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0)
- 2023(15949)
- 2022(13165)
- 2021(12355)
- 2020(10505)
- 2019(23598)
- 2018(23452)
- 2017(44249)
- 2016(23919)
- 2015(26778)
- 2014(26613)
- 2013(25947)
- 2012(23401)
- 2011(20547)
- 2010(20650)
- 2009(19246)
- 2008(19147)
- 2007(17156)
- 2006(15153)
- 2005(13726)
- 学科
- 济(96976)
- 经济(96860)
- 业(95022)
- 管理(91060)
- 企(86860)
- 企业(86860)
- 方法(43745)
- 数学(33995)
- 财(33523)
- 数学方法(33504)
- 业经(31728)
- 农(30689)
- 务(24276)
- 财务(24202)
- 财务管理(24158)
- 中国(23488)
- 企业财务(22907)
- 制(22853)
- 农业(21599)
- 理论(20616)
- 技术(19678)
- 划(19009)
- 学(18836)
- 和(18748)
- 策(17981)
- 地方(17515)
- 体(17474)
- 环境(16975)
- 银(15856)
- 银行(15816)
- 机构
- 学院(333919)
- 大学(328762)
- 管理(137041)
- 济(134251)
- 经济(131361)
- 理学(116211)
- 理学院(115072)
- 管理学(113297)
- 管理学院(112647)
- 研究(104470)
- 中国(84975)
- 京(69262)
- 财(66129)
- 科学(63886)
- 农(57069)
- 江(53053)
- 所(51647)
- 财经(51244)
- 中心(50591)
- 业大(49503)
- 研究所(46598)
- 经(46588)
- 农业(44675)
- 北京(42626)
- 州(41702)
- 范(39876)
- 经济学(39764)
- 师范(39391)
- 院(38632)
- 财经大学(37880)
- 基金
- 项目(223417)
- 科学(177349)
- 研究(164386)
- 基金(162286)
- 家(141420)
- 国家(140169)
- 科学基金(122295)
- 社会(104587)
- 社会科(99112)
- 社会科学(99085)
- 省(89224)
- 基金项目(85801)
- 自然(79481)
- 自然科(77611)
- 自然科学(77586)
- 自然科学基金(76211)
- 教育(75352)
- 划(73742)
- 编号(66438)
- 资助(65395)
- 成果(52287)
- 重点(50308)
- 创(49114)
- 部(48699)
- 发(47786)
- 课题(45477)
- 创新(45242)
- 业(44333)
- 国家社会(43347)
- 科研(42775)
- 期刊
- 济(155196)
- 经济(155196)
- 研究(92687)
- 中国(68783)
- 管理(57894)
- 财(57510)
- 农(52327)
- 学报(50067)
- 科学(47177)
- 大学(38847)
- 学学(36835)
- 农业(35516)
- 教育(34008)
- 技术(33824)
- 融(31320)
- 金融(31320)
- 业经(27239)
- 财经(25953)
- 业(22595)
- 经(22530)
- 经济研究(22529)
- 问题(19640)
- 技术经济(18056)
- 财会(17506)
- 现代(16374)
- 版(16355)
- 会计(15732)
- 科技(15568)
- 资源(15174)
- 商业(15000)
共检索到506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颖毅 吴要毛
"三层四库"体系产生背景《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意见》指出,试点融合"价值驱动、精益精细、闭环改进、持续提升"的管理理念,以构建"三个一"(精益改进实施体系,精益人才培养机制和精益改进工具平台)为重点,系统解决管理问题和短板,促进"三集五大"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铁燕 文传浩 王殿颖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端于国外,逐渐被国内学者引入并得到重视和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流域及流域经济、流域环境概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观,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珠江上游流域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辉 张大伟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应用生态系统方法,通过具体的行动、过程和实践,促进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流域生态学的发展和流域管理实践经验的丰富,流域管理也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总结已有研究,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注重流域生态系统特征、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加强机构能力建设、采用适应性管理的方法、人类的价值对于实现流域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多学科方法和多种管理手段的运用、加强信息能力建设、注重制定流域中长期规划。分析表明,通过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中国正在不断引进和学习有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并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探索,这为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
关键词:
流域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红兵 王庆礼 蔡庆华
本文在对流域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指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是流域开发和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并对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论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传辉 桑燕鸿
生态系统管理是力图涉及所有利益主体的 ,定义人—环境相互作用可持续选择方案的一种方法。它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这些都通过一种完全融合了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来实现。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 ,生态系统管理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生态系统管理 社会经济 资源管理 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伟 陆健健
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笔者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四项主要内容,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中的作用,同时阐述了笔者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中的探索。
关键词: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希晖 徐国娴 席颖俊
区县基层审计力量作为我国审计整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资金使用和预算管理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本文通过引入系统管理理论组织模型,从目标与价值、技术、结构、社会心理、管理、环境要素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以目标实现过程监控、新型技术转化应用、审计工作结构优化、审计人员激励强化、审计全过程管理强化、审计环境干扰应对等改进举措切实推动基层预算执行审计实现整体优化,为新时期基层预算执行审计深化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预算执行审计 基层审计 系统管理理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贵瑞 牛栋 何洪林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需要生态信息科学的支持 ,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生态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产物 ,是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分支学科 ,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该文在简要地论述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信息科学的关系 ,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和主要研究领域等问题的基础上 ,概要地介绍了研究小组近年来在生态信息科学与数据资源管理领域的主要工作研究进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燕乃玲 赵秀华 虞孝感
