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9)
- 2023(17204)
- 2022(14818)
- 2021(13723)
- 2020(11321)
- 2019(26267)
- 2018(26032)
- 2017(49809)
- 2016(26955)
- 2015(30230)
- 2014(30116)
- 2013(29687)
- 2012(27456)
- 2011(24808)
- 2010(24759)
- 2009(22416)
- 2008(21742)
- 2007(18835)
- 2006(16656)
- 2005(14629)
- 学科
- 济(114369)
- 经济(114252)
- 管理(75158)
- 业(72157)
- 企(58410)
- 企业(58410)
- 方法(49197)
- 数学(42087)
- 数学方法(41528)
- 农(32181)
- 中国(31744)
- 地方(30046)
- 业经(26473)
- 财(25521)
- 学(25334)
- 农业(22064)
- 环境(20592)
- 贸(19476)
- 贸易(19460)
- 理论(19042)
- 易(18777)
- 制(18571)
- 和(18550)
- 技术(17650)
- 银(16725)
- 银行(16682)
- 融(16634)
- 金融(16632)
- 行(16013)
- 发(15745)
- 机构
- 学院(377909)
- 大学(377523)
- 济(150490)
- 管理(150175)
- 经济(147198)
- 理学(129997)
- 研究(129067)
- 理学院(128507)
- 管理学(126152)
- 管理学院(125481)
- 中国(95487)
- 科学(81508)
- 京(81117)
- 财(67272)
- 所(64446)
- 农(62706)
- 研究所(58997)
- 中心(58873)
- 江(58287)
- 业大(57512)
- 财经(53797)
- 范(52326)
- 师范(51804)
- 北京(50806)
- 经(49018)
- 农业(48648)
- 院(47586)
- 州(45761)
- 经济学(44690)
- 师范大学(41999)
- 基金
- 项目(262985)
- 科学(206951)
- 研究(192531)
- 基金(189325)
- 家(164994)
- 国家(163600)
- 科学基金(140925)
- 社会(120562)
- 社会科(114146)
- 社会科学(114115)
- 省(104766)
- 基金项目(100895)
- 自然(91972)
- 自然科(89750)
- 自然科学(89728)
- 教育(88191)
- 自然科学基金(88053)
- 划(87076)
- 编号(78848)
- 资助(77521)
- 成果(62740)
- 发(59410)
- 重点(59308)
- 部(57296)
- 课题(54585)
- 创(54409)
- 创新(50726)
- 科研(50125)
- 国家社会(49016)
- 教育部(48848)
- 期刊
- 济(167648)
- 经济(167648)
- 研究(110064)
- 中国(73934)
- 学报(59741)
- 农(56771)
- 科学(55589)
- 管理(55208)
- 财(49738)
- 大学(45527)
- 教育(44604)
- 学学(42782)
- 农业(39780)
- 技术(34301)
- 融(31788)
- 金融(31788)
- 业经(29258)
- 经济研究(25709)
- 财经(25540)
- 经(21844)
- 问题(21835)
- 业(20458)
- 图书(20110)
- 资源(19464)
- 科技(18665)
- 技术经济(18203)
- 理论(17734)
- 版(17241)
- 现代(16976)
- 商业(16946)
共检索到555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波涛
本文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综述,并测度了黑龙江省2000~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而得到了该省近几年的生态赤字和盈余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从2000~2005年以来,从具有弱可持续发展力逐渐演变弱不可持续发展力,可持续发展力整体上呈现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力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胜 冯仲科
为了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量化过程,该文首先确定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经济--资源--自然复合系统的原理构造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然后建立了3个层次、4个系统、13个指标要素的黑龙江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国有林区36个林业局进行了计算,根据综合指数评价指数的大小分为非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可持续3类.其中10个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9个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17个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璐 孙榆棋 张晶
结合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现状,深入剖析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强调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强化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全面实施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并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德胜
从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从黑龙江省开展森林旅游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现状、优势和影响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建立起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全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黑龙江省的森林旅游工作,实现全省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资源评价 旅游市场 开发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瑜 徐向峰 杨广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因此,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了多目标评价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适合我省发展特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韦福雷 王攀 李天苗
构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2—2008年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计算评价指标分值,进而得出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值,并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4个层面探究了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可持续发展 能源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洁华 王潇涵 刘梓田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林业大省与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黑龙江省1998~2018年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六大土地类型的生产量和消费量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黑龙江省21年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盈余)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使用年初与年末人口数的算术平均数计算人均生态足迹的数值,以避免对计算结果产生偏差,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均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找出威胁黑龙江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人均生态足迹均值为3.55 hm~2/人,增长率达到112.43%;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值为1.82hm~2/人,生态压力指数为1.92,黑龙江省面临较大的生态压力,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2)人均生态赤字均值为–1.73hm~2/人,以年均5.97%的速度增长,分析生态赤字结构可知,化石燃料用地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草地和建筑用地,只有林地一直处于生态盈余;(3)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污染和环境建设是导致生态足迹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污染加快生态足迹的进程,环境建设对生态足迹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学文,叶元煦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生态、人口、社会和管理子系统以及区域关系、世代关系的实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关系—功能状态—发展能力”概念模型,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对黑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区域 黑龙江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索瑞霞 王福林 朱会霞
本文基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主观的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的信息熵法相结合,建立了综合确权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黑龙江省不同时期的粮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组成部分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贝 顾成林 张雯雯
新冠肺炎在2020年春节期间全面爆发,给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冲击,旅游业"人聚人"的现象与新冠疫情"人传人"且传播范围广的特征背道而驰,我国旅游业被迫按下"暂停键"。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业在黑龙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必然影响黑龙江经济的的发展。对此,文章分析了新冠肺炎对旅游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后,为黑龙江旅游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旅游业影响 发展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洪庆 胡珑瑛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现状进行了剖析,引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和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博 郭红阳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目前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等均居全国第一,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种粮收益下降和粮食物流体系不健全等仍是威胁可持续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黑龙江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为黑龙江省进一步发挥粮食安全保障作用、破除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困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媛 黄翀 郑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7年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进行计算,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发展能力测算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时间序列(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生态赤字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1990—2007年万元GDP呈速度减缓的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变化趋势平缓;甘肃省2007—2017年的生态赤字有扩大化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赤字可能达到2.733hm2,表明必须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强生态承载力,建立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秀娟
自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在1992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之后,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各行各业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以生态足迹为出发点,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生态足迹;二、可持续发展与实体规划;三、生态足迹在挪威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四、结论与建议。分析问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个体家庭消费以及实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锋 谭清美 周德群 龙如银 朱佳翔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中,传统GDP方法没有考虑环境污染、资源损耗等因素,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在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前提下对绿色GDP和真实储蓄率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探讨固定资本折旧、资源变化和污染损失的计算,同时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系统分析与模糊分析相结合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用此评价体系本文对大庆市2003年-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①从2003年到2007年,大庆市GDP年均增长12.8%,绿色GDP年均增长13.3%,真实储蓄年均增长15.7%,从数字上来看,绿色GDP比GDP要少近1/6,真实储蓄比绿色GDP略少;②2003年-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