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5)
2023(12750)
2022(10947)
2021(10265)
2020(8525)
2019(19971)
2018(19847)
2017(38191)
2016(20326)
2015(22907)
2014(22323)
2013(21737)
2012(19648)
2011(17285)
2010(17122)
2009(15282)
2008(14496)
2007(12125)
2006(10280)
2005(8632)
作者
(54785)
(45828)
(45538)
(43190)
(29005)
(21884)
(20883)
(17793)
(17442)
(16130)
(15723)
(15330)
(14369)
(14338)
(13982)
(13628)
(13619)
(13577)
(13108)
(13024)
(11060)
(10924)
(10868)
(10438)
(10195)
(10132)
(9999)
(9784)
(9131)
(9090)
学科
(79251)
经济(79180)
管理(59067)
(54600)
(42828)
企业(42828)
方法(38770)
数学(34633)
数学方法(33953)
(22046)
中国(19741)
地方(19176)
(18751)
业经(17336)
环境(17071)
(15715)
农业(14776)
(13568)
贸易(13557)
(13262)
理论(13185)
(13071)
(12641)
(12639)
技术(12357)
(12063)
财务(11994)
财务管理(11964)
企业财务(11206)
(10888)
机构
学院(268362)
大学(267045)
管理(109464)
(103762)
经济(101265)
理学(95056)
理学院(93959)
管理学(91961)
管理学院(91456)
研究(83000)
中国(63602)
(58143)
科学(53042)
(45995)
中心(41590)
业大(41012)
(41008)
(40018)
(38845)
财经(37279)
北京(35917)
(35856)
研究所(35570)
师范(35462)
(34036)
(32173)
(31886)
农业(31869)
经济学(30908)
技术(28972)
基金
项目(195205)
科学(155304)
基金(142571)
研究(141644)
(124002)
国家(123010)
科学基金(108237)
社会(90183)
社会科(85571)
社会科学(85548)
(76955)
基金项目(76641)
自然(71603)
自然科(69910)
自然科学(69896)
自然科学基金(68601)
(64937)
教育(64920)
编号(57627)
资助(57461)
成果(44026)
重点(43738)
(42215)
(41579)
(41183)
课题(38752)
创新(38490)
科研(37641)
国家社会(37487)
大学(36322)
期刊
(109006)
经济(109006)
研究(70791)
中国(51451)
学报(39642)
管理(38602)
科学(37688)
(36867)
(35103)
大学(31295)
学学(29104)
技术(27429)
教育(27338)
农业(24341)
(20757)
金融(20757)
业经(18986)
图书(17600)
财经(16989)
经济研究(16540)
资源(14740)
(14639)
问题(14571)
(13610)
统计(13428)
技术经济(13145)
(12944)
科技(12733)
(12645)
书馆(12243)
共检索到38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正  刘阳  施瑶  胡凯富  郑曦  
【目的】在快速城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宜居生存环境的方法得到推广。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客观评价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网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选取缓解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娱乐6种功能指标,采用径流系数公式计算、MaxEnt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评价,识别区域不同服务类型的关键绿色空间位置并提出适宜的绿色空间类型,最后通过构建游憩绿道以及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空间联系,完善绿色空间布局。【结果】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区域提供的服务差异划定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保育绿地7种绿色空间类型,新增6条绿道(195 km)连接平原与浅山区,在温泉镇、延寿镇、十三陵镇、峪口镇等村镇构建生态廊道,建立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线性绿色空间。【结论】绿色空间能够提供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加强落实浅山区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旭  李晓兵  符娜  李超  
战略环境评价以其高层次和直接性的特点,被运用到政策和计划、规划的评价上。战略环境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上的应用研究已经广泛的开展,本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引入到战略环境评价中来,使其作为评价方法对北京市1996年~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增加了23.90×108元,规划起到了增加生态效益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规划期间内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则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滞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为缓解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下降的趋势,则需要对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而2006年的土地利用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志会  刘云  王有年  
山区面积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协调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文章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分析历年畜禽养殖量及粪便排泄量的基础上,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废物处理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以期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平谷区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较快,2006年畜禽粪便的排泄量已达133.86万t;而果园生态系统在对畜禽粪便的消纳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果园生态系统消纳畜禽粪便的物质量已经由1997年的24.52万t增加到2006年的52.42万t,消纳量增加了98%,平均每公顷果园每年消纳畜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舒宁  
基于当前我国规划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与多省市已开展的诸多总规层面规划实践,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特点,分析了北京已开展的分区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对空间治理如何由总体层面走向落地实施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婉清   王晨睿   孙晓   杨鹏   王妍  