生态功能区划是近年来我国着力建设的一个新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框架。首先简要讨论了生态功能区划的性质,指出生态功能区划是基于生态系统的地理框架。与生态区比较,生态功能区强调人文活动对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影响,并反映人类的价值判断。生态功能区划的最终目的是以生态系统的等级结构和尺度原则为基础,在不同尺度水平上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以长江源区为例,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的实证分析。其基本认识是,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边界划分生态系统单元;进行生态系统描述和评价;在确定主导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划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最后讨论了按照生态系统原理对长江源生态功能分区进行管理和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锋 邢会歌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动态的,对于它的理性认知是贫乏的。在制订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和原则时,临界点和意外事件很难预见。生态系统在动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空间异质性或差异有明显的临界值特征。用临界值效应管理生态系统是预警原则的基础,是适应性管理策略的立足点,更是持续监控生态系统和改进管理策略的信息源。
关键词:
生态系统 临界值效应 适应性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鹏 谢和生 何友均 王雅菲 朱安明 王登举
土地退化治理政策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土地退化与污染趋势日益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已被发达国家广泛接受并运用。文章梳理了土地退化治理政策制度的发展脉络,系统阐述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内涵,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土地退化治理目标原则与路径步骤。并基于此,进行现有土地退化治理政策的问题识别,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土地退化治理政策机制建议,促进土地退化治理过程的合理规划、开发与管理。
关键词:
生态系统管理 土地退化治理 政策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伯儒 刘某承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桥梁,根据生态系统服务间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制定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是进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进行全面总结,并针对现有管理策略的不足提出潜在解决方案。按照需求—需求权衡、供给—需求权衡和供给—供给权衡分类体系,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并在现有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耦合三种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框架。结果显示:需求—需求权衡管理策略的实质是生态系统服务优先级排序,供给—需求权衡主要通过调控供需权衡驱动力以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供给—供给权衡主要依据权衡特征进行分区管理,或者调控权衡驱动力提高ES供给量并缓解权衡强度。研究表明:(1)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缓解供给—需求权衡强度,同时达到“效率性”与“公平性”两个管理要求,即缓解供给—需求权衡强度的同时缓解供给—供给权衡与需求—需求权衡。现如今管理策略大多孤立地缓解某一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缺少耦合三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框架。(2)优先缓解主客观重要性较高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权衡强度可同步缓解需求—需求权衡,综合调控供需权衡驱动力与供给权衡驱动力可同时缓解供给—需求权衡强度与供给—供给权衡,从而最终实现三种权衡的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曹先磊 何丹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森林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等。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自然资源管理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涵盖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但目前普遍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评估结果存在重复性。因此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时,除要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继续深入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廖利平 赵士洞
杉木人工林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林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保持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林学界和生产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提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为解决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定义和内涵出发,结合所面前的问题,指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不应仅指对林木本身的管理,还应包括林分形成的前期阶段、系统内各组分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凋落物分解管理、土壤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在广大林区开展综合性的长期生态监测计划等方面。包括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方法,是实现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涛 渠晓东 蔡庆华 刘建康
香溪河是三峡水库湖北库区最大的支流,其健康与否对三峡水库水质有直接影响,因此开展香溪河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河流生态系统管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如何开展相关研究值得探讨。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重点结合香溪河主要受水电站建设、流域土地不合理开发、工业污染等因素影响的事实,认为应该以保证水量、水质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和各种管理措施的出发点,并以维持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保证河流各项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最终管理目标。以该思路为基础,就香溪河而言,可以着重从流域土地利用的生态学规划、香溪河水电站的生态学管理、香溪河流域水质污染源控制、香溪河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的监测及评价...
关键词:
河流 生态系统管理 香溪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