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6235)
- 2022(14119)
- 2021(13144)
- 2020(10940)
- 2019(25285)
- 2018(25006)
- 2017(48448)
- 2016(26114)
- 2015(29277)
- 2014(29025)
- 2013(28486)
- 2012(25759)
- 2011(22925)
- 2010(22573)
- 2009(20385)
- 2008(19337)
- 2007(16267)
- 2006(13898)
- 2005(11592)
- 学科
- 济(101650)
- 经济(101547)
- 管理(74134)
- 业(69043)
- 企(55281)
- 企业(55281)
- 方法(47747)
- 数学(41831)
- 数学方法(41208)
- 农(27663)
- 中国(27512)
- 财(24417)
- 地方(23614)
- 学(23257)
- 业经(22337)
- 环境(18678)
- 农业(18650)
- 贸(17273)
- 贸易(17261)
- 理论(17052)
- 易(16684)
- 制(16456)
- 和(16240)
- 务(15777)
- 财务(15690)
- 财务管理(15660)
- 技术(15589)
- 企业财务(14726)
- 划(14527)
- 银(13261)
- 机构
- 大学(354747)
- 学院(353696)
- 管理(144264)
- 济(135258)
- 经济(131961)
- 理学(126235)
- 理学院(124787)
- 管理学(122412)
- 管理学院(121762)
- 研究(112874)
- 中国(82604)
- 京(75174)
- 科学(72476)
- 财(59589)
- 农(54641)
- 业大(54447)
- 所(54152)
- 中心(53070)
- 江(49923)
- 研究所(49844)
- 财经(49136)
- 范(48577)
- 师范(48142)
- 北京(46503)
- 经(44864)
- 农业(42605)
- 院(42461)
- 州(41281)
- 经济学(40125)
- 师范大学(39238)
- 基金
- 项目(257047)
- 科学(202647)
- 研究(187081)
- 基金(186721)
- 家(162354)
- 国家(161039)
- 科学基金(139911)
- 社会(118129)
- 社会科(111807)
- 社会科学(111777)
- 基金项目(100532)
- 省(100212)
- 自然(92061)
- 自然科(89868)
- 自然科学(89849)
- 自然科学基金(88185)
- 教育(85590)
- 划(84366)
- 编号(77072)
- 资助(75503)
- 成果(60279)
- 重点(57044)
- 部(55506)
- 发(54464)
- 创(53110)
- 课题(51787)
- 创新(49513)
- 科研(48897)
- 国家社会(48446)
- 大学(47828)
- 期刊
- 济(141037)
- 经济(141037)
- 研究(97340)
- 中国(64240)
- 学报(55341)
- 科学(51464)
- 管理(49699)
- 农(48282)
- 财(44875)
- 大学(42569)
- 学学(39825)
- 教育(38179)
- 农业(33768)
- 技术(31889)
- 业经(24696)
- 融(24659)
- 金融(24659)
- 图书(22886)
- 财经(22265)
- 经济研究(22035)
- 问题(19849)
- 经(19029)
- 资源(18260)
- 科技(17320)
- 业(16897)
- 版(16820)
- 理论(16345)
- 技术经济(16203)
- 现代(15596)
- 书馆(15449)
共检索到495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蒙 车越 杨凯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区域,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的城市土地空间分区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宝山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梯度分异显著,呈现出由东南部向西北方向辐射状递增的特征;②区域可划分为重点保育区(57.22km2)、一般保护区(123.32km2)、生态建设区(88.5km2)与优化开发区(24.67km2),建议结合基础条件及控制要求开展差异化发展;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应用于城市土地空间分区优化研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翔
从剖析工业城区的发展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工业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是工业城区功能优化的需要,也是工业城区彰显特色和优势的需要。结合上海市宝山区的发展,指出有选择地培育现代服务业的特色部门,有助于推动工业城区的功能优化。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工业城区 上海宝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琳 何芳 陈天明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的不确定性需要在战略定位上具备更大的弹性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基于弹性理念,在对城市用地开发条件进行辨识的基础上,对土地开发的需求进行了弹性预测,依据人口极限计算出土地弹性需求值域的上下限,确定弹性范围,提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用地开发战略目标,并找到将其变为现实的正确途径。在结构上从城市用地开发战略目标的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定位以及城市用地模式的选择3个方面,对城市用地开发的战略研究做了深入分析。同时,引入新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多学科多视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制定城市用地开发的战略目标。最后,利用上海市宝山区作为实例,对基于弹性理念的城市用地开发战略的研究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宗菲 於家 陈芸 温家洪 尹占娥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区域,传统基于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支持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决策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首次提出了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方法,把模拟预测得到的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分布作为重要因子加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生成更适合于未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决策的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空间化展现城市用地扩张背景下的2050年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生态适宜性分布情况,并与传统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空间量化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有效降低了不适宜及较不适宜开发用地与未来城市建成区重叠度较高的矛盾(分别由9.74%和22.7%降低为0.0%和14.5%),能更好地匹配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和生态空间规划,突显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本文实证了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方法能更好地为城市扩张背景下的生态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尚勇敏 曾刚
尝试理清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内涵,提出其转型效率的函数表达,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对上海市宝山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宝山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变化度逐渐增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动态度分别由1996年的2.48%和5.36%上升至2012年的4.75%和5.51%,用地结构动态度由11.16%上升至13.53%;(2)宝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于优化,但产业内部并未优化,仍以重化工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导;(3)宝山区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并处于加剧的状态。老工业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方法为老工业区产业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峰 黄健
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成人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大场镇所在区域近百年社会变迁和成人教育活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成人教育活动一方面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不断作出适应性变化,一方面又坚守着其内生属性,即对社会需求的有力支撑和对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怀。大场镇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变迁主导的社会、教育、个体三者之间双向赋权的教育现代化过程。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地方政府应当有效整合本区域的资源禀赋,利用基于平等沟通的社区治理的文化网络,构筑超越现代性的本土化区域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的组织者和从业者应当跳出"文凭社会"的思维逻辑,通过整合办学主体、学习空间、教师资源,使公民与社区协调发展,公民与社会和谐共生。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社会变迁 区域发展 现代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雁斌 钱欣 蔡蒙蒙 赵正
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现有研究缺乏以市民视角的功能价值量化评价,难以客观分析当前特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的现状与需求。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居环境、文化遗产、教育和美学共4个方面,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价值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重要性和绩效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就功能价值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并就提升特大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雁斌 钱欣 蔡蒙蒙 赵正
