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8)
2023(9005)
2022(7830)
2021(7403)
2020(6248)
2019(14389)
2018(14152)
2017(27096)
2016(14406)
2015(16015)
2014(15787)
2013(15324)
2012(13731)
2011(12059)
2010(11484)
2009(10285)
2008(9372)
2007(7825)
2006(6353)
2005(5166)
作者
(39202)
(32662)
(32293)
(30969)
(20631)
(15770)
(14763)
(13056)
(12553)
(11375)
(11303)
(10967)
(10134)
(10065)
(9890)
(9781)
(9763)
(9717)
(9308)
(9245)
(7938)
(7779)
(7735)
(7554)
(7363)
(7242)
(6974)
(6889)
(6588)
(6505)
学科
(58818)
经济(58771)
管理(42328)
(38980)
(31885)
企业(31885)
方法(30909)
数学(27791)
数学方法(27392)
(16803)
地方(14590)
(14230)
环境(13531)
中国(13013)
业经(12665)
农业(11559)
(11333)
(9617)
贸易(9610)
(9569)
(9519)
(9351)
(9301)
财务(9258)
财务管理(9238)
技术(9179)
企业财务(8787)
(8704)
理论(8383)
资源(7972)
机构
学院(192046)
大学(190288)
管理(81372)
(77970)
经济(76388)
理学(71790)
理学院(71065)
管理学(69751)
管理学院(69412)
研究(59035)
中国(43544)
(38240)
科学(38033)
(32831)
(31474)
业大(30978)
中心(29861)
(27546)
(27462)
财经(27289)
研究所(25637)
(25072)
农业(24475)
(24435)
师范(24161)
经济学(23400)
北京(22613)
经济管理(22499)
(22444)
(21529)
基金
项目(146453)
科学(117135)
基金(107578)
研究(105314)
(93531)
国家(92793)
科学基金(81678)
社会(68213)
社会科(64802)
社会科学(64782)
(60429)
基金项目(58101)
自然(54148)
自然科(52836)
自然科学(52823)
自然科学基金(51817)
(49239)
教育(48398)
资助(43096)
编号(41438)
重点(33165)
(32190)
(31885)
(30864)
成果(30317)
创新(28890)
科研(28558)
国家社会(28214)
课题(28067)
教育部(27640)
期刊
(77893)
经济(77893)
研究(46444)
中国(33605)
学报(29370)
管理(27931)
科学(27649)
(26958)
(25338)
大学(23099)
学学(22042)
技术(19500)
农业(19261)
教育(16274)
业经(14098)
(12657)
金融(12657)
财经(12453)
资源(11890)
经济研究(10922)
(10705)
(10482)
问题(10318)
技术经济(10079)
统计(9897)
科技(9606)
(9317)
(9166)
理论(8496)
决策(8327)
共检索到25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狄乾斌  张洁  吴佳璐  
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传统承载力研究中评价标准相对单一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概念,探讨其内涵和基本特征,建立计量模型,提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构建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对2000—2010年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数呈波浪式上升,其健康等级从不健康升到亚健康。其中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亚健康;生态弹性力从不健康到亚健康,2010年达到健康;人类活动潜力则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最近两年有所好转。今后应加强海洋生态承载力各指标的优化,提高生态承载力水平和健康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针对农地生态承载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和计量模型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农地生态承载力概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承载力计量模型,给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淮安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并对淮安市1996-2004以及规划年的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市农地生态承载力水平仍处于健康状态且不断提高。其中,生态弹性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健康状态,人类活动潜力逐步由亚健康状态过渡到健康状态,资源承载力水平则不断下降。以后应加强对农地生态承载力各指标进行优化,才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臧正  郑德凤  孙才志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时期,文章着眼于这一背景,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基于人口、土地、经济规模的资源承载力阈值、资源负荷、资源强度概念及其表征方法;结合分岔理论和突变理论,引入突变级数法进行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以2011-2013年辽宁省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辽宁省14个行政单元中,人口、土地、经济规模超过水资源承载力阈值的城市分别为8个、8个、4个,水资源强度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城市分别为6个、6个、10个;与2011年相比,2013年辽西北的朝阳、阜新及铁岭等3个城市的水资源应急响应级别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借鉴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界定了其时空、技术和社会经济内涵,分析了其演化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特征。重点分析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系统生态弹性力。认为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由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弹性力这三者的合力表征。其内涵包括时空内涵、技术内涵和社会经济内涵三个方面;其演化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等特征。它可以衡量一定时空条件下,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维持其系统和谐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承载一定质量和规模的金融产业和谐发展的能力。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狄乾斌  吴佳璐  张洁  
本研究根据海洋生态承载力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作用与人体免疫力对人体健康的维系作用的相似性,利用生物免疫学原理,构建了辽宁省海域生态承载状态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辽宁省海域2000年-2009年10年间的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域自然承载力指数和承载力潜力指数整体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但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却是波动下降趋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压力指数在2000年-2005年间波动较小,2006年呈现大幅度上升,之后稍有下降,总体上后期比前期增长较多。近几年来,辽宁省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较差,需要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海洋科研方面加大力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一平  朱庆华  
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承载是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关评价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尝试性界定并分析了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结合具体案例将生态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应用到工业园区范畴,并根据实际分析过程与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席玮  
