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8)
2023(14593)
2022(12437)
2021(11477)
2020(9781)
2019(22509)
2018(22184)
2017(42209)
2016(22419)
2015(25213)
2014(24814)
2013(24275)
2012(22052)
2011(19816)
2010(19816)
2009(18442)
2008(18108)
2007(16404)
2006(13887)
2005(11547)
作者
(62822)
(52625)
(52343)
(49914)
(33053)
(25413)
(23984)
(20704)
(19782)
(18564)
(17836)
(17697)
(16437)
(16221)
(16218)
(16209)
(15900)
(15370)
(14991)
(14971)
(12833)
(12779)
(12655)
(12034)
(11887)
(11714)
(11649)
(11548)
(10629)
(10625)
学科
(91135)
经济(91052)
(68641)
管理(67835)
(55261)
企业(55261)
方法(43730)
数学(38417)
数学方法(37892)
(34436)
(23350)
中国(23036)
业经(22988)
农业(22897)
技术(19664)
地方(18802)
(18107)
(16737)
环境(16319)
(15513)
贸易(15505)
(15057)
理论(14798)
(14786)
财务(14737)
财务管理(14698)
(14392)
企业财务(13923)
(13767)
(13602)
机构
学院(316198)
大学(312190)
管理(127703)
(127365)
经济(124667)
理学(111285)
理学院(110138)
管理学(108217)
管理学院(107622)
研究(98982)
中国(74870)
(63698)
科学(61669)
(56537)
(54194)
中心(48393)
业大(48234)
(47982)
(46902)
财经(45655)
研究所(43970)
农业(41478)
(41436)
(41191)
师范(40787)
北京(39118)
经济学(38384)
(37387)
(35884)
经济学院(34839)
基金
项目(220002)
科学(175001)
研究(161909)
基金(159309)
(138016)
国家(136803)
科学基金(119093)
社会(103840)
社会科(98313)
社会科学(98286)
(89200)
基金项目(85343)
自然(76559)
教育(74935)
自然科(74801)
自然科学(74780)
(73794)
自然科学基金(73436)
编号(66019)
资助(63181)
成果(51884)
(50191)
重点(49466)
(48283)
(47979)
创新(46184)
课题(45280)
国家社会(42693)
科研(42324)
教育部(41603)
期刊
(137236)
经济(137236)
研究(83243)
中国(59964)
(52338)
学报(46686)
科学(44983)
(44569)
管理(44380)
大学(36277)
农业(35264)
学学(34359)
教育(33538)
技术(29811)
业经(26691)
(26319)
金融(26319)
财经(21533)
经济研究(20662)
(18504)
问题(18006)
(17696)
技术经济(16912)
科技(16616)
(16145)
统计(15937)
(15816)
资源(14937)
商业(14576)
理论(13884)
共检索到446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卫东  吴晨曦  赵红  
本文选取中关村2008-2013年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各个子系统和整体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得出历年各子系统以及整体创新生态系统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研究发现,在2008-2013年间,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与中关村近几年"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中关村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下,其创新能力得以稳步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微微  
创新集群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关村创新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创新高地。本文在对复杂网络理论与创新集群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演化过程,并总结其发展规律,对于指导我国创新集群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万超  朱天博  
运用创新网络理论和企业集群理论,分析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力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对策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建设显性或隐性的联接,从而带动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成果的诞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张鹏飞  
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特征和我国产业集群面临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创新能力要素角度建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比较框架"韬",包括技术、吸引力和开放型支持三个方面要素。运用"韬"框架比较分析我国典型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关村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硅谷的创新能力,比较结果显示我国产业集群普遍面临技术水平偏低、缺乏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以及资本市场缺少对创新企业战略性长期资金支持的问题。根据"韬"框架的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细分维度的创新能力对支持政策的弹性不同,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创新支持政策应更多聚焦于易受政策影响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细分创新维度,同时在企业创新维度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此外,要着重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类和金融类创新能力影响强度大的政策类型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类和重大项目类等创新能力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类型的基础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包晨晨  许路  
高新集聚创新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地和辐射源,特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文章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赋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方法:FA-AHP组合赋权法,并对中关村高新区2001年-2015年的创新数据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并认为高新集聚区应在7个主要方面着力发展其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包晨晨  许路  
高新集聚创新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地和辐射源,特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文章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赋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方法:FA-AHP组合赋权法,并对中关村高新区2001年-2015年的创新数据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并认为高新集聚区应在7个主要方面着力发展其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包晨晨  许路  
高新集聚创新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地和辐射源,特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文章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赋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方法:FA-AHP组合赋权法,并对中关村高新区2001年-2015年的创新数据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并认为高新集聚区应在7个主要方面着力发展其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力宁  黄朝峰  
探索金融支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使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发展要求相适应,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面临融资成本高、金融可得性低的双重约束,中关村、湖南两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表明,破除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融资约束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在科技创新活跃和金融服务相对完善地区,应搭建金融中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科技创新潜力大但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地区,应加强“银-政”合作,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服务机构及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惠琴  赵波  李梨花  
在对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表征题项构建了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和加权平均,计算了广东佛山、四川夹江、福建晋江、山东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彦云  杨斯琪  
为定位海淀区中关村创新型工业领军企业,本文利用2014年中关村海淀园企业数据,通过改进的Weaver-Thomas指数及因子分析法定位出32家领军企业,克服了数据分布与假设分布不符等问题,提高了筛选效率。研究发现: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8个行业在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表现突出,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领军企业中所占比重超过5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邢战雷  马广奇  刘国俊  孙艳蕾  
选取陕西省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高校为样本,运用平衡计分卡法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多维度多层级分解,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用AHP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合理性校验,并通过数据规范化和加权处理等过程对样本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定量与定性评价与分析,测算样本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指数,剖析其科研活动中存在共性问题和个性特征。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轶群  张燕  
论文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方法。对2004年全国各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分析,并且对各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1998-2004年间的发展变化趋势又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铁山  高洪深  吴永林  白波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建立中关村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模型,并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创新资源优势,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指出中关村科技园区应该实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战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强远   殷赏   程芸倩   孙久文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培育未来产业的主要思路,而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空间融合是未来产业布局的突出特征。就产业布局为何邻近创新集群,鲜有研究给出充分的学理依据和经验证据。基于中国工商企业登记注册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授权和转移数据、中国税收调查数据、百度地图兴趣点(POI)数据等形成的匹配数据,本文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各分园成立时点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首次考察了创新集群对城市内新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集群对新创企业表现为明显的向心力,将吸引新创企业更多入驻距离创新集群0—1.4千米的地理范围内,并且这一结果在科技分园主导产业的下游产业体现得更明显;企业空间布局邻近创新集群,有利于新创企业的技术获取、声誉溢价和信息捕获;新创企业邻近创新集群布局,将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生存概率。本文研究既为学理上认识创新集群对一般性企业选址的影响提供重要启示,也为实践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供现实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