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9)
- 2023(8900)
- 2022(7510)
- 2021(7135)
- 2020(6052)
- 2019(13705)
- 2018(13362)
- 2017(25985)
- 2016(13380)
- 2015(14813)
- 2014(14288)
- 2013(13704)
- 2012(12051)
- 2011(10445)
- 2010(10067)
- 2009(8856)
- 2008(8146)
- 2007(6458)
- 2006(5220)
- 2005(4051)
- 学科
- 济(53532)
- 经济(53487)
- 管理(39475)
- 业(35793)
- 企(29747)
- 企业(29747)
- 方法(27683)
- 数学(24754)
- 数学方法(24408)
- 农(14120)
- 学(13543)
- 财(13418)
- 环境(12241)
- 中国(12199)
- 业经(11149)
- 农业(9522)
- 地方(9406)
- 务(8937)
- 财务(8905)
- 财务管理(8889)
- 和(8750)
- 贸(8744)
- 贸易(8740)
- 理论(8644)
- 划(8588)
- 易(8534)
- 技术(8473)
- 企业财务(8460)
- 制(7508)
- 融(6663)
- 机构
- 学院(178753)
- 大学(178638)
- 管理(74592)
- 济(74424)
- 经济(73229)
- 理学(66239)
- 理学院(65622)
- 管理学(64487)
- 管理学院(64150)
- 研究(53292)
- 中国(38454)
- 京(34763)
- 科学(32732)
- 财(32182)
- 财经(27379)
- 业大(26567)
- 中心(26189)
- 农(25650)
- 经(25206)
- 经济学(23992)
- 江(23739)
- 所(23716)
- 范(22762)
- 师范(22525)
- 研究所(22172)
- 经济学院(21715)
- 财经大学(20890)
- 北京(20500)
- 经济管理(20128)
- 农业(20014)
- 基金
- 项目(135113)
- 科学(108774)
- 基金(101070)
- 研究(98820)
- 家(87734)
- 国家(87052)
- 科学基金(76840)
- 社会(65590)
- 社会科(62305)
- 社会科学(62290)
- 基金项目(54204)
- 省(52478)
- 自然(49737)
- 自然科(48564)
- 自然科学(48553)
- 自然科学基金(47651)
- 教育(45983)
- 划(44027)
- 资助(39753)
- 编号(38706)
- 重点(30625)
- 部(30557)
- 成果(29172)
- 创(29126)
- 发(28881)
- 国家社会(28122)
- 创新(27180)
- 教育部(26916)
- 人文(26528)
- 科研(26440)
共检索到232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福珍
2015年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由英国的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这种方式出版还属首次,这为曹文轩本人和其译者汪海岚都赢得了国际声誉。汪海岚版《青铜葵花》英译本在翻译方法、策略、模式上都有了创新,对于中国儿童文学融入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来分析译者汪海岚在英译《青铜葵花》时的适应与选择,以期找到中国儿童文学英译得以成功的方法和技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尹丕安 梅钰鑫
生态翻译学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生态视角,来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纵观和审视。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翻译学说,是一种自足的、独立的理论体系。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由译境、译本和译者构成的翻译生态共同体,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一个活的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写作风格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对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发扬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态 翻译 老残游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丹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并给许多菜肴取了美好且动听的名字;而西方人注重菜肴的营养,菜肴命名简单扼要。只有在充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菜肴的命名方法,才能有效地英译中式菜肴名称。从生态翻译学的视野出发,其理论观点能为菜名翻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中式菜名英译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阮红波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甚至最终左右他们的购买行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商标也随之全球化和国际化,可以说,商标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本文拟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晓敏
公示语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译者应对公示语原语文本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三方面进行适应性转换,并做出适应性选择,最后选择"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汉英公示语译文,它在目的语中的"存活度"高,被外国游客接受和认可的程度就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段文婷
民俗语汇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要促进中西跨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展开,就必须把民俗语汇翻译置于整个民俗文化翻译的大范围内。中西文化的差异加大了民俗语汇翻译的难度。以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以《白鹿原》的英译本为例,对关中民俗语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能最大限度地传递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增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共享。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关中 民俗语汇 “三维”转换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阳
