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5)
2023(17636)
2022(15070)
2021(13897)
2020(11551)
2019(26409)
2018(26238)
2017(50228)
2016(27008)
2015(30340)
2014(30323)
2013(29760)
2012(27424)
2011(24861)
2010(24938)
2009(22743)
2008(21817)
2007(19046)
2006(16963)
2005(15010)
作者
(77693)
(64838)
(64034)
(61074)
(41220)
(30995)
(29194)
(25423)
(24685)
(23013)
(22066)
(21893)
(20615)
(20374)
(20001)
(19752)
(19219)
(18762)
(18452)
(18398)
(16151)
(15931)
(15513)
(14912)
(14541)
(14387)
(14187)
(14047)
(13085)
(12660)
学科
(126866)
经济(126745)
管理(76674)
(71943)
(58201)
企业(58201)
方法(50516)
数学(43723)
数学方法(43171)
中国(33252)
(31747)
地方(30608)
业经(27255)
(26114)
(25786)
农业(21874)
环境(20837)
(19664)
(19412)
贸易(19399)
理论(18714)
(18681)
(18658)
技术(17556)
地方经济(17418)
(17362)
金融(17360)
(17337)
银行(17296)
(16622)
机构
大学(383940)
学院(383935)
(160706)
经济(157366)
管理(151213)
研究(133343)
理学(130417)
理学院(128956)
管理学(126694)
管理学院(126011)
中国(98771)
(82496)
科学(81457)
(70642)
(66463)
(60634)
研究所(60495)
中心(59805)
财经(56537)
业大(56270)
(56140)
北京(52520)
(51874)
(51409)
师范(51401)
(48776)
经济学(48436)
农业(46832)
(45689)
经济学院(43277)
基金
项目(261596)
科学(206150)
研究(192503)
基金(189040)
(164273)
国家(162894)
科学基金(140317)
社会(122022)
社会科(115659)
社会科学(115629)
(102322)
基金项目(100159)
自然(90242)
教育(88290)
自然科(88084)
自然科学(88064)
自然科学基金(86447)
(85796)
编号(78448)
资助(77786)
成果(62574)
(59230)
重点(58630)
(57389)
课题(54226)
(53914)
创新(50305)
国家社会(50140)
科研(49514)
教育部(49426)
期刊
(183468)
经济(183468)
研究(116408)
中国(74008)
学报(58570)
管理(57062)
(55287)
科学(55124)
(52392)
大学(45072)
教育(43439)
学学(42446)
农业(38633)
技术(35972)
(33007)
金融(33007)
业经(30270)
经济研究(29449)
财经(27717)
(23810)
问题(23555)
技术经济(20017)
图书(19602)
(19562)
科技(18258)
理论(18013)
资源(17805)
现代(17629)
商业(17424)
统计(17009)
共检索到57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贺景平  
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出发,探索现代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理,剖析其运行的动力机制、林业经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机制,认为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要手段的林业生态体系,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方式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涵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完善以森林分类经营为主要思想的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是促进我国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银龙  
林业是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保障,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在整合与开发林业资源的同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对于林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就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多角度来探究林业建设现状,明确新时期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合理措施落实到实处,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成海  
生态林业是林业发展到一定基础的进化,与经济学原理相呼应。生态林业运用到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究因地制宜,通过实地勘察,结合自然资源的供给,使生态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源源不断地发展出人类所需要的东西,对自然有益,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也有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玉林  陈洪  
实施林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林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林业循环经济的几种操作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甘瑁琴  李建奇  
提出要将长株潭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现城市群森林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围绕长株潭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对长株潭地区林业生态圈的空间结构、生态布局、景观布局及森林类型结构进行了配置和调整,构筑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长株潭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体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群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林  陈欣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使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的经济发展。生态福利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态资源投入与福利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本文综合应用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的方法,构建生态福利指数,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评价了陕西省近20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9年间,陕西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态福利指数呈现先波动变化再平稳上升后下降的变化。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历了可持续性减弱到可持续性增强再到可持续性减弱的转变,总体趋势仍是可持续性减弱的。陕西省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全面综合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更要关注教育、医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超  
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已经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的根本保证,改变现行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林业循环经济体系,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拉动与促动作用的经济持续性,可从盈利性、竞争性、较高的产品供给弹性、公益投入价值的补偿性、以及外邯的扶特与参与性等方面概括基本属性,它离不开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庇护。从世代平等的发展伦理、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持续性程度等三个角度对经济持续性进行分类,既可进一步认识经济持续性的内涵,又有利于经济持续性评价。经济持续性评价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基础上的,但两种评价在依据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上、在评价对象范围与评价期确定上的差异。经济持续性实现基本途径的寻找依据应能解决林业资源有效地持续利用、林业的经济盈利性、林业的经济稳定性与平等性等三个经济持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林业获得蓬勃发展的机会,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日臻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中国林业资源丰富,但存在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林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鉴于此,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积极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由王培君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一书,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中国林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建成  程宝栋  印中华  
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新型文明形态,影响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是可再生、可降解的绿色能源,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回顾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①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②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③繁荣具有创意的森林文化体系;④完善先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媛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逐渐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而生态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后,便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生态旅游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如何使生态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鹏  丁生喜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青海省2000-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青海省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于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资源的消费严重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而造成生态赤字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结合青海省发展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助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俊亚  
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保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农业经济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着力探索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原则及对策,以期促进经济新常态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农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俊亚  
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保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农业经济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着力探索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原则及对策,以期促进经济新常态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农业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禄峰  张鸿  
在当今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生态资源由过去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失调,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