辽宁省是我国淡水资源较为缺乏的省份。论文使用承载力分析方法,结合最新统计数据,对辽宁省水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为严峻,与人口总量比较起来,辽宁处于水资源承载赤字的状态下;从结构上看,辽宁的水资源在各城市间的分配很不均衡,其东部地区水资源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政策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吉亭  徐文玉  
运用灰色—层次综合评价对山东省渔业生态系统健康性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2009—2017年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的发展状态,健康性持续下降,海洋渔业资源的紧缺性严重。山东省海洋渔业捕捞投入越大,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越低,对应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越低。海洋渔业资源捕捞量和渔民人均捕捞量的增加,同样会使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的健康性下降。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驱动来改善海洋渔业环境、促进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多渠道优化和恢复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是提高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系统健康性的一种可行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冬兰  李玉强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2003~2009年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除2006、200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处于轻微超载状态以外,其它各年份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一直处于满载状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造成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对承载力的波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出了改善对策和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雪洁  王夏晖  饶胜  张箫  朱振肖  
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与生态承载力评价密不可分。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探索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延庆区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庆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状况差异较大,其中,除植物油外的食物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释氧服务、COD和SO_2净化服务均处于盈余状态;氨氮净化、NO_x净化、烟粉尘净化服务和碳固定服务均处于超载状态。(2)在不考虑食物供给服务指标的情况下,仅4个乡镇未超载,其余乡镇均为超载状态,且严重超载的乡镇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智  闵庆文  刘某承  白艳莹  
生态承载力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是较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更为复杂和综合的概念。论文在分析当前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为研究主线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承载力(Ecosystem-Servicesbas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SECC)的定义,即某个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决定的生态系统服务所能支撑的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并构建ESECC评估模型:将所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纳入评估模型,把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看作"黑箱",针对每种生态系统服务分别评估其承载力,并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子  傅泽强  沈鹏  高宝  谢园园  
水生态承载力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其概念和内涵目前仍处于争论和探索之中。在回顾水生态承载力内涵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具有"量、质、序"递进关系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及其综合表征因子,然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原理,构建由水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的流域复合水生态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为目标,基于复合水生态系统模型,提出水生态承载力概念,并解析其内涵。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具有极限性、可调性、动态性、相对稳定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在人类自身发展和主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沿"S"型不断增大的演化轨迹。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社会配置来降低经济社会压力,或者通过扩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立斌  吴伟宏  袁国华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警的指标体系。选取2001—2016年中国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各预警指标在2001—2016年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根据评价结果和趋势判断,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警等级判定。结果显示:中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预警等级为蓝色轻警。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中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即重视并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与调查分析等基础性研究,建立健全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强化监管护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祺  蒙吉军  齐杨  彭福利  毛熙彦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目标是寻求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佳平衡。选择地处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基于1998,2008年土地覆被数据,从格局上分析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并基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从压力子系统和承载力子系统2个方面,从功能上揭示研究区生态承载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和荒漠是研究区主导的生态系统类型,近10年来生态系统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表现在高、中覆盖度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均有增加,低覆盖度草地和荒漠面积减少,景观异质性增加,景观结构趋于稳定,生态效应显著提升;2 1998年以来,生态承载负荷度不断下降,生态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工业煤炭消费量和GDP是主要的压力因子,而耕地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