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7)
2023(10930)
2022(9491)
2021(8962)
2020(7809)
2019(18145)
2018(17970)
2017(34564)
2016(18717)
2015(21148)
2014(21250)
2013(20722)
2012(18960)
2011(16991)
2010(16667)
2009(15467)
2008(15130)
2007(13279)
2006(11182)
2005(9749)
作者
(53681)
(45184)
(44926)
(42895)
(28418)
(21868)
(20603)
(17679)
(17088)
(15929)
(15266)
(15089)
(14166)
(14142)
(13953)
(13870)
(13804)
(13297)
(12961)
(12869)
(11115)
(10879)
(10733)
(10368)
(10166)
(10087)
(9935)
(9833)
(9079)
(8928)
学科
(77834)
经济(77754)
管理(55660)
(50016)
(40801)
企业(40801)
方法(39766)
数学(35640)
数学方法(35167)
(21020)
(20150)
中国(18611)
环境(18401)
地方(17693)
(17667)
业经(15279)
(14436)
贸易(14430)
农业(14028)
(13982)
(13014)
财务(12964)
财务管理(12930)
(12819)
(12725)
(12603)
企业财务(12253)
理论(11082)
技术(10885)
(10050)
机构
学院(264387)
大学(263741)
(107078)
经济(104864)
管理(104724)
理学(91283)
理学院(90304)
管理学(88618)
管理学院(88147)
研究(86269)
中国(64032)
科学(55388)
(54721)
(46940)
(45038)
(43432)
业大(41597)
中心(41533)
研究所(39993)
(38660)
财经(38411)
农业(35478)
(34833)
(33995)
师范(33630)
北京(33540)
经济学(32906)
(31341)
(30968)
经济学院(30017)
基金
项目(186676)
科学(147056)
基金(136443)
研究(132587)
(119843)
国家(118929)
科学基金(102346)
社会(84325)
社会科(79968)
社会科学(79945)
(73420)
基金项目(73235)
自然(68157)
自然科(66460)
自然科学(66442)
自然科学基金(65214)
(62139)
教育(60750)
资助(55704)
编号(53280)
重点(42501)
成果(41157)
(40973)
(40282)
(38696)
科研(36792)
创新(36278)
课题(35824)
国家社会(35091)
计划(34971)
期刊
(109121)
经济(109121)
研究(68346)
中国(45071)
学报(42546)
科学(39630)
(38804)
(37426)
管理(34968)
大学(31729)
学学(30225)
农业(26423)
技术(23654)
教育(21824)
(19318)
金融(19318)
业经(18491)
财经(18208)
经济研究(17020)
(15607)
问题(15221)
资源(14949)
(14838)
统计(13651)
(13216)
技术经济(12955)
图书(12649)
(12443)
理论(12127)
科技(11977)
共检索到368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卓  何家军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法,建立数学模型探讨三峡库区人口与环境容量的定量关系,并运用重庆市云阳县相关数据,分析预测区域人口环境容量,给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冰,黄岱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P-E-R"环境人口容量模型是指导测定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理论。该模型主张既要从环境资源角度又要从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问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兴建前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已经不足,三峡工程的兴建在短期内将使库区环境人口容量更加不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静波  
移民环境容量的研究使移民安置规划建立在稳妥的科学基础上,扩大了移民安置范围的视野和任务范围。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三重效益向良性循环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指标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维祥  张燕华  
由于原有生态足迹综合法在运用时,忽视了森林生态承载潜力,故通过全国森林平均吸碳水平来提供一个参数(0.91)作为化石能源用地的产量因子。对库区生态供需平衡关系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三峡库区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65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是0.977hm2/人,生态足迹是其生态承载力的1.63倍左右,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生态赤字问题,建议三峡库区应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彦春  王孟钧  戴若林  
三峡工程蓄水后,由于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水环境状况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库区的水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关系到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以及三峡工程的成败,更与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在论述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作为特殊水域予以保护、改革流域管理体制、实行补偿机制、完善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等战略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晓娟  肖文发  刘晓东  
以GIS为平台,充分利用我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定位监测网络体系,扩展监测内容,从森林景观安全格局角度出发,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峡库区森林景观安全格局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对区域森林景观安全格局的影响,其主要目标是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灾害或事件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损伤,根据景观安全综合评价值结果,兴山县居库区各县之首,综合评价值达11.553,景观安全程度最高,石柱县、武隆县、秭归县评价值也超过了10,巴东、奉节、夷陵相对较高,重庆市区及周边地区只有5.788,其景观安全程度最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祥梅  郭志华  肖文发  王建力  杨海明  何红艳  
