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6)
- 2023(16666)
- 2022(14607)
- 2021(13728)
- 2020(11742)
- 2019(27442)
- 2018(27404)
- 2017(52800)
- 2016(28972)
- 2015(32865)
- 2014(33209)
- 2013(32738)
- 2012(30265)
- 2011(27127)
- 2010(26854)
- 2009(24817)
- 2008(24292)
- 2007(21431)
- 2006(18439)
- 2005(15769)
- 学科
- 济(116150)
- 经济(116030)
- 管理(81949)
- 业(76750)
- 企(62853)
- 企业(62853)
- 方法(57571)
- 数学(50178)
- 数学方法(49507)
- 农(32538)
- 财(28596)
- 中国(27463)
- 学(26705)
- 地方(25178)
- 业经(24930)
- 农业(21866)
- 贸(20365)
- 贸易(20359)
- 环境(20086)
- 易(19687)
- 理论(19499)
- 制(18789)
- 和(18667)
- 务(18593)
- 财务(18510)
- 财务管理(18465)
- 企业财务(17388)
- 技术(17087)
- 划(16272)
- 银(15319)
- 机构
- 学院(410741)
- 大学(410075)
- 管理(163508)
- 济(156629)
- 经济(152953)
- 理学(142141)
- 理学院(140528)
- 管理学(137807)
- 管理学院(137085)
- 研究(133435)
- 中国(98089)
- 科学(87526)
- 京(87525)
- 农(70586)
- 财(69889)
- 所(67351)
- 业大(65339)
- 中心(62420)
- 研究所(62020)
- 江(59856)
- 财经(57033)
- 范(55573)
- 农业(55564)
- 师范(55020)
- 北京(54999)
- 经(51719)
- 州(49067)
- 院(48832)
- 经济学(45983)
- 师范大学(44449)
- 基金
- 项目(286566)
- 科学(223365)
- 研究(205832)
- 基金(205624)
- 家(179821)
- 国家(178350)
- 科学基金(152558)
- 社会(126786)
- 社会科(119939)
- 社会科学(119906)
- 省(113611)
- 基金项目(110470)
- 自然(101757)
- 自然科(99266)
- 自然科学(99238)
- 自然科学基金(97418)
- 划(95424)
- 教育(95080)
- 资助(85337)
- 编号(85053)
- 成果(67566)
- 重点(64200)
- 部(62268)
- 发(60828)
- 创(58554)
- 课题(58249)
- 科研(55293)
- 创新(54660)
- 大学(53030)
- 教育部(52693)
- 期刊
- 济(166495)
- 经济(166495)
- 研究(110608)
- 中国(72523)
- 学报(67717)
- 农(62770)
- 科学(61761)
- 管理(55054)
- 财(53543)
- 大学(50453)
- 学学(47555)
- 农业(43641)
- 教育(43084)
- 技术(36874)
- 融(29307)
- 金融(29307)
- 业经(29205)
- 财经(26175)
- 经济研究(25398)
- 业(22928)
- 问题(22472)
- 经(22246)
- 图书(21668)
- 资源(20906)
- 版(20333)
- 技术经济(20050)
- 科技(19731)
- 统计(19342)
- 理论(19264)
- 商业(18338)
共检索到578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新向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开封市2004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14983 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5.53%;其次是餐饮,为9.75%。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 790hm2,生态安全度为0.3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对研究结果采用旅游环境容量来进行判断,也表明研究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旅游地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旅游地 生态足迹分析 开封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新向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2005年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2361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8.9%;其次是餐饮,为7.72%。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80hm2,生态安全度为0.5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通过计算也发现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度在增大,说明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关注旅游生态问题应当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和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旅游地 生态足迹分析 开封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秀美 郑言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运用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对拉萨次角林的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次角林村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041803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05807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0.0016267hm2。将生态足迹效率引入到旅游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之中: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为6949元/hm2,是本底生态足迹效率的1.80倍;借助于退耕还林所造成的农牧民直接损失和带来的资源的游憩功能价值的提升确定了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和上限,并进一步利用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与本底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秀美 郑言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运用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对拉萨次角林的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次角林村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041803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05807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0.0016267hm2。将生态足迹效率引入到旅游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之中: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为6949元/hm2,是本底生态足迹效率的1.80倍;借助于退耕还林所造成的农牧民直接损失和带来的资源的游憩功能价值的提升确定了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和上限,并进一步利用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与本底生态足迹效率之差确定出旅游生态补偿标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红霞 张红娟 王新君 侯林春
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开封市1999~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在时间序列上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生态的角度对开封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开封市的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根据蒂斯德尔(C.Tisdell)等的观点1999~2008年开封市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75 hm2,从生态角度看目前开封市的发展属于弱不可持续型。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开封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莹雪