[目的]探索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促进农业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方法]利用InVEST、ROS等模型定量评估北京市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从而划分出北京市农业功能区。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进行多情景优化,提出改善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组成比例和空间配置方案。[结果](1)北京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26%;(2)农业区的气候调节服务主要受坡度影响,生境质量服务主要受植被指数影响,粮食生产服务受景观多样性、地区生产总值、农用化肥施用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粮食生产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综合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休闲娱乐以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结论]探讨了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多种空间优化方案,为北京市及其他特大型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农业区景观可持续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志会  王有年  
北京山区面积占北京市总面积的62%(霍亚贞,1989),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以及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北京山区发展规划,其功能定位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所以山区的发展应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寻找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根据国内外山区发展的经验,发展果树产业是协调二者的有效途径。目前,果树产业已成为北京山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因此,对山区果园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可为山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雪洁  王夏晖  饶胜  张箫  朱振肖  
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与生态承载力评价密不可分。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探索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延庆区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庆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状况差异较大,其中,除植物油外的食物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释氧服务、COD和SO_2净化服务均处于盈余状态;氨氮净化、NO_x净化、烟粉尘净化服务和碳固定服务均处于超载状态。(2)在不考虑食物供给服务指标的情况下,仅4个乡镇未超载,其余乡镇均为超载状态,且严重超载的乡镇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有坤  樊杰  
在生产生活活动对国土空间的旺盛需求背景下,人们却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必须明确区域城市空间相对合理的增长上限。以区域人居环境的相对最优化为目标,从城市化角度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生态景观单元是否适宜于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北京市为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地形坡度、生态功能、生态价值等4个方面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得到北京区域城市空间增长最小累积阻力分布;同时借鉴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尝试对处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上限及阈值区间进行确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志会  刘瑞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气体调节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果树产业的正确定位和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园生态系统每年平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固碳量分别为54 006.2 t、3.0t?hm-2;每年平均释放氧气量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释放氧气量分别为145 684.8 t、8.2 t?hm-2;年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固碳的经济价值分别为334 232.5×104 CNY、18.8×104 CNY?hm-2;年均释放O2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释放O2的经济价值分别为5797.4×104 CNY、3254.1 CNY?hm-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新  姜广辉  张瑞娟  马雯秋  周涛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詹芳芷  田思月  刘志成  
北京市第二道绿隔规划是引导北京市平原区绿色空间发展的前瞻性规划,对绿化隔离地区乃至整个平原区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基于总体规划和第二道绿隔建设规划的规划方针与政策指引,本研究构建了三种政策导向下的多情景对比模式:其中,以总体规划中围绕绿隔规划的可持续情景作为主要研究情景,以传统规划下的基准情景作为基础对照情景,以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核心衡量标准而进行规划的情景作为极端对照情景;定量分析了第二道绿隔规划特征性地段和平原区绿色空间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与景观格局特征,构建起了从中观尺度地段到宏观尺度区域的“分—总”研究模式,为未来二道绿隔规划的深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强  蔡运龙  王乐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体系,并将该方法体系应用于北京市通州新城的案例研究,度量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GIS技术、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相关生态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州新城案例研究表明:通州绿色空间的主要生态功能在于废物处理、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非物质性生产方面;农田是通州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从2001年的47.4%下降到2004年的41.2%,林地贡献率则由14.7%提高到22.7%,其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柔区生态服务价值向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很大(409.76亿元),但现有补偿过低。最后,从怀柔区、北京市、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和增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雪晶  姜广辉  付晶  霍荟阁  张凤荣  
研究目的:在全面分析国土空间承载效率、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及其匹配关系的基础上,考察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时空分异规律,揭示北京市国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国土开发利用的建议。研究方法: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国土开发强度概念的界定,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土开发强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具有大都市共性,开发强度较大,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并存在与自然本底条件、城市化进程、首都功能不匹配等问题。研究结论:北京未来应充分考虑首都国土空间独有的战略价值,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国土开发,严格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同时,对不同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