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7)
- 2023(9961)
- 2022(8545)
- 2021(8165)
- 2020(7019)
- 2019(16208)
- 2018(16156)
- 2017(30936)
- 2016(16738)
- 2015(18861)
- 2014(18479)
- 2013(17901)
- 2012(15730)
- 2011(13701)
- 2010(13639)
- 2009(12325)
- 2008(11828)
- 2007(10120)
- 2006(8614)
- 2005(7163)
- 学科
- 济(63291)
- 经济(63235)
- 管理(59391)
- 业(50861)
- 企(45000)
- 企业(45000)
- 方法(35105)
- 数学(31041)
- 数学方法(30434)
- 财(19388)
- 农(16129)
- 业经(14187)
- 中国(14174)
- 务(13936)
- 财务(13871)
- 财务管理(13841)
- 环境(13299)
- 企业财务(13116)
- 理论(12167)
- 划(12131)
- 学(11703)
- 地方(11350)
- 和(11143)
- 制(10997)
- 农业(10737)
- 技术(10469)
- 贸(9985)
- 贸易(9979)
- 易(9745)
- 银(9272)
- 机构
- 学院(220540)
- 大学(217836)
- 管理(95191)
- 济(86592)
- 经济(84733)
- 理学(82024)
- 理学院(81221)
- 管理学(79583)
- 管理学院(79138)
- 研究(63227)
- 中国(50104)
- 京(44571)
- 财(40399)
- 科学(39527)
- 业大(32924)
- 财经(32295)
- 农(32134)
- 江(31996)
- 中心(31910)
- 经(29587)
- 所(29523)
- 研究所(27092)
- 北京(27077)
- 范(26434)
- 师范(26154)
- 经济学(25890)
- 州(25466)
- 农业(24987)
- 经济管理(24687)
- 财经大学(24443)
- 基金
- 项目(157984)
- 科学(126129)
- 基金(116253)
- 研究(114539)
- 家(100825)
- 国家(100042)
- 科学基金(88395)
- 社会(72604)
- 社会科(68961)
- 社会科学(68942)
- 省(62838)
- 基金项目(61955)
- 自然(59196)
- 自然科(57821)
- 自然科学(57811)
- 自然科学基金(56734)
- 教育(54319)
- 划(52383)
- 资助(47817)
- 编号(46246)
- 重点(35460)
- 部(34658)
- 成果(34605)
- 创(33945)
- 发(33143)
- 创新(31641)
- 课题(31006)
- 科研(30865)
- 教育部(30227)
- 国家社会(30078)
共检索到309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刘立权 杨新岩 邹玮
本文以辽阳首山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地下水动力场模拟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将3种情景的地下水生态水位作为1项重要的约束条件纳入到地下水管理模型中,建立了基于生态约束的地下水管理模型,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得3种不同情景的地下水新增优化开采量分别为21 986m3/d、12 934m3/d、22 602m3/d。管理模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调整开采方案,在增加全区开采量的同时能够保证首山地下水漏斗的逐渐恢复,同时有利于解决研究区内潜在的土壤盐渍化威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易树平 迟宝明 吴法伟 周彦章
傍河水源地以其水量稳定、水质洁净等优点在我国北方普遍应用,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价为其良性运行的关键。结合实例,运用VisualM odflow对傍河水源地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及优化开采模拟分析。通过研究发现:①傍河水源地的模拟对河流的敏感性最强,其次为人工开采,而表征地下水系统特征的K、μ、a等参数的影响却不明显;②傍河水源地的模拟关键在于河流的处理。对非完整河流,在河床底部设置一层弱透水的缓冲区可取得满意效果;③傍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量丰、枯年份相差不大,比较稳定;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是个变量,随开采量增大而增大,且与开采井到河流的距离有关;④运用建立的水源地模型,可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静 林学钰 张兰英 苏小四 仲建强 吴晓芳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傍河地下水源地为主要模拟对象,进行了硝基苯迁移转化的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吸附与生物降解作用是影响硝基苯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淤泥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较高,砂砾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相对较弱。实验过程中,从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各取样点依次出现硝基苯浓度峰值,并且随着硝基苯迁移路径的延长其浓度峰值相应变小。硝基苯的浓度峰值在含水介质中的持续时间并不很长,但由于硝基苯解吸附作用的存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拖尾现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爱军 陈玉霞 杨建勋 李文梅
在分析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用水量均衡法计算了该区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结果为负均衡。水源地开采后水源主要来源于黄河激发补给量,抽水试验和数值模拟表明黄河激发补给量为3.45×104m3/d。根据水位预测,水源地开采20年后和不利水文、气象条件下连续开采2年,水位下降值均不及含水层厚度的1/10,说明水源地开采量3×104m3/d是有保证的,可以满足电厂供水要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亮 刘庆玉 高连兴
为了更可靠地预测辽阳地区未来能源需求量,采用GM(1,1)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对辽宁省辽阳地区历史能源消费量建立预测模型,并将两个单一模型加权平均建立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在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中可信度更高,预测精度达到94.06%;未来10年内,辽阳地区能源消费将以7.36%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2年能源需求量将达到2.2×107t标准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义杰 穆贵玲 谢宇宁 李丽
生态补偿是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方法,补偿资金的合理分配则是生态补偿建设中关键一环。因此,为提高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论文在现阶段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鹤地水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涵盖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生态保护贡献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分配指标体系,通过熵权—层次分析模型算得:玉林陆川县、玉林博白县、湛江廉江市和茂名化州市分别占60.1亿总分配金额的40.79%、22.32%、19.52%和17.37%,符合鹤地水库的现实情况。分配体系与模型对促进水源地各区域单元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生态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为生态补偿机制资金的分配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萍萍 胡仪元
生态补偿计量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文章从生态补偿工程建设成本和直接经济损失的角度出发,综合总成本修正模型和机会成本法的优点,引入了经济红利效应、生态改善效应、水质判定系数来修正补偿金额,并重新定义了水量判断系数的概念,以此来估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对汉江流域水源地—汉中市的生态补偿资金。计算结果为482.08亿元/年,即受水区每年向汉中市支付482.08亿元作为生态补偿资金。