基于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1973—2002年34个气象站点的基本气象数据,计算出各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干燥度、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变率等。对这些气候指标利用“回归分析+残差修正”的方法进行插值,生成100m×100m的栅格数据,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三峡库区的气候综合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气候进行综合评价,共分为8个等级。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均温主要在12~19.12℃之间,大于10℃积温平均为4794.56℃,干燥度小于1,年降水量主要在1100~1500mm之间,年降水变率较小,主要在10%~15%之间。气候综合评价等级平均为5.3级,西南部、中部地区气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申文明  张建辉  王文杰  左伟  何立环  
以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生态环境脆弱典型区———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整体较差,良好等级的区域仅占4.25%,较差及以下等级的区域占区域总面积的60%;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比较明显,中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最为脆弱。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加强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虹  
三峡工程建成后,随水库运行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30 m的消落区,面积达300多km~2。消落区的形成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大、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被破坏、诱发地质灾害、暴发流行性疾病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对消落区进行合理分类对于保护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以三峡库区消落区的重庆段为例,结合三峡库区消落区的人文环境、气候、坡度、水深、地貌等区域基本特征,以遥感数据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手段,分析消落区的基本特点、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影响、消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功能定位,更好地保护消落区的生态安全。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才惠莲  
水环境生态补偿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手段之一。从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和法律架构两方面对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立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强  
三峡库区受地理环境和其它各种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新的难题 ,因此 ,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农业开发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法规和环境监控机制等具体的战略措施 ,是协调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 ,促进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小梅  
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于根治长江水患,确保三峡库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的长治久安,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原因进行剖析,分析了库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最后指出了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太蓉  钟博星  唐倩  张喆  任娇娇  郭跃  
在测度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县"新四化"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指数、协调度指数和相对发展指数,从库区整体和区县两个空间尺度以及2000、2005、2010和2015年4个时间节点对库区的"新四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重庆三峡库区"新四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上提升均比较明显,但"新四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高值都集中在主城及周边区县。(2)2000—2015年,重庆三峡库区整体尺度的"新四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比较有限,相对发展指数处于"新四化"发展同步于生态环境状态。县域尺度的协调度指数平均值介于0.549~0.818,且库腹区县的波动幅度大于库尾区县;相对发展指数平均值介于0.461~1.174,其波动规律与协调度指数相反,即库尾区县的波动幅度大于库腹区县。(3)2000—2015年,重庆三峡库区协调度指数和相对发展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圈层扩散现象,基本形成了库尾高水平和库腹低水平的片状集聚区。(4)2000—2015年,重庆三峡库区"新四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阶段和类型都经历了从低层次型向高层次型的蜕变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娟  刘玥  
文章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中的生态效率指标,构建了测度三峡库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三峡库区25个区县的农业生态效率值,结果表明:库首地区除夷陵区外,整体在库区中较为落后;库中地区除巫溪县外,明显整体生态效率较差;而库尾地区除渝北区以外排名整体靠前,农业生态效率较高。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限制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瓶颈因素。城市化率增加、城乡差异缩小与农业经济相对增速持续提高能促使三峡库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晓成  
本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认为生态移民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扶贫效率的作用。但要提高生态移民的政策绩效,达到既“移得出”又“稳得住”,必须协调处理好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意愿、最低生活安置与最低生产安置的关系,并应根据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推行不同的移民安置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