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0)
2023(14920)
2022(13049)
2021(12200)
2020(10134)
2019(23744)
2018(23512)
2017(45558)
2016(24663)
2015(27761)
2014(27585)
2013(26926)
2012(24232)
2011(21529)
2010(21376)
2009(19277)
2008(18376)
2007(15782)
2006(13518)
2005(11188)
作者
(69514)
(57872)
(57489)
(54779)
(36681)
(27967)
(26154)
(23078)
(22008)
(20480)
(19811)
(19363)
(18223)
(18013)
(17954)
(17516)
(17350)
(17250)
(16506)
(16468)
(14325)
(14015)
(13925)
(13209)
(12884)
(12760)
(12733)
(12695)
(11644)
(11540)
学科
(96433)
经济(96334)
管理(72520)
(66540)
(56318)
企业(56318)
方法(49644)
数学(43745)
数学方法(42982)
(25290)
(23051)
中国(22984)
(21676)
业经(21372)
环境(19633)
地方(19120)
理论(17512)
农业(17017)
(16420)
技术(15969)
(15785)
贸易(15778)
(15381)
(15355)
(15316)
财务(15269)
财务管理(15234)
(14445)
企业财务(14398)
(12252)
机构
学院(341689)
大学(340413)
管理(140215)
(129820)
经济(126954)
理学(123265)
理学院(121957)
管理学(119330)
管理学院(118738)
研究(107266)
中国(77146)
(71376)
科学(70034)
(56648)
(54389)
业大(54133)
(52445)
中心(49464)
研究所(48597)
(47459)
财经(47009)
(44731)
北京(44317)
师范(44293)
(42910)
农业(42661)
(39927)
(38941)
经济学(38200)
技术(37371)
基金
项目(247802)
科学(194993)
基金(179177)
研究(178483)
(156608)
国家(155350)
科学基金(134571)
社会(110927)
社会科(105127)
社会科学(105095)
(98469)
基金项目(95466)
自然(89971)
自然科(87868)
自然科学(87846)
自然科学基金(86201)
教育(83271)
(82555)
资助(74414)
编号(72922)
成果(56494)
重点(55484)
(53717)
(52307)
(51830)
课题(49864)
创新(48272)
科研(47829)
教育部(45970)
大学(45903)
期刊
(133200)
经济(133200)
研究(90538)
中国(57740)
学报(55075)
科学(50381)
管理(49084)
(47863)
(42258)
大学(41910)
学学(39627)
教育(38417)
农业(33994)
技术(32762)
业经(23212)
(21949)
金融(21949)
财经(21304)
经济研究(20830)
(18071)
(17924)
科技(17479)
图书(17189)
技术经济(17044)
问题(16994)
统计(16862)
资源(16675)
(16117)
(15604)
理论(15444)
共检索到46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新  王玥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建立绿色建筑建设阶段、运行阶段的生态足迹减量模型,将建设阶段生态赤字与运行阶段生态足迹减量进行比较分析,量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通过大连某绿色住宅项目的实证分析并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就生态足迹减量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可持续建设的测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朝阳  周瓅  
针对绿色发展实践亟待合理的定量指标指导并考核经济实践的问题,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效益率的计算,力图将生态可持续性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评价统一,并以中美为例计算了2004-2014年的生态效益率情况。计算表明:当前我国的生态经济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呈现向好态势,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实证测度验证了模型有效性。改进后的生态效益率评价,可以为我国的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并指导相关的政策的设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祖和  周静  
研究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0378-2006,并分析各自的缺陷,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借鉴以往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相对清晰的简易评价体系,希望能够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章国美  时昌法  
将最具影响力的美国LEED、日本CASBEE、英国BREEAM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在梳理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晓亮  杜志芳  
文章以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与原则,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论述了农业景观规划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关系。探讨了农业景观规划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如绿色农业景观资料收集与分析、规划目标与定位、景观功能分区与布局、景观规划设计等。主要例举了以屋顶绿化设计为主的节能与能源利用、以雨水收集系统为特色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实例,提出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采用绿化与铺装相结合的渗水地面,减少建筑材料对自然径流的影响,可有效解决热岛效应。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平  陶长琪  沈鹏熠  
衡量经济产出的本质尺度是向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而不简单局限于生产出的物质数量。为此,把环境、资源因素纳入传统技术效率测算框架:通过引入生态足迹变量,来表征自然资源投入;借鉴绿色GDP核算的思想,利用绿化指数对传统产出进行调整,以表征绿色产出;结合资本存量及有效劳动力指标,基于SFA模型测算出我国2001-2010年省级单位的绿色技术效率,进而从技术、制度、产业层面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效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与传统技术效率比较,不仅数值更低,而且区域间差异程度更小;技术引进必须与消化、吸收和改造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提升区域绿色技术效率水平的作用,否则会起到负面的影响;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潘海泽  陈梦捷  缪玮  贺建  