关键词:
汉水流域 生态补偿 计量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健 刘俊民 张殷钦
【目的】针对地下水水质预测中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采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PLSR)模型进行地下水水质预测研究,为地下水水质的准确预测提供支持。【方法】运用拟线性方法建立非线性PLSR模型,选用核函数对原自变量进行非线性变换,以陕西咸阳市某观测井2001-2009年地下水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地下水硬度预测,并将其与BP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利用咸阳市地下水前8年(2001-2008)的水质资料建立非线性PLSR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咸阳市地下水2009年硬度进行预测,与实测值相比,非线性PLSR模型、BP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44%和1.354%,可知非线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俊福
在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国内外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为模拟地下水动态特征和进行资源评价建立了基于GIS的具有地下水模拟功能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地下水评价中。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调蓄能力差,开采潜力不足。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下水资源评价 数学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景力 崔亚莉 李慈君
运用管理模型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优化调度 ,解决包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首先建立双层含水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 ,并求得地下水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考虑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 ,构建地下水 -地表水联合调度多目标管理模型。决策变量为潜水和承压水开采量、各地表水厂向各管理子区的供水量 ,主要目标为最大限度完成工业总产值、供水费用最小、最优控制地下水位和尽量满足农业灌溉用水。模型归结为求解线性目标规划问题。结果表明 ,优化总供水量为 6663 8 9× 1 0 4 m3·a- 1 ,其中地下水供水量为 1 3 5 0 6 2× 1 0 4 m3·a- 1 ;优化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规划需水量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荆平 贾海峰
流域水环境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流域规模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战略环境评价,地下水质评价是其重要内容,急需方法学的支持。全面分析目前国内外GIS与模型集成的研究现状,论述GIS与综合指数模型和机理模型集成的所需条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强调集成中应对模型的特征、模型的输入输出要求、流域数据基础以及GIS软件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将导致区域分析的误差加大甚至产生错误信息。结合地下水水质评价常用的指数模型和机理模型,提出了GIS与模型的集成框架,分析GIS在集成中的3种模式,指明GIS与模型集成的发展方向。最后基于GIS与模型集成的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得出GIS与综合指数模型和...
关键词:
流域 地下水 GIS 模型 集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彬 徐建新 黄强
灌区水资源的优化调配对于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灌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灌区水资源进行优化调配,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方法建立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具有减化系统复杂性,减少计算工作量的特点。模型在彭楼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进行应用,对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制定了区域配水方案,所得结果合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玲玲 周林飞 张婷婷 李嫱 王铁良
为了评价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的安全状态,结合水源地自身特性,分析了对其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建立了水库型水源地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此模型构建了3个层次的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5级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了14个指标,确定各指标在各等级的取值范围,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准则层及总体安全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压力指标安全等级为Ⅲ,2012年大伙房水库供水的7座城市人口为负增长,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流域所处的三县内,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营养元素及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爱荣 周爱国 梁合诚 鄂建
从污染物入渗土壤-包气带-含水层的过程出发,以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为主控因素,选取地下水埋深(D)、降雨入渗补给量(P)、含水层岩性(A)、土壤类型(S)、地形坡度(T)、非饱和带介质(I)及含水层渗透系数(C)7个指标,建立了九江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DPASTIC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DPASTIC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指标参数级别划分定额差异和指标值不连续性变化的缺陷,寻求出最优的级别定额划分状态和指标值的连续性变化情况;在指标级别定额划分上,引用了指标标准特征值的概念,根据实测参数数据资料,建立了10个级别的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确定指标参数的最优相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徐梦月 魏文佳 姚佳
饮用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基于实地调研、部门访谈和制度条文的梳理与分析,以苏州市太湖水源地为例研究湖泊型水源地管理体制。研究表明:我国水源地管理由国家、省、市、县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具有水资源和水环境分割管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交错的制度特征,初步具备了综合管理的架构;水源保护缺乏流域管治的思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支撑不足;在管理手段上以命令控制型手段为主,经济激励与公众参与不足。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经济激励手段,推进公众参与,实施水源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将有利于提高水源地管理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