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0)
2023(14895)
2022(12675)
2021(11822)
2020(9837)
2019(22812)
2018(22706)
2017(43812)
2016(23604)
2015(26719)
2014(26366)
2013(26061)
2012(24491)
2011(22300)
2010(22177)
2009(20382)
2008(19581)
2007(17235)
2006(15526)
2005(13838)
作者
(69322)
(57657)
(57280)
(54283)
(36614)
(27752)
(26186)
(22568)
(22130)
(20641)
(19662)
(19503)
(18545)
(18135)
(17799)
(17660)
(17129)
(17082)
(16648)
(16617)
(14354)
(14162)
(13959)
(13293)
(12991)
(12838)
(12747)
(12600)
(11747)
(11415)
学科
(100826)
经济(100731)
管理(65023)
(60234)
(46416)
企业(46416)
方法(41537)
数学(36802)
数学方法(36315)
中国(30230)
(29406)
地方(26206)
(22469)
业经(21894)
(20659)
农业(19800)
环境(19321)
(18535)
(17832)
贸易(17816)
(17252)
(16488)
银行(16449)
(16307)
(15872)
(15651)
金融(15649)
(15532)
技术(15073)
理论(13973)
机构
学院(333667)
大学(332793)
(135591)
经济(132642)
管理(126997)
研究(117478)
理学(108513)
理学院(107243)
管理学(105328)
管理学院(104719)
中国(90091)
科学(73926)
(72797)
(62602)
(59814)
(59189)
中心(54653)
研究所(54358)
业大(51096)
(50940)
财经(49368)
农业(46465)
北京(46165)
(45387)
师范(44881)
(44753)
(43421)
(41122)
经济学(40914)
经济学院(36930)
基金
项目(225148)
科学(176287)
研究(163503)
基金(161202)
(142013)
国家(140833)
科学基金(119473)
社会(102363)
社会科(96973)
社会科学(96943)
(89370)
基金项目(85446)
自然(77735)
(75962)
自然科(75706)
自然科学(75682)
教育(74359)
自然科学基金(74268)
编号(66570)
资助(66177)
(53470)
成果(53166)
重点(51595)
(49401)
(46705)
课题(46483)
创新(43791)
科研(43355)
国家社会(42075)
发展(41842)
期刊
(152947)
经济(152947)
研究(97331)
中国(68596)
学报(53100)
(53038)
科学(49442)
管理(46604)
(46384)
大学(39824)
学学(37234)
农业(37010)
教育(35789)
(31444)
金融(31444)
技术(30361)
业经(26677)
经济研究(23770)
财经(23564)
问题(21167)
(20294)
(19912)
资源(18714)
图书(18113)
理论(16395)
技术经济(16387)
(15765)
统计(15560)
科技(15316)
(14915)
共检索到505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东景  李培英  杜军  刘乐军  徐兴永  
可持续性评价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构建了可持续性评价框架,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社会发展及其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1-2003年间,我国基于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最后就如何提高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降低社会发展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东景  
运用能值相图对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结果表明,2003—2015年,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更新自然资源、净化废弃物能值和经济社会反馈能值的投入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并且三者之间的比例结构在12年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社会反馈能值投入大幅度增加,能值产出率下降,海洋生态环境负载压力不断增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明显下降。创新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管理模式,不断降低经济社会反馈能值投入占比和净化废弃物的能值投入占比,提高经济社会投入能值的产出效率,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方案。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洪明苇  
泉州市海岸线长达421km,曲折率为1:3.7,海洋水域处于台湾海峡中北部,总面积7684km~2(含潮间带、海滩涂)。其中海峡中线以西3969km~2,潮间带海滩涂255km~2,0~10m等深线海区534km~2,10~40m等深线沿岸渔场1499km~2。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泉州市渔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捕捞产量和捕捞力量持续增长,前者从1979年的5万t增至1997年为53.48万t,后者从1979年的2.625万kW增至1997年为17.2655万kW。海洋捕捞产量虽然持续增长,但长期以来,渔获物中优质鱼类越来越少,非可捕群体越来越多。现象表明:渔业资源已呈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中国水产学会海洋渔业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和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于1998年10月8日至10日在安徽省歙县举办了“我国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三个海区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和从事渔业资源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新老领导和专家2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高兴  周凯   刘悦  
2003年5月16日,国务院下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规划纲要》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确定了到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2010年达到5%以上,逐步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来,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局长赖志平同志(深圳市海洋局)高度重视深圳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这个宏伟的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就如何提高海洋资源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贺成龙  吴建华  
采用相同的“等量因子”,计算了沪苏浙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表明沪苏浙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可持续发展性不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建议该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军涛,张文忠,李哲  
中国是海域辽阔的国家,海洋渔业的发展为国家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海洋渔业发展过程中所诱发的生物资源问题也愈加突出。为了高效、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与此有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与对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劲锋  宫辉力  李京  杨巨杰  陈卫忠  
海洋渔业服务模型库系统对海洋渔业领域的模型进行分类和维护 ,支持模型的生成、存储、查询、运行和分析应用 ,完成海渔况速预报、渔业资源量的评估与预报以及渔政管理等功能。作为国家 86 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技术与示范试验 81 8- 0 7海洋渔业遥感信息服务系统专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本文对模型库系统的概念、组成与基本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提出了海洋渔业服务模型库系统的总体框架和软件实现 ,探讨了系统在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隆杰  
为定量评估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在总结以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生态足迹指数。生态足迹指数是指一定区域的生物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额占生物承载力的百分比,可视为区域为今后保留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百分比;设定其状况可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值:大于0且小于等于100%为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小于0为不可持续性和严重不可持续性,等于0为边际可持续性。由于本方法为单指标分析方法,所以具有较好的分析、比较功能,而且能够为制定或调整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对策提供定量(百分比)依据。通过计算时间序列上的不同年份的生态足迹指数,可用来反映其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变动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毛锋  宾国澍  肖劲松  
评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考查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支持潜力的大小,进而探寻具体的应对方略。较之其它评价体系,生态足迹易于映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压力和资源环境对人类可持续支持的潜力。文章在简介生态足迹内涵和分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温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评判和应对策略研究。嗣后,就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贵  赵丽丽  刘燕飞  
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管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人口和经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及文化和制度,但是,其中的部分因素所综合表现出来的捕捞能力过剩则是导致全球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探讨捕捞能力过剩的原因。本文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而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及渔业补贴政策等导致捕捞能力过剩,但导致捕捞能力过剩的根源在于渔业资源的自有准入制度。为了压缩捕捞能力,渔业管理部门采取了众多措施,但税收和资源租金措施难以贯彻执行,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渔船回购制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捕捞能力过剩问题,因此,仅能将其作为捕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运伟  李琳莉  
文章以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2000~2012)为依据,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四川省2000~2011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2000~2011年生态赤字逐年扩大,从0.64280hm2增加到1.54883hm2,区域生态环境呈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四川省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总体呈先稳定增长到趋于稳定的态势,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值总体呈上升态势,仅在2002~2003年出现了略微下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是增强四川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经之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亿勤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工具。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的时空特性和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6年浙江省人均本地生态足迹2.763 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437 9 hm2,人均本地生态赤字2.325 9 hm2;(2)1991~2006年浙江省的本地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环境生态的不可持续性;(3)200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本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4)浙江全省生态足迹强度指数从1991年的2.078上升到2006年的5.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