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4)
- 2023(14875)
- 2022(13130)
- 2021(12170)
- 2020(10243)
- 2019(23736)
- 2018(23504)
- 2017(45520)
- 2016(24566)
- 2015(27648)
- 2014(27404)
- 2013(26952)
- 2012(24596)
- 2011(21913)
- 2010(21545)
- 2009(19518)
- 2008(18547)
- 2007(15698)
- 2006(13567)
- 2005(11321)
- 学科
- 济(95950)
- 经济(95855)
- 管理(69813)
- 业(66653)
- 企(52936)
- 企业(52936)
- 方法(46470)
- 数学(40853)
- 数学方法(40289)
- 农(27083)
- 中国(24302)
- 地方(23445)
- 财(23158)
- 学(21736)
- 业经(21270)
- 农业(18372)
- 环境(18143)
- 贸(16575)
- 贸易(16566)
- 易(16020)
- 制(15966)
- 和(15564)
- 理论(15408)
- 技术(15162)
- 务(14790)
- 财务(14714)
- 财务管理(14684)
- 划(14063)
- 企业财务(13882)
- 银(13081)
- 机构
- 大学(337752)
- 学院(336875)
- 管理(138125)
- 济(129829)
- 经济(126783)
- 理学(120976)
- 理学院(119609)
- 管理学(117321)
- 管理学院(116724)
- 研究(108693)
- 中国(79106)
- 京(71148)
- 科学(70649)
- 财(57313)
- 农(54455)
- 业大(53219)
- 所(52997)
- 江(51211)
- 中心(51076)
- 研究所(48968)
- 财经(47013)
- 范(45420)
- 师范(44934)
- 北京(43503)
- 经(42893)
- 农业(42587)
- 院(40567)
- 州(39701)
- 经济学(38120)
- 师范大学(36486)
- 基金
- 项目(245864)
- 科学(193984)
- 基金(178752)
- 研究(177718)
- 家(155875)
- 国家(154629)
- 科学基金(134124)
- 社会(111670)
- 社会科(105760)
- 社会科学(105731)
- 省(97740)
- 基金项目(96348)
- 自然(89184)
- 自然科(87050)
- 自然科学(87030)
- 自然科学基金(85415)
- 教育(81256)
- 划(81076)
- 资助(72801)
- 编号(72645)
- 成果(56838)
- 重点(54931)
- 部(53367)
- 发(52340)
- 创(50698)
- 课题(49068)
- 创新(47296)
- 科研(47122)
- 教育部(45629)
- 国家社会(45456)
- 期刊
- 济(135351)
- 经济(135351)
- 研究(91478)
- 中国(59776)
- 学报(54652)
- 科学(49845)
- 农(47931)
- 管理(47714)
- 财(42171)
- 大学(41529)
- 学学(38954)
- 教育(34653)
- 农业(33736)
- 技术(30222)
- 融(24467)
- 金融(24467)
- 业经(23677)
- 图书(21696)
- 财经(21416)
- 经济研究(20484)
- 经(18195)
- 问题(17859)
- 资源(17627)
- 业(16837)
- 科技(16761)
- 理论(16131)
- 版(15793)
- 技术经济(15753)
- 实践(15046)
- 践(15046)
共检索到471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志娟 傅春 胡小飞
采用生态当量法评价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定江西省各地市生态补偿优先级及补偿额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江西省2011年总生态服务价值为2548.75亿元,其中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89.43%,占江西省总GDP的19.48%。考虑污染排放与治理投入,江西省共需其他省份补偿2216.65亿元,人均获得补偿额4938.58元,此额度为生态补偿的上限。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应当率先得到生态补偿,分别为558.22亿、340.08亿、307.20亿、254.21亿元。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补偿 空间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红兵 王英明 张巧显 郑博福 王延春
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和产品提供等功能。根据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应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四大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结果表明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最低可达到3164.07亿元;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四大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4.33%、78.81%、16.52%和0.34%;在11个地市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最高的是赣州市,为681.16亿元,最低的是新余市,为56.66亿元。
关键词:
江西省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坦 张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采用江西省2010年各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构建了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并运用Pearl生长曲线对价值量进行了逐一调整。
关键词:
江西省 森林生态系统 价值评估 调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士美 谢高地 张彩霞 盖力强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但迄今为止对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以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为例,以2005年-2007年3年的定位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流量过程。研究表明,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的年均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的范围分别为(497.48±33.66)元(/hm2·a)、(2189.21±247.18)元/(hm2·a)、(1432.40±454.32)元(/hm2·a)和(224.55±8.82)元/(hm2·a)。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流量均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生物量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胜利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一直是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热点研究问题,通过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价值进行研究,为江西省土地规划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查阅的方法,利用多样性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结合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变化,分析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相应变化。[结果]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程度高、多样性指数中等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ESV值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在减少;对单项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水源涵养在江西省农村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结论]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出现了降低趋势,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也在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系统,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于杰 刘晓雯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相生相制,相补相长,其博弈之源是长久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大地伦理思想对人类行为的交替影响。对二者进行内涵解构,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有服务过程不可逆性、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服务价值外部性、服务行为非市场性、服务资本社会性、服务空间连续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生态补偿具有补偿要素的片面性、补偿范围的局限性、补偿时序的滞后性、补偿方式的表层性、补偿效果的短期性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补偿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补偿产生的基础,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善的根本保证;第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生态补偿根本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蔡海生 张学玲