以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为指导,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葬花吟》两个英译本(以下简称"杨译"、"霍译")进行评述,可以看出:在意的传达方面,杨译尽可能地保留原诗的意象,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忠实地传达了原诗中的情感意义和修辞意义,再现了其美的意境。霍译则是倾向于舍弃原文形象,采用了如删减等变通的翻译手法,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在表现音美时,霍译采用了英文中常见的抑扬格,韵式规范,字数也是非常整齐;而杨译的押韵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韵体较为松散。因
关键词:
“三美”理论 葬花吟 诗歌翻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书君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陆续在西方主流媒体播出。提高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翻译质量,对建立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内涵起着重要作用。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武汉市城市形象宣传片《大城崛起》进行翻译批评和赏析,有助于开拓城市形象宣传片英译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进一步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城市形象宣传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依婷 黄娜 杨嘉珈
中国古诗文历久弥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中蕴含深厚政治、文化内涵的古诗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尚生、摄生、转生和化生”四生论,探索文本、译者、翻译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精准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性政治思想,融通中外话语构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姗姗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注重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的交际功能,能凸显出科技论文摘要英译的目的和交际效果。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以一则科技论文摘要英译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发现,从修正原文错误、压缩原文信息、借用目的语结构、显化隐含逻辑四个方面对原文进行阐释性改写,可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达到跨文化翻译的交际目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晨晨 郭书法
葛浩文夫妇翻译的《玉米》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适度移情,反映出译者在作者、原文读者及译文读者之间的调解作用。文章以移情在语言学中的概念为基础,分析语言移情与翻译的关系,试图采用以认知识解为基础的文本细读及双语对比方法对毕飞宇《玉米》及其英译本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移情识解方式对译文表情力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认知翻译 语言移情 表情力 《玉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果笑非
生态翻译学是以新生态主义为指导的研究范式,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依据:契合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蕴意,拓展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视角,突出了大学英语翻译人才的地位。从翻译教学目的与学生译有所为、翻译教学主体与学生译者中心、翻译教学内容与翻译文本生态、翻译教学途径与多方宏观协作、翻译教学受众与翻译作品读者、翻译教学环境与翻译生态环境、翻译教学效果与他律事后追惩七个方面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取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发展取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正如
汉语新词承载了一定的当代社会内涵和中国文化特色,己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翻译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重新梳理翻译实例,总结出汉语新词英译应遵循的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让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使其更好地理解译文所传达的内容;二是使译文保留中国特色,传播特色中国文化。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译者倾向于传播中国当今文化,文献型翻译策略可以从保留新词形式,内容或情景角度来实现宣传源语言文化特色的目的。但如果译者注重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就应采取工具型翻译策略。因此,作者总
关键词:
汉语新词 英译 目的论 策略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盛俐
生态译学观照下,影视字幕翻译的过程就是翻译模因的跨文化复制和传播。为适应译入语生态环境,翻译模因既要对以前的模因加以复制和继承,又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形成新的翻译模因,在变异中求发展。翻译模因的传播必须符合"变异、选择、保持"的规律,才能积极生存下来,并将源语的文化精髓传播到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中。
关键词:
生态译学 字幕翻译 语言变异 翻译模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雯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快、国际全球化趋势越发深入,英语翻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也日渐丰富。其中,在全球视野生态思潮下产生、发展的生态翻译理论,便是当前较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之一。其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外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英语、汉语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在汉语、英语中的呈现,更加注重英语翻译者是否忠于语文信息、是否做到适时变通与适当创新、是否实现生态翻译环境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翻译理论对照英语翻译,扩宽的不仅是英语翻译视角,还有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