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7)
- 2023(16682)
- 2022(14269)
- 2021(12992)
- 2020(10759)
- 2019(24676)
- 2018(24452)
- 2017(46424)
- 2016(24634)
- 2015(27628)
- 2014(27281)
- 2013(26994)
- 2012(24958)
- 2011(22546)
- 2010(22470)
- 2009(20599)
- 2008(19512)
- 2007(16943)
- 2006(15015)
- 2005(13607)
- 学科
- 济(118713)
- 经济(118615)
- 管理(70495)
- 业(65033)
- 企(50667)
- 企业(50667)
- 方法(44300)
- 数学(38724)
- 数学方法(38234)
- 地方(31336)
- 中国(31089)
- 农(29402)
- 业经(24998)
- 财(23465)
- 学(22830)
- 环境(22089)
- 农业(20229)
- 制(18734)
- 贸(18523)
- 贸易(18508)
- 易(17809)
- 地方经济(17363)
- 和(16778)
- 银(16333)
- 融(16319)
- 金融(16317)
- 银行(16307)
- 技术(15958)
- 发(15728)
- 行(15708)
- 机构
- 学院(343242)
- 大学(341518)
- 济(147266)
- 经济(144203)
- 管理(133051)
- 研究(119727)
- 理学(113847)
- 理学院(112535)
- 管理学(110658)
- 管理学院(109999)
- 中国(91820)
- 京(73576)
- 科学(72270)
- 财(64308)
- 所(59342)
- 中心(55922)
- 研究所(53776)
- 农(53151)
- 江(52216)
- 财经(50874)
- 业大(48563)
- 范(46956)
- 北京(46554)
- 师范(46504)
- 经(46099)
- 经济学(44970)
- 院(44173)
- 州(42045)
- 农业(40920)
- 经济学院(40135)
- 基金
- 项目(233612)
- 科学(184872)
- 研究(172686)
- 基金(168698)
- 家(146494)
- 国家(145240)
- 科学基金(125500)
- 社会(111394)
- 社会科(105448)
- 社会科学(105422)
- 省(92014)
- 基金项目(89516)
- 自然(79633)
- 教育(78026)
- 自然科(77668)
- 自然科学(77654)
- 划(77169)
- 自然科学基金(76224)
- 编号(70160)
- 资助(68179)
- 成果(55518)
- 发(55322)
- 重点(52976)
- 部(50762)
- 创(48675)
- 课题(48349)
- 国家社会(46275)
- 创新(45524)
- 科研(44400)
- 发展(44265)
- 期刊
- 济(170180)
- 经济(170180)
- 研究(101764)
- 中国(72452)
- 财(49930)
- 管理(49694)
- 学报(48840)
- 科学(47574)
- 农(47334)
- 大学(37929)
- 教育(35605)
- 学学(35456)
- 技术(33337)
- 农业(32829)
- 融(31662)
- 金融(31662)
- 经济研究(27426)
- 业经(27366)
- 财经(24978)
- 问题(21883)
- 经(21695)
- 图书(20321)
- 资源(18780)
- 技术经济(18239)
- 业(17951)
- 统计(16584)
- 贸(16340)
- 商业(15547)
- 理论(15373)
- 现代(15344)
共检索到526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结果的综合化与定量化,可作为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本文以2001-2006年大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及评估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并通过构建环境经济协调度指数(CDEE)对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1年的182.47亿元下降到2006年的180.69亿元,损失率为0.98%;(2)研究区整体的环境经济发展属于低度冲突水平,处于不协调状态;(3)研究区西北部的环境经济协调度高于东南部,其中林甸、杜蒙和肇源三县处于低度协调水平,除萨尔图区外的其他市辖区以及肇州县处于低度冲突水平,萨尔图区则处于严重冲突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以1987年和2001年两期大庆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及评估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66.59亿元下降到118.24亿元,下降率29.02%;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显著,杜尔伯特所占比重最高,为40.74%,肇州最低,仅占5.58%;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不同,2001年大庆市湿地、水体、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5.35%、28.76%、19....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燕 徐建华 曾刚 吴玉鸣
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处于颉颃状态,协调发展的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旅游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进财
探索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可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论文通过构建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指数,探究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演化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2011—2020年间我国总体及各区域的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但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濒临失调阶段。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增幅较为明显,如北京、安徽、四川等省份已进入濒临失调阶段,江苏、山东与广东3省已进入初级协调阶段;但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仍处于中度失调或轻度失调阶段,缺乏优质的耦合协调省份。2020年,我国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省份较多,分别占比38.7%、32.3%,初级协调占比仅为9.6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进财
探索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可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论文通过构建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指数,探究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演化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2011—2020年间我国总体及各区域的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但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濒临失调阶段。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增幅较为明显,如北京、安徽、四川等省份已进入濒临失调阶段,江苏、山东与广东3省已进入初级协调阶段;但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仍处于中度失调或轻度失调阶段,缺乏优质的耦合协调省份。2020年,我国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省份较多,分别占比38.7%、32.3%,初级协调占比仅为9.66%。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嘉 高丹 常琳娜
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广泛开展,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大庆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地和牧草地面积净减少;湿地、林地和居民及建筑用地面积净增加,其中湿地增加最多;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996年373.71×108元增加到2010年的787.07×108元,在规划期内净增加了413.35×108元,单项功能服务价值全部在增加,其中废物处理、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增幅最大,这主要是由气候调节作用强的林地增加和水源涵养系数最高的水域增加共同引起的。人均生态服务价值也保持增长的趋势,增长的变化率为83.61%,说明该规划对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远 李芬 郑丙辉 王西琴 刘鸿亮
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对趋于协调,但1995年后天津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已从经济增长滞后型发展为环境质量滞后型。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天津市未来15年的经济协调度和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发现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在未来将显现下降趋势,从2 0 0 0年的0 .95下降到2 0 15年的0 .5 9,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2 0 0 5年之后也开始呈下降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张涛 田治威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大庆市5个城区及4个周边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持"有必要"态度的比例达86.7%,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居民保护态度的显著因素。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态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庆周边县居民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其保护态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而大庆市城区居民保护态度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影响最大。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保护态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张涛 田治威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大庆市5个城区及4个周边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持"有必要"态度的比例达86.7%,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居民保护态度的显著因素。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态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庆周边县居民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其保护态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而大庆市城区居民保护态度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影响最大。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保护态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新焕 王文平 蔡彬清
在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中,很多信息收集难度大,未知数据量较大。而灰色系统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章引入灰靶理论中的靶心距用于测度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协调状态之间的距离,构建基于靶心距的系统协调度模型,以拓展灰色理论在系统协调状态评价中的应用,为科学评价地区3E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新方法。并对2012年我国各地区3E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3E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鲁超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而良好的环境是城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通过建立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计算模型,分析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以秦皇岛市为例建立该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秦皇岛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总体上为良好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因此秦皇岛市应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实现秦皇岛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城市环境 协调发展度 秦皇岛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寨 张红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玉昌,赵树魁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闭流区,面积为5,137km~2。地势低平,泡沼众多,是区内地貌重要特征。在小地形上有低缓漫岗、低平地和低洼地。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低洼地现绝大部分已成为平均深度1.5m左右的水域,出现169个泡沼和人工水面,总水域达113.55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4.8%,目前除很少一部分为渔业利用外,绝大部分尚未开发。泡沼周围的盐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