利用2001~2010年江西省农业投入和农作物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了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碳足迹,分析了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碳足迹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江西省农业投入引起的碳排放量从2001年的11.910 1×106 t,增加至2010年的5.872 8×106 t,增加了1.03倍,农业机械化对碳排放总量贡献率最大。碳排放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8年赣州市碳排放量最多,景德镇市最少;(2)2001~2010年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先减少,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又减少,整个2001~2010年间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坦 张颖
以江西省遂川县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首次对近10年遂川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全面动态的评估。结果表明,近10年来遂川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2006年和2010年总价值分别为61.71亿元、132.92亿元和196.28亿元,其中水源涵养效益最大,累积营养物质效益最小。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服务价值 遂川 动态评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勇军 王兵 陈步峰 彭清珍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是一项基础工作,对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平衡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对江西大岗山16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进行研究,估算其碳汇/源功能。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156.256 t·hm-2,乔木层占94.9%,林下层生物量为3.197 t·hm-2,年凋落物归还量为4.756 t·hm-2;杉木人工林碳储量为77.246 t·hm-2,其平均年净生产力为6.837 t·hm-2,其碳汇能力为1.595(±1.179)t·hm-2a-1,可见杉木人工林林生态系统显著地固定了大气中的CO2,有着明显的碳汇作用。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碳储量 森林碳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某承 孙雪萍 林惠凤 张彪 朱跃龙 李金亚
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性是构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溢出"的惠及范围不尽相同,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应以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本文以北京-承德生态补偿为例,根据2010年首都生态圈遥感影像和相关调研与问卷资料,引入物理学中的场强模型,计算了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惠及区域,并提出京承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计算发现,2010年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76.45亿元/年。其中,26.76%被承德本地消费,28.22%被北京消费,18.74%为全国共享,其余被天津、河北等地消费。因此,若在北京-承德生态补偿的框架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消费量来构成生态补偿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桂环 文一惠 张惠远
北京市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官厅水库作为北京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如何在保证官厅水库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维护北京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所需的水资源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环境经济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官厅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来探讨其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分析官厅水库流域198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并结合库区实际情况,本文量化了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与反馈,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补偿机制,探讨了生态补偿标准,并分析了4种生态补偿方式,即资金补偿、政策补偿、产业补偿和智力补偿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未来将通过情景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武启祥 朱连奇 韩林飞
生态系统是复杂有序的层级系统,时间与空间属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态系统复杂性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表征方式种类繁多,以江西省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为例,根据古村落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历史,总结归纳了几种直观有效的观察分析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展现了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多层面、多角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以人为线性空间、集中式空间和组团型空间类型为主;古村落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已经和自然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战金艳 闫海明 邓祥征 张韬
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之一。在明确生态系统恢复力定义和尺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从生境条件和生态存储两方面遴选出26个指标,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西省莲花县为案例区,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空间叠加计算了莲花县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主要受内部存储的影响,其权重达到0.554。莲花县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在0.103到0.464之间,平均值为0.268,恢复力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的森林面积为37 907 hm2,占森林总面积的49.2%,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分级结果表明仅48.16%的森林达到高或较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创荣 李霞 高长波 陈新庚
本文从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分析了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提出开展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水电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道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建红 陈绍金 于庆东 陈东景 刘华平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影子价格法、防护费用法等评估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对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为0.676 0×108元/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水电开发业主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其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68.05%和26.58%;移民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其获得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75.74%和16.9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