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5)
- 2023(18149)
- 2022(15159)
- 2021(13842)
- 2020(11568)
- 2019(25981)
- 2018(25647)
- 2017(48594)
- 2016(25734)
- 2015(28208)
- 2014(27629)
- 2013(26955)
- 2012(24276)
- 2011(21616)
- 2010(21844)
- 2009(20376)
- 2008(19501)
- 2007(17461)
- 2006(15394)
- 2005(13815)
- 学科
- 济(125322)
- 经济(125210)
- 业(97047)
- 管理(92531)
- 企(87645)
- 企业(87645)
- 方法(48516)
- 数学(39022)
- 数学方法(38567)
- 业经(34786)
- 农(32971)
- 财(32682)
- 中国(28057)
- 地方(26038)
- 务(23600)
- 财务(23549)
- 财务管理(23511)
- 农业(23360)
- 环境(23198)
- 技术(22708)
- 企业财务(22275)
- 制(21057)
- 划(20712)
- 理论(20612)
- 和(20440)
- 学(20026)
- 贸(18439)
- 贸易(18423)
- 策(18218)
- 易(17861)
- 机构
- 学院(363125)
- 大学(352557)
- 济(159128)
- 经济(156160)
- 管理(146450)
- 理学(125692)
- 理学院(124530)
- 管理学(122688)
- 管理学院(122008)
- 研究(112463)
- 中国(88758)
- 财(71945)
- 京(71864)
- 科学(64986)
- 财经(57298)
- 江(55558)
- 所(53700)
- 中心(53023)
- 经(51843)
- 农(51765)
- 经济学(48771)
- 研究所(48104)
- 业大(48078)
- 北京(44453)
- 州(43860)
- 经济学院(43703)
- 范(43297)
- 师范(42918)
- 财经大学(41934)
- 院(41267)
- 基金
- 项目(238313)
- 科学(191057)
- 研究(179378)
- 基金(173892)
- 家(148597)
- 国家(147299)
- 科学基金(130374)
- 社会(117499)
- 社会科(111575)
- 社会科学(111550)
- 省(95705)
- 基金项目(91924)
- 自然(82088)
- 教育(81877)
- 自然科(80161)
- 自然科学(80146)
- 自然科学基金(78746)
- 划(77371)
- 编号(72546)
- 资助(69512)
- 成果(55837)
- 创(54495)
- 重点(53201)
- 发(53079)
- 部(51838)
- 创新(50139)
- 课题(49229)
- 国家社会(48862)
- 制(46217)
- 人文(45894)
- 期刊
- 济(185631)
- 经济(185631)
- 研究(104633)
- 中国(68900)
- 管理(61213)
- 财(60074)
- 农(47739)
- 科学(45866)
- 学报(44397)
- 技术(37159)
- 大学(35753)
- 教育(34641)
- 学学(34165)
- 农业(32781)
- 业经(31701)
- 融(31565)
- 金融(31565)
- 经济研究(29322)
- 财经(28975)
- 经(25155)
- 问题(23315)
- 技术经济(21719)
- 业(19802)
- 现代(18056)
- 商业(17809)
- 财会(17738)
- 统计(17517)
- 贸(17385)
- 策(17152)
- 世界(16770)
共检索到542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洁 李琳
企业是生态经济建设的主体,单个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并不能真正适应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企业间绿色持续创新项目带动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组成的绿色持续创新联盟,既具有通常意义的技术创新联盟的优势,同时有助于产生生态化产业集群效应、学习效应,促进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提升企业乃至产业、产业间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介绍了基于生态经济环境要求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联盟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联盟的应关注的关键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琼辉 向刚 苑鹏博
中国企业实施绿色持续创新已势在必行。而企业是否能实现足够的创新效益,进而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企业持续不断地实施绿色创新,是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效益结构,并对三种主要绿色持续创新类型的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飚
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早已通过有效的绿色战略来创造新的商业价值,构建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在打造绿色竞争力方面还存在绿色意识淡薄、市场动力不足、绿色创新欠缺等问题,基于绿色经济下我国企业还需树立绿色观念、制定绿色战略、发展绿色技术、打造绿色文化,利用好"绿色"优惠政策打造自己的绿色竞争力。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竞争力 现状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余博
企业单枪匹马地进行自主创新,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贻误战机。聚合众多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以联盟方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潮流正在我国企业界兴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林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3年多的时间,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已实现了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的企业集群式发展。通过最新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区内小型企业仍是发展主体,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壮大企业实力,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引用博弈理论,对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以及同类型企业之间技术创新联盟决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即使在联盟收益更大的情况下,企业也可能选择不联盟。基于此,本文最后从企业、行业、高校和政府角度提出促进联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技术创新 企业联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世贤 张华
中小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则是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由于自身的原因,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面临众多障碍。通过技术创新联盟,中小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跨越这些障碍,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循环经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联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平 方健
文章通过选取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在探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同时,结合数字经济对环境规制影响产生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途径,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趋势,并且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在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上同时具有门槛效应和调节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恒 杨志 祁凯
互联网时代,为破解"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的怪圈,开展产学研绿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企业家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和学研机构参与下的绿色技术创新联盟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企业—学研机构在动态环境中联盟主体行为策略演化规律以及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参与产学研绿色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有效的促使系统演化至稳定状态,而其激励力度与联盟稳定性呈正相关;政产学研在联盟契约框架下制定合理违约成本能够有效避免联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与学研机构之间存在动态的联盟成本分摊比例与绿色创新收益分配比例。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姜太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绿色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对绿色制度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强调指出制度安排要综合考虑制度因素的组合和搭配,任何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并首次将绿色制度创新界定为对制度因素进行新的组合使之较原有组合能创造更多的产出(价值)即能够使创新者(组织)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最后,对绿色制度创新的动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创新理论 绿色制度创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元明 郝建新 徐大海
创新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发展阶段,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增强创新竞争力的一种有利模式。而如何选择正确的联盟模式是企业组建创新联盟的首要问题,而创新联盟较少的数量样本使得传统专家经验法和统计方法不再适用。因此,本文首先根据各主要理论依据的出发点将开拓市场、协同效应、规避不良竞争、竞争方式的转变、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行业标准的设立等企业组建创新联盟的动因归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大类;其次比较了两种创新联盟模式的特征;最后通过粗糙集理论对于质性数据的处理优势来探索企业组建创新联盟以及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兢业
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企业乃至整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一个关键。依靠单一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技术竞争发展的需要。鉴于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基础与条件,为尽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间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就成为了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企业竞争力 构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苑鹏博 向刚
循环经济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单介绍了循环经济和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含义,指出了企业是循环经济建设的主体,实施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震青 彭润华
企业创新联盟是由一系列创新企业组成的联盟,形成一个分散、动态的团队协作创新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所有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工作,是当今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针对企业创新联盟业绩评价的特点,结合权重系数法和模糊多级综合评价法,为企业创新联盟业绩评价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应用实例表明,该综合评价系统结果表达清楚、显示方式直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晓霞
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二战以后日本依靠科技立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战后日本在一系列科技开发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灵活的科技政策和产、官、学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日本技术创新联盟的形成与特点,对我国政府制定技术产业政策,明确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企业 技术创新联盟 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屠年松 杨梦源 柴鑫 杨立生
绿色持续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是实现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强有力支撑。以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文章创新性地将绿色要素融入其中,构建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属性测度的方法,构建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评价模型。最后,将A公司的相关数据代入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绿色持续创新 动力评价 属性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