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现有研究缺乏以市民视角的功能价值量化评价,难以客观分析当前特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的现状与需求。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居环境、文化遗产、教育和美学共4个方面,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价值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重要性和绩效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就功能价值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并就提升特大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怀宇 李晟 杨正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对于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有重大意义。但对于水产养殖系统而言,大多关注其食物供给价值,而忽视了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有效成本法、旅行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评估池塘常规鱼类养殖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价值、碳固定价值、释放氧气价值、调节气温价值、娱乐休憩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存在价值)。结果表明,常规鱼类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每年47.50万元/hm2,其中食物供给价值占7.2%,碳固定价值占5.4%,释放氧气价值0.7%,气温调节价值占38.4%,娱乐休憩价值占43.2%,文化服务价值占5.2%。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非市场价值部分远超养殖水产品市场价...
关键词:
池塘养殖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上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元 赵敏 姚鑫 郭智娟 何毅 张立平 林文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城市已成为最大的碳源,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成为碳循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和一年的涡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Arc GIS)和通量计算工具(Eddypro及ART Footprint Tool)以及碳通量足迹模型分析了上海奉贤大学城碳通量足迹特征,基于此探讨不同下垫面类型,包括以草本和木本等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自然系统),以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社会系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风向上,碳通量贡献区范围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扩大。大气处于稳定条件下,非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1 100 m)比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780m)要大;当大气处于不稳定条件下时主风向和非主风向下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相差不大(最大范围分别为321和351m)。2)不同下垫面其源汇特征不同,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然系统年碳通量均值为–4.1μmol/m~2/s,表现为碳汇;社会系统的年碳通量均值为8.6μmol/m~2/s,表现为碳源。3)自然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U"型;社会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M"型。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大气二氧化碳有降低作用,结合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碳通量变化特征可以为以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建立低碳城市提供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廉军伟 薛文理 曾刚
土地二次开发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既是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又以"经济人"的身份参与到利益重构中。由于信息和地位的不对称使得土地二次开发不同主体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地方政府为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对二次开发产生阻碍,规避地方政府的某些利益成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关键词:
二次开发 地方政府 利益 博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英 范炳全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技等的综合系统,它具有结构复杂、动态时变等特征,且系统中流的反馈关系基本上都表现为非线性关系,不能进行简单的线性化处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系统动力学在处理行为随时间变化等系统问题方面的研究优势,通过VEN SIM仿真,以上海宝山区域为例,建立宝山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下简称宝山SD模型),对区域发展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探讨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观察区域不同发展模式的特征因子,并对政策的导向性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实现“政策实验室”的功能,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上海宝山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爽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进步,企业及其员工对职业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基层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应以汇聚当地产业发展最前沿、民众呼声最迫切的培训项目为出发点,这是实现职业培训有效供给的起点。为此,要建构能真切反映培训需求的表达机制,即补贴培训目录的生成机制,将企业及其员工的需求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职能部门。本文从基层政府如何在上级已公布的补贴培训目录之上创设以补贴培训目录形式发布的地方特色补贴培训项目为核心命题,在探讨已有补贴培训制度存在的不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爽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进步,企业及其员工对职业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基层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应以汇聚当地产业发展最前沿、民众呼声最迫切的培训项目为出发点,这是实现职业培训有效供给的起点。为此,要建构能真切反映培训需求的表达机制,即补贴培训目录的生成机制,将企业及其员工的需求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职能部门。本文从基层政府如何在上级已公布的补贴培训目录之上创设以补贴培训目录形式发布的地方特色补贴培训项目为核心命题,在探讨已有补贴培训制度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剖析原因查找对策,据此设计出基层政府级别自行设置补贴培训项目时应重点聚焦的征集遴选机制、组织实施机制两大环节,进而提出五条具体的意见与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张新铮 杨怀宇
作为改善因经济社会发展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一种手段,生态补偿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综观国内外现有成果,对于水产养殖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还较少。文章基于对上海地区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分析了进行此类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并进而在阐述其生态补偿目标及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的生态服务,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方式以及补偿额度等方面讨论了其补偿机制。研究认为,对于不同类型池塘养殖系统的生态服务,需采用不同的生态补偿机制:(1)对于市场上可以实现的价值,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予以补偿;(2)对于空气调节、气温调控等非市场价值,则应在确定服务受益者及提供者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层级政...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池塘养殖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研究——以祁连山区域为例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重庆万州为例
居住空间分异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因果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陕西省土地整治空间分区
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文化的认知与需求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四高”小区为例
空间一致性视角下的城市紧凑发展与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基于RS和GIS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乌鲁木齐城市圈为例
基于对外交通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