本文依据PSR框架模型,构建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划分了生态安全度等级。以珠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珠海市20062015年间的生态安全度A均大于1,属于很安全的等级;生态安全度略有波动,总体上生态安全度呈上升趋势。珠海市20062015年间资源环境压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资源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人文响应呈现更为积极的态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鹏岩 王开泳 张伟 韩斌 陈龙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以2009年开封市3个不同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生活小区为例,采用居民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调查问卷数据,定量分析了2009年开封市不同收入水平小区居民的生活消费生态足迹。根据板桥小区、康平小区、龙成花园3个小区的调查资料,分别计算了3个小区的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①从3个小区人均生态足迹来看,总体上能源消耗的生态足迹较大;②从3个小区居民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来看,猪肉的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奶制品次之,肉类食品和奶制品的生产需要较多的土地面积;③通过分析3个小区不同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板桥小区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耕地和草地;收入消费水平越高的居民,生态足迹越大,收入消费水平越低的居民,生态足迹越小。证实了高收入水平居民对生态以及资源的占用程度要远远大于低收入水平居民,造成居民生态占用以及碳排放的不公。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收入水平 生活消费 开封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君轶 马耀峰 杨敏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基于GIS技术,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入境游客行为,完善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了旅游生态足迹的基本构成,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计量模型。以西安市2002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入境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 69 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可以看出,在旅游热点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对区域生态足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西安市旅游生态足迹效率很高,该市应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提高旅...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靖
发展旅游业有助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负向效应,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北京市2010~2017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其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且于2017年达到人均0.1870hm~2的峰值,这充分说明入境旅游生态足迹是导致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旅游生态足迹结构可知,其中74.3%为交通生态足迹,该账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住宿账户和购物账户,而废弃物生态足迹的面积最小,仅占到0.1%的份额。此外,北京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效率较高,单位均值为6611美元/hm~2,是全球平均值的5.98倍,反映了北京市入境旅游经济的高效性。文章提出北京市应致力于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扩大入境游客生态足迹效率、倡导节约型的旅游发展模式等政策建议,目的在于减缓入境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甄翌
实证研究已证明,旅游目的地存在大量的国际贸易和区域贸易。由于贸易的存在,旅游者发生在目的地的消费所对应的环境冲击并不是全部由这一区域所承受,因此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生态足迹与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类。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承受的由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压力;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可以通过贸易等方式向其它地区转移的生态压力。新模型有利于测度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的真实压力。以张家界为实证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6年张家界市旅游生态足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新向
开发夜间旅游是增强开封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封在资源、客源、环境等方面有开发夜间旅游的优势。开封夜间旅游的开发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化环境、营造氛围,主要是构建夜游主题园区,挖掘水域休闲功能,打造文化和水域旅游产品。
关键词:
夜间旅游 开发 开封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 李旭 荣培君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其碳排放的问题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研究方法仍不成熟。本文以开封市为例,基于改进的EIO-LCA模型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矩阵,分析了城市旅游业及相关部门的碳排放状况。结果显示:城市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比例较小,其碳排放强度低于GDP碳排放强度,不同城市旅游者类型的人均碳排放量差异较大;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量及直接碳排放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各部门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碳排放影响不同。旅游业虽不是"无烟产业",但可称为"低碳产业",发展旅游业对城市的节能减排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傅佳 黄震方 徐冬 陆婧
根据系统论、环境价值论和人地关系理论构建水库型旅游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定量分析2005年和2015年溧阳市天目湖的生态安全水平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通过信息熵权探寻生态安全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沙河水库下游的旅游优先开发区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大溪水库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较好。在时间尺度上,所有区域的生态安全等级都有所提升,旅游优先开发区的生态安全等级出现较大正向波动。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引起环境变化政策响应因子是决定天目湖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因子。通过对政策、产业和人口之间的政府力、市场力和社会力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库的作用过程分析发现,人类的环境再生产活动能够降低生态压力、提升生态响应,从而改善水库型旅游区的生态安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德广 苗长虹
本文基于对开封市城市居民的1000多份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其他非参数分析及检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城市居民出游动机的8个基本维度。通过对8项动机因子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出游者分为消极出游者、积极出游者、注重感情的顺便游览型出游者和精神享受型出游者4种类型。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旅游者类型和年龄、家庭月均收入、性别、个人月均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花费构成和出游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出游动机 定量研究 国内旅游 开封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辛田 高玉泉 盛正发
旅游生态足迹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根据"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以湖南娄底市为例,选取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安全、万元旅游GDP足迹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对湖南娄底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娄底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娄底市旅游生态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开始日益突出。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控制旅游生态足迹的需求,是娄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