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7)
- 2023(12813)
- 2022(10618)
- 2021(10000)
- 2020(7981)
- 2019(18150)
- 2018(17916)
- 2017(33623)
- 2016(17988)
- 2015(19907)
- 2014(19939)
- 2013(19071)
- 2012(17342)
- 2011(15448)
- 2010(15154)
- 2009(13629)
- 2008(12780)
- 2007(11194)
- 2006(9594)
- 2005(7717)
- 学科
- 济(70138)
- 经济(70069)
- 管理(48591)
- 业(47051)
- 企(34151)
- 企业(34151)
- 农(32673)
- 方法(30041)
- 数学(26475)
- 数学方法(26086)
- 农业(22028)
- 中国(20240)
- 业经(19191)
- 地方(19016)
- 财(18128)
- 环境(14139)
- 制(13155)
- 学(12720)
- 理论(11471)
- 发(11368)
- 和(10761)
- 贸(10669)
- 贸易(10660)
- 易(10337)
- 务(10320)
- 财务(10269)
- 财务管理(10236)
- 技术(10233)
- 划(9978)
- 银(9843)
- 机构
- 学院(238511)
- 大学(230693)
- 管理(92893)
- 济(92408)
- 经济(90175)
- 理学(80196)
- 理学院(79350)
- 管理学(77860)
- 管理学院(77404)
- 研究(72447)
- 中国(54962)
- 京(46531)
- 科学(44221)
- 财(42419)
- 农(40109)
- 江(37867)
- 中心(36955)
- 业大(35390)
- 范(33528)
- 财经(33499)
- 所(33298)
- 师范(33249)
- 经(30466)
- 州(30168)
- 研究所(30056)
- 农业(29576)
- 经济学(28018)
- 北京(27967)
- 院(27123)
- 技术(26573)
- 基金
- 项目(167638)
- 科学(132837)
- 研究(129635)
- 基金(118751)
- 家(101322)
- 国家(100332)
- 科学基金(87834)
- 社会(82330)
- 社会科(77628)
- 社会科学(77610)
- 省(70670)
- 基金项目(63731)
- 教育(60401)
- 划(56138)
- 编号(55328)
- 自然(54193)
- 自然科(52815)
- 自然科学(52805)
- 自然科学基金(51773)
- 资助(46179)
- 成果(43039)
- 课题(38136)
- 发(38077)
- 重点(37816)
- 部(36208)
- 创(35646)
- 国家社会(33414)
- 创新(33135)
- 制(32526)
- 项目编号(32194)
- 期刊
- 济(107392)
- 经济(107392)
- 研究(64604)
- 中国(50698)
- 农(41807)
- 财(33204)
- 学报(32878)
- 教育(32301)
- 管理(31669)
- 科学(31293)
- 农业(27887)
- 大学(26947)
- 学学(25083)
- 技术(24164)
- 业经(22870)
- 融(20804)
- 金融(20804)
- 财经(15232)
- 问题(14261)
- 经济研究(14140)
- 经(13135)
- 图书(12881)
- 版(12692)
- 资源(12534)
- 业(12007)
- 职业(10946)
- 技术经济(10720)
- 科技(10699)
- 农村(10537)
- 村(10537)
共检索到34810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庆 郑逸芳
从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深化和践行,充分彰显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这一伟大战略部署的生命力和行动力。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强调政府责任,探讨多元共治的发展机制;并从开展农村区域规划,完善功能分区;挖掘农村生态文化;实施农村景区培育工程;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整治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美丽乡村建设的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理念 多元共治 福建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丹 胡卫卫 施生旭 黄森慰
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养生度假更加重视,养生度假旅游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生态环境是养生度假旅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养生度假旅游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动力。福建省养生度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元相关主体的协同治理,协同治理的结果是为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生态养生度假旅游资源、构建利益驱动机制、走旅游产业化与品牌化道路、构建养生度假旅游发展的支撑体系是促进福建省生态养生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养生度假旅游 生态理念 福建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冬
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和"美丽中国"构想的相断提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换为主要特征,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摒弃过往的城乡差别化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建设规划、壮大农村经济、彰显文化特色和强化环境治理等路径,最终实现城乡的二元统一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美丽乡村 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哲伟 张小开
建设美丽乡村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阳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代表元素、特色优势、文化基础进行深入思考,从乡村规划、传统文化挖掘、艺术墙绘系统设计、田园风光价值利用、老旧房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示范村打造培育七个方面明确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提出“产业—生态—宜居—文化—保障”乡村建设“五大路径”,为打造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的阳泉美丽乡村提供了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华
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农民是乡村的主体,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在众多的利益群体中最重要。农民的心理诉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满足不断升级的五级诉求并按照科学的步骤开展系列建设工作。
关键词:
农民视角 美丽乡村 心理诉求 目标 步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华
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农民是乡村的主体,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在众多的利益群体中最重要。农民的心理诉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满足不断升级的五级诉求并按照科学的步骤开展系列建设工作。
关键词:
农民视角 美丽乡村 心理诉求 目标 步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斯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我国各省市非常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各乡村特色,建成了许多成功典范。另一方面,农村旅游星级示范建设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管理方式、宣传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斯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我国各省市非常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各乡村特色,建成了许多成功典范。另一方面,农村旅游星级示范建设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管理方式、宣传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伊玲 周玲强 刘亚彬
鉴于浙江省武义县已具备的优质自然及人文景观,及培育良好的美丽乡村和生态养生旅游市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社会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民"的精神,避免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实现游客的多维旅游需求,文章在总结武义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美丽乡村和生态养生旅游的全域化整合发展思路,以期武义生态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同时丰富我国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多元化研究,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全域化 生态养生旅游 建设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福艳 张社梅 徐红玳
安吉县在10年生态立县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不仅体现了生态立县的成效,而且其取得的阶段性建设成效演示了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山区通过持续拓展山区的多种功能,开创性地实践了我国欠发达山区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城乡均衡发展,生态富民及绿色低碳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运作轨迹。在总结安吉这些重要新型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般性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爱英
在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山西省乡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功能越来越脆弱,文章结合山西乡村发展实际,从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环境整治型模式、工业带动型模式四个方面阐述山西省生态型美丽乡村的构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科鹏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乡村内涵的深度挖掘,可以吸引城市的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向农村流动,最终实现城乡的等值化。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路径,以求为全域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制约因素 提升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洁
我国新农村建设在"美丽"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智慧"方面尚有所欠缺,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可以依托数据资源促进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避免新技术背景下城乡建设的二次割裂,进而实现"美丽"与"智慧"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
智慧 美丽乡村 内涵 建设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岩峰 张春艳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核心要求,而美丽乡村建设又归属于生态家居,因而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然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乡村拥有各自的特色,以统一的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效果肯定不达预期。鉴于此,本文从多个维度探析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 路径 偏离 建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