随着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逐渐被业内及公众所熟悉。在简释LEED评价体系及其在国内认证现状的基础上,将其与我国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其在我国发展的局限性,并从借鉴LEED的成功经验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建廷  刘盈  
从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特色及其适用性进行解读,并从优化评价体系、推进绿色施工、改革管理模式、调整评价重点等角度提出推进标准实施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淑婧  张赢丹  毕爱琦  高楠  李馨怡  王旭  
文章以住建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通过对北方新型城镇化试点进行的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北方地域特色确定出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了北方新型城镇化中绿色建筑的评价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琳  陈波平  
从2008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联合,通过与国内外智库的合作引入"生态足迹"理念,从自然资源消耗与"生物承载力"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表明,2007年人类在消耗着1.5个地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2007年已经是1961年的4倍,尽管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已经突破了1个地球的均衡水平。与全球平均类似,中国生态足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碳足迹,占54%。解决中国的生态足迹超支问题,关键是降低碳足迹。目前,中国的能源供给仍然高度依赖于化石能源,超过一半的能源供给来自于煤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新向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2005年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2361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8.9%;其次是餐饮,为7.72%。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80hm2,生态安全度为0.5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通过计算也发现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度在增大,说明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关注旅游生态问题应当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和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小丽  
由于传统Wackernagel and Rees生态足迹模型仅研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系统供给的生物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其它功能,无法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本文以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该模型以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为基础,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方法。采用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当量因子计量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采用生态系统单元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全国该生态系统单元的平均价值的比值表示产量因子。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既反映了区域人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跃  张永新  
随着电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推动了电商绿色物流生态体系的构建。从绿色生态系统出发,以电商功能为起点,融合物流系统,充分认知电商物流绿色生态体系所具有的"四流"融合性、互联网信息平台集成性、发展要素社会性等三大特征。基于此,构建了电商物流生态体系多因素目标优化模型,进一步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展开了参数设定和数据挖掘,解释了相关评价机理,并根据电商物流企业的实际运营数据,对之进行评价和检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毅  李宇  郑吉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改进的STIRPAT模型分析了1990~2011年定西市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1990~2011年定西市总生态足迹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生态的压力增大。改进的STIRPAT模型可以解决原始STIRPAT模型分析过程中的自变量共线性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因子对总生态足迹、生物消费生态足迹均为正向影响,对能源消费生态足迹为负向影响。工业因子对总生态足迹、生物消费生态足迹和能源消费生态足迹的影响均为正向,对能源消费生态足迹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大。总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定西市生态足迹呈现正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涌  戚瑞  张攀  
流域水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其系统的整体性以及资源外部性等特征要求各相关区域应共同承担环境保护。如何衡量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保投入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已成为流域管理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界定流域水足迹内涵,通过反映流域沿岸各区域水生态服务耗费情况判断分析水生态系统安全状态,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流程及不同情况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从而客观、准确地量化流域生态补偿额度,为管理者正确分析和解决流域各区域间利益冲突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支持。同时本文以碧流河为案例,收集并分析了2002-2006年间碧流河沿岸各行政区水足迹和环保投入情况,理清各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