从0.884 hm2增至1.511 hm2,年均增幅为6.96%;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为稳定,年变化率低于0.69%;2008年生态足迹多样性为0.974,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为1.465 hm2,分别是2000年的1.50倍和2.56倍.说明城市化发展影响了丽水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的居民消费水平已经成为生态压力的主体.适度控制资源开采规模,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目前该类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翁栋  杨东旭  
体育旅游是近十年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但随着体育旅游的兴起,体育旅游者的生态文明行为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等研究方法对365名丽水市莲都区体育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生态文明行为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莲都区体育旅游者的基本情况、项目参与情况、动机、行为特征以及生态文明行为。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体育旅游者的动机分为娱乐动机、新奇动机、健美动机,将体育旅游不文明行为分为了卫生方面、公共次序方面、尊重自然方面和粗鲁行为方面,并对此进行了交叉分析。最后根据莲都区体育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及特征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信  李王鸣  
聚焦区域视角下的传统村落风貌,提取"村落建筑"、"村落格局"、"村落地形"、"村落产业"、"村落文化"五个风貌单要素,构建传统村落风貌评价体系,引入ESDA方法定量分析,找寻区域空间内小范围集聚分布的风貌组群。同时以此为基础结合丽水市域内的172个已经成功申报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确定以典型风貌类型、风貌集成廊道、风貌分区为主体的区域传统村落风貌组群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丽水市传统村落风貌在小范围空间内体现出较强的同质化特征,在较大尺度的分区中体现出差异化特征,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显现出共性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小飞  傅春  陈伏生  杨丽  
水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其效益外部性使得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成本应由相关的若干区域共同承担,因此,建立合理的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及区域内外共同补偿机制是当前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前沿。通过构建水足迹与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对江西省及11地市水足迹与水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估算。主要结果如下:2000~2013年,江西省总生产水足迹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粮食、水产品、猪肉生产所占比重较大,水盈余呈波动下降趋势。11地市生产水足迹与水足迹效率呈上升趋势,除南昌市出现水赤字要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外,其余各市均有水盈余,应获得生态补偿资金。2000~2013年江西省水盈余共需补偿1 805.76亿元,平均每年128....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云美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开发的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关键。根据生态旅游的特征,在综合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旅游开发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征询,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法对生态旅游资源各评价因素和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组合条件、知名度和影响力、大气质量、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水体质量是居于前5位的重要影响因子。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法得出丽水生态环境条件优势最明显,11个评价因子中有9个评价因子的价值系数(V)大于1;...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雄熊  杨晓琴  
以欠发达地区浙江省丽水市为例,通过对丽水市生态经济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扬长避短,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防止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实现粗放型、掠夺型的经济增长,并指出丽水市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生态经济的几点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云美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条件。本文根据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将丽水市分为4个生态旅游区。同时,指出丽水生态旅游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加大区内交通建设力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和环保宣传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荆治国  周杰  齐丽彬  解修平  郎海鸥  何忠  杨林海  
本文以中国各省(市、自治区)200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类体系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中最新的均衡因子,计算并分析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经济板块2004年的生态足迹、各地区地均生态承载力及地区万元GDP生态足迹。引入了"地均生态承载力"概念,讨论了不同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各地区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1999年,2002年,2003年,2005年中国生态足迹进行了比较,就其异同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人均生态赤字为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丽霞  任志远  薛亮  
文章选择延安地区为实证案例,采用生态安全与生态足迹方法评价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在区域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或不安全发展态势。其中,生态安全度综合评分值为0.404,属于较不安全;人均生态足迹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0.474 6 hm2的人均生态赤字。同时,就实证分析过程对2种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及适用范围予以评价,以期为探讨更真实、全面、客观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炜  朱玉林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缺陷在于固有的静态性和研究对象仅为生态系统的单一性,而深入进行Tapio脱钩分析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动态反应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和有效评定双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因此在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有效克服其缺陷并对区域可持续性做出综合评判。结果表明:1)娄底市人均生态足迹随时间呈倒"U"型分布,其中能源足迹的贡献率最大。2)长期面临严重的生态赤字,处于相对的不可持续状态。3)脱钩关系由"扩张性负脱钩"到"弱脱钩"到"强脱钩",表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越来越低,但仍面临较大的生态压力。根据上述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等四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炜  朱玉林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缺陷在于固有的静态性和研究对象仅为生态系统的单一性,而深入进行Tapio脱钩分析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动态反应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和有效评定双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因此在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有效克服其缺陷并对区域可持续性做出综合评判。结果表明:1)娄底市人均生态足迹随时间呈倒"U"型分布,其中能源足迹的贡献率最大。2)长期面临严重的生态赤字,处于相对的不可持续状态。3)脱钩关系由"扩张性负脱钩"到"弱脱钩"到"强脱钩",表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越来越低,但仍面临较大的生态压力。根据上述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等四点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耕  王嘉丽  王彦双  
鉴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在全面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区域能值密度计算辽河流域15个城市2001—2012年间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变化,并且借助GIS技术平台探索流域内生态安全及生态赤字时空演变趋势。12年来辽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均有所增加,但是生态足迹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态承载力,致使流域内除2001与2009年略有生态盈余外,其余年份均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虽在波动下降,但整体指数值仍大于1,辽河流域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与东辽河地区和西辽河地区相比,辽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大部分地区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并且长期出现生态赤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远建  马翼飞  梅怡明  
浙江省丽水市是我国东部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依托自身生态资源等优势,推动生态产业有机融合,取得了绿色发展成效,同时也面临现实困境。分析发现:丽水市通过开发绿色农产品和打造农产品品牌来发展生态农业,将其作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点;严格工业企业项目准入和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来发展生态工业,将其作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点;延长服务业内部产业链和发挥地方绿水青山优势,将其作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增长点,形成了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其主要经验是:通过广泛宣传和培育生态有价理念,促进生态要素化并自由流通,以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为着力点来延伸生态产业链,从而推进农村生态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丽水样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祖根  施茜  金晓芳  潘丽青  叶银龙  
一、研究背景农村金融生态的持续改善为创建农村金融生态市奠定了良好基础。丽水市是浙江省的农业大市,全市共有176个乡(镇)、345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10万,占总人口数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宗义湘  李先德  汤承超  
1999年浙江省丽水地区(现为丽水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四个地区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本文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丽水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