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8)
2023(17111)
2022(14101)
2021(13145)
2020(11086)
2019(25324)
2018(25287)
2017(48990)
2016(26252)
2015(29550)
2014(29335)
2013(28643)
2012(25697)
2011(22950)
2010(23398)
2009(21784)
2008(21548)
2007(19532)
2006(17247)
2005(15495)
作者
(72170)
(60398)
(60044)
(57133)
(38086)
(28763)
(27199)
(23456)
(22802)
(21601)
(20480)
(20419)
(19037)
(18930)
(18400)
(18350)
(17801)
(17749)
(17316)
(17176)
(14833)
(14682)
(14536)
(14061)
(13477)
(13442)
(13422)
(13248)
(12061)
(11800)
学科
(109712)
经济(109550)
(104111)
管理(91184)
(85947)
企业(85947)
(48763)
方法(48289)
数学(39307)
数学方法(38630)
(34804)
业经(34189)
农业(32404)
中国(26971)
(25868)
(24191)
财务(24119)
财务管理(24068)
企业财务(22793)
技术(20842)
理论(20068)
地方(19479)
(19092)
(18957)
(18828)
(18587)
贸易(18573)
(18346)
环境(18213)
(18034)
机构
学院(372519)
大学(363052)
(153887)
管理(151023)
经济(150767)
理学(129910)
理学院(128681)
管理学(126420)
管理学院(125734)
研究(112595)
中国(90733)
(77149)
(73532)
(65961)
科学(65862)
(57817)
财经(57632)
业大(55324)
中心(54599)
(54353)
(52258)
农业(50025)
研究所(48376)
北京(48168)
经济学(45669)
(45282)
(44498)
师范(44111)
财经大学(42297)
经济管理(41442)
基金
项目(244939)
科学(195573)
研究(184511)
基金(178645)
(152722)
国家(151293)
科学基金(133405)
社会(118799)
社会科(112400)
社会科学(112373)
(97298)
基金项目(94463)
教育(85061)
自然(85028)
自然科(83026)
自然科学(83008)
自然科学基金(81537)
(79811)
编号(76538)
资助(72413)
成果(60241)
(54231)
重点(54207)
(53404)
(52599)
课题(51682)
(50570)
创新(49309)
国家社会(48750)
教育部(47241)
期刊
(179211)
经济(179211)
研究(104948)
中国(74312)
(65820)
(61048)
管理(58891)
学报(49468)
科学(49180)
农业(44282)
大学(40655)
学学(38545)
教育(37967)
技术(37141)
(35760)
金融(35760)
业经(35403)
财经(28339)
经济研究(25504)
(24326)
问题(23817)
(23286)
技术经济(20076)
(18429)
财会(18339)
现代(17870)
统计(17364)
商业(17262)
世界(16926)
(16648)
共检索到555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  李逸波  何玲  
生态补偿机制是进行京津冀农业合作的新利益平台,是集生态服务、补偿扶贫与农业合作为一体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实现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途径有:农产品生态标识、技术项目扶贫补偿、上下游节水补偿、退耕还林补偿。基于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制度、政策、扶贫、物流、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布局,节水补偿、生态品牌和生态移民及异地开发等方面进行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区域合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桂环  张惠远  万军  王金南  
从京津冀北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的难题分析入手,借鉴国际流域生态补偿的经验,从四个角度提出京津冀北地区可以选择的生态补偿类型。就京津冀北地区而言,更多地要从政府介入的层面来探讨其生态补偿的机制,同时考虑补偿的实施效果,把生态保护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从而真正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本文亦给出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选择:即首先建立流域水权交易政策;其次探索“流域水质水量协议”;第三是做好利益转移估算,最后开展流域“异地开发”实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娟  刘守义  
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地区之间生态效益的"外部作用"日益明显,"空间管制"成为理性政府的主要作为,要求其同时创新区域生态补偿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框架。京津冀由于府际关系协调不畅、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经济梯度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最终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亟待从革新政府治理方式、完善生态产业合作体系、规范区域生态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新的制度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京津冀地缘相接,拥有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区域内每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会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为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必须开展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以及生态项目合作。本文通过引入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核算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省市2004~201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受力,设计了一套适合京津冀发展的横向生态补偿核算体系,并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新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薇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建议在京津冀地区实施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市场化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清洁大气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根据京津冀重污染企业分布特点,确定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权交易范围,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权交易模式。通过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污染源动态监测数据库建设、污染防治科技合作,保障大气污染排放权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的有效落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需要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运行执行机制,实现补偿的持续长效;实施京津冀多元化生态补偿体系,实现补偿的公平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敏  苗润莲  卢凤君  李梅  胥彦玲  
农业区域协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京津冀农业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立足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区域协作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升级,梳理了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定位和农业产业链运营现状,指出了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中环节延伸对接缺乏统筹、跨区域产业链环节优化不足和缺乏主体整合。以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为目标,基于产业链环节对接与区内外空间联通,提出了京津冀农业区域协作的3种模式,包括产后拉动主导型模式、产前推动主导型模式、产中提升主导型模式,并分别以京承农业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农业科技园和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农业等典型案例对上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尔娟  潘鹏  
文章在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张家口市为例,对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现状、问题及其成效进行剖析,指出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缺乏市场运作手段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制、培育生态涵养区的"造血"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铸  刘艳  孙晓然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问题需要政府的力量,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财政行为的必然趋势,协同发展会对京津冀的环境补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视角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对京津冀流域上下游地区居民补偿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提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获取途径以及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铸  刘艳  孙晓然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问题需要政府的力量,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财政行为的必然趋势,协同发展会对京津冀的环境补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视角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对京津冀流域上下游地区居民补偿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提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获取途径以及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喆  周凌一  
京津冀是生态超负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资源管理体制的尚未统一与系统性缺失,地方利益追求的制约和地方治理成本收益不对等,共同造成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局。基于生态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脱域化"特征,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要以协同发展为契机,从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区域府际协同治理两大路径入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会婷  闫志利  
职业培训合作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工程。相关统计年鉴2007~2012年数据表明,京津冀三地职业培训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有着明显的合作需求。实现京津冀职业培训合作,可采取组建职业培训集团、成立职业培训联盟、发展社区学院、融入职教园区以及实施类产业化经营、连锁经营等合作模式,运用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以及综合推动等促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刘广明  
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对京、津意义重大,多年来,为保障京津生态做出了牺牲,自身却承受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压。京津冀三地必须加速农业生态补偿法制化进程,完善三地协同管理和监管机制,促进京津冀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刘广明  
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对京、津意义重大,多年来,为保障京津生态做出了牺牲,自身却承受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压。京津冀三地必须加速农业生态补偿法制化进程,完善三地协同管理和监管机制,促进京津冀